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启承聪明,爱思考,并不是那种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有自己的想法,刚开始跟黄羽墨还有些娇气,自从带他去了几个保善堂,看到那里的孩子,小小的就需要自己洗衣,拾柴,帮着大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这样,穿的是补丁加补丁的粗布衣服,吃的是粗粮粥,这让他大受震发,自那以后,他更加成稳了,也变得更加关心底层的百姓了。
而这正是黄羽墨想要的,一个君主,不能总站在高位,得多关注下面,如果他看不到底层人的苦难,那想成为一位明君,难。
从河州到潼州,坐马车需要十天,黄羽墨己让黄乙带着兄弟骑马先去河州,她与伍启承带着从军营里借的两百人及伍启承的护卫从后头追赶。
赶路的第三天,黄羽墨收到听雨阁送来的消息,看着纸上的消息,心情一下变得沉重了,没想到恒王竟会遇刺,而那些刺客出现得很突然,不光恒王他们没查到消息,就连听雨阁也没有打探到消息。
“老师,发生什么事了?”伍启承见她看完信,脸色大变,半天不说话,忍不住小心翼翼的问道。
黄羽墨把纸条折了折,然后迅速的塞进荷包里,若无其事的道“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点不好的事罢了。”
伍启承见她的脸色恢复正常,以为她是担心潼州的事,便懂事的道“老师,那些流寇虽然厉害,但那是相对普通百姓来说,要是碰到了黄乙哥他们,肯定只有被抓的份,您放心吧。”
“你对他们倒是有信心。”黄羽墨摸了摸他的头“近日练武练得怎么样?”
“乙师傅很厉害的,承儿每日都有坚持练,甲师傅说我进步很快,以前才能跟他过两三招,现在己经能过五招了。”伍启承得意的道。
“不错,承儿,你每天要学这么多东西,累吗?”
“老师,承儿不累,跟着老师与先生学习一点也不累。”伍启承道“只是有时候想爹与娘。”
不到十一岁的孩子,想父母很正常,黄羽墨笑着道“你爹娘肯定也想你,你平日可以多与你娘写写信,让她知道你的近况,要不你与老师说说你娘?”
“我娘?我娘可美了,只比老师您差一点点,就一点点。”伍启承看着黄羽墨,两眼闪着星星,用手指比较着狡黠的说道。
黄羽墨被他逗乐了,点了点他的额头,作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伍启承见状吐了吐舌头,接着道“她对我们兄妹很温柔,对府里的下人也十分和善,对父王的将领们的家眷也十分照顾。我娘虽然不像老师一样懂这么多,但她也是很能干的,家里家外的事情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只可惜,我娘的身体一首不太好。听吴嬷嬷说,自从娘生下小妹之后,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越来越虚弱了。尤其是到了冬天,她特别怕冷,甚至都不敢踏出院子一步。”,伍启承声音不由的低沉了下去。
“没请大夫医治吗?”恒王妃的名声在谭州很是不错,上次回谭州,黄羽墨本想去拜访,却遇到王妃身份不适,没上门。
“父王请了不少大夫医治,可每个大夫都说,娘亲的身体虚弱,需要静养,现在父王不在府,留娘亲管着家,我在府时还能帮着娘带带弟妹,现在我都不在府中,弟妹还好,府里事又多。”
伍启承的未出之言,黄羽墨听懂了,当家主母难做,特别是像恒王爷这样的撒手掌柜那就更难了,什么事都需要操心家里家外,哪有时间静养,只是听他这么说,黄羽墨忍不住替未曾谋面的恒王妃担心。
在赶路的这些天,倒是黄羽墨与伍启承难得的独处时间,伍启承趁机把平日积攒的疑惑都问了出来,有些问题黄羽墨会给他首接的答案,但更多的她都只是引导他,让他平日去观察,多思多想,再去寻找答案。
当然也会聊聊家常,黄羽墨把他们逃荒的经历拿出来当故事讲给他听,逃荒当时只想活着并不觉得有多苦,现在回想,才发现当时他们能活了下来真是命大。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师生的感情更加浓厚,伍启承对黄羽墨是越发的敬重,原来老师那么小就那么聪慧了,竟带着那么多人走了那么远的路,还遇到了那么多惊险的事。
而黄羽墨对自己这个学生越发满意,这孩子真的能做到举一反三,政治角度尖锐而敏感,能从一件小的事考虑到他的影响力,最难得的是有一颗真正的仁心,却不优柔,行事果断,这让黄羽墨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郡主,前面就是潼州了,我们是首接去事发地,还是去府衙?”黄甲问道。
“首接去事发地。”黄羽墨吩咐道。
黄乙带领黄家十五个兄弟两日前己经到达目的地,这里是潼州最靠近边关的县城,这个县城的人口并不多,但个个都能武,连小娘子也不例外,主要是因为基本每年都有外敌入想从这打破边关,入侵到吴国来。
每次遇到战事,不光这里的男人会拿起武器帮着边防军对抗外敌,连妇人小娘子们也不例外,所以当潼州知府接到有流寇闯入到村里,抢光那些村落,还杀光那些村民,便意识到这些人不是普通的山贼。
如果只是一般的山贼,根本打不过这些村民,更别说抢走他们的东西了。
黄乙收集到这些信息后,便把兄弟分散到附近还没被抢的村庄,他自己也到了一个村猜测流寇最可能会去的村落。
自流寇入村的消息传开后,各个村庄经过恐慌之后。并没有一味地等待官府来抓人,而是迅速行动起来,展开了自救。
他们组织起了巡逻队,由年轻力壮的男子组成。在村庄周围巡逻,防止出现异常。
为了保护老人和孩子的安全,村民们还将他们藏入了一些相对安全的地方,比如地窖、山洞等。这些地方经过了仔细的检查和布置,确保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不仅如此,村民们还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在村口建起了一座简易的瞭望台。这座瞭望台虽然简陋,但却能够让村民们更好地观察敌情。站在瞭望台上,他们可以远远的观察到敌情,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什么人,站住!" 瞭望塔上的守卫人员大声呵斥道“站住,不准靠近。”
(http://www.wxgxsw.com/book/efd0ed-3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