第 318章公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18章公务

 

黄羽墨刚把伍启承安排好,林尚书便带着人抱着一大堆公文过来了“郡主,这些臣己阅过了,都是比较紧要的,王爷前段时间比较忙,没来得及批阅。”

黄羽墨点了点头“大人你先放在书案上,等下世子与我一起批阅。”

见林尚书要离开,黄羽墨忙叫住他问道:“府衙官员负责的事务是怎么安排的?”

“现在府衙有官员有六十八人,不包括衙役文书,王爷只任命了知府胡大人,肖大人暂管公账,梁大人负责土地,其他官员,然后由臣主管下面官员。”

听了林尚书的话的意思,这河州的府衙官员与本应是总管各州的官员混在一起,这样做事哪会有效率?看来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各官员职责明确。

想到这,黄羽墨拿起笔画出一个表,然后递给林尚书“大人,你把手头的事放一放,麻烦你按这个表填上,后天交与我,如果忙不过来,你可把肖大人叫上。”

林尚书接过黄羽墨递过来的表,眼睛亮了,按这个表填上,哪怕你认识这个人,也能对他有所了解了,可比长篇大论去介绍方便得多。

“郡主放心,我这就去填。”

刚送走林尚书,肖大人便拿着账本过来了,黄羽墨接过账本翻到最后一面,看着上面的数字,她忍不住又要叹气了。

“这是王爷所有的银两还是河州府衙的?”

“这是王爷所有的银两,也是河州府衙的银两,秋收的税银也在这里面了。”

“没有分开作账?”这不是国家的钱与地方的钱混在一块吗?哪有这样记账的,黄羽墨头痛的问道。

“本来微臣是想分开记账的,可当时王爷见河衙实在没有什么银钱,说没必要分开记,微臣以为王爷是把那些银两拨给河州府衙,谁知道后来王爷又从这里面支出给潼州,章州。”肖大人边说边用手擦那额头上不存在的冷汗,说心里话,他也觉得王爷在这事上有些不靠谱。

“这样,你把这些银两全部记入河州的账上,府衙这边有没有负责账务的官员?”

“因官员不足,每人都是身兼数职,所以暂时账务都是由微臣负责。”肖大人苦笑道。

不管人员有多紧张,这账不能混在一起,更不能由一个人管,这样太乱了,也容易出事。

“以后作账就按这个格式做。”他这个账本就像看书一样,黄羽墨觉得看多了头有些晕,她按前世计账的方式画了个表格,虽然不像阿拉伯数字看起来一目了然,但还是看起来清楚很多。

“郡主,大材,这样做账简单清晰,妙,实在是妙呀。”肖大人接过表格看了眼,便明白这表格的高明之处,忍不住称赞起来。

黄羽墨有些心虚,她这是照抄前人的东西,可她又不能解释,只能尴尬的接受着他的称赞。

“你这两天把府衙的账整理好,后天交上来。”

“没问题,郡主,那微臣先退了。”肖大人看着手中的表,越看越觉得好,明明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自己就想不到呢?

黄羽墨转过头就见伍启承两眼发亮的看着自己“怎么了?世子听到了林大人与肖大人的话吧,你觉得现在我们最先要解决的是什么?”

伍启承听了沉思了一会才抬起头回道“官职上下级不明确。”

黄羽墨忍不住朝他竖起了大拇指,孺子可教也。

“来,一起看公文,你先看一遍,看有什么问题,然后试着写出应对的方法。”见伍启承对政事己经有所接触,黄羽墨指着那一大堆活说道。

“老师,我没看过公文呀,不会批的。”伍启承连连摆手道。

“你看完我会再看的,你只要把对应的方法写在旁边的纸上便好,要是碰到想不出方法的便先递给我。”黄羽墨摸了摸他的头鼓励的道。

伍启承对着黄羽墨的眼神,忽然朝她露出个笑容,欢快的道“好,我听老师的。”

就这样,黄羽墨与伍启承两人分别坐在书案的两头批起了公文,黄羽墨是越看越头痛,这些公文大部分就是少钱少人,虽然她带了些银钱来,但远远不够呀。

“老师,要怎么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忽然伍启承出声问道,看来他也认为,要解决目前的问题,银钱最重要。

黄羽墨干脆不看公文了,站起来道“走,我们出去看看。”

河州的府衙建在府城东,离府城繁华的地段有点距离,黄羽墨没坐马车,带着伍启承慢慢走过去。

因着刚下了雪,雪虽融化了,但却更加寒冷,所以街上的行人很少,冷冷清清的。

一路过来,过了两条巷子,住户却不过十来户,其他的房子都成了无主的。

越靠近城中心,行人多了些,商铺也多了起来,但进商铺的人却不多,生意有些冷淡。

到了中心区,叫卖声,呦呵声,讨价还价声、说笑声交结在一起,总算有了几分府城的感觉。

“世子,这里人多,鱼龙混杂的,要不我们去酒楼吧。”伍启承的侍卫见状,上前劝道。

跟在郡主身后的黄甲意外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只是警惕的打量着周围。

黄羽墨看到路边有一位老妇人在卖鸡,便停在她面前与之交谈起来。

河州的方言与官话己经接近了,所以黄羽墨能够听得懂。

交谈一番后,黄羽墨买下了一只鸡,这鸡目测有三西斤,老妇人要价二百文,黄羽墨爽快的付了钱。

老妇人拿到钱后,便把剩余的鸡装进笼子里,挑起便朝一旁的药店走去。

通过刚才的交谈,黄羽墨知道这老妇人养了三个儿子,都被朝廷抽丁抽走了,现在与三个儿媳带着六个孙子女过日子,因为家里没有成年男子,过得特别的艰难。

好在老妇人很会养鸡,赚些些来贴补家用,就这样总算坚持到王爷他们的到来,日子总算有点盼头。

可一场大雪,家里的几个小孩都受了风寒,吃了几天的药了,花光了家里的钱,她不忍看着孩子难受,只得冒着寒风挑着鸡来卖,好给孩子抓药回去。

听她说,这段时间得风寒的人特别多,药贵,不少人根本看不起大夫,只得硬熬,熬不过去命就丢了。


    (http://www.wxgxsw.com/book/efd0ed-3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