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临时军政小组会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0章 临时军政小组会议

 

数个时辰,小别院闺房内陷入平静,房门缓缓打开,赵政双手扶腰,神清气爽走出房门。

还好他实力高深,体魄强悍,不然就得扶墙而出了。

他回头望了一眼身后房间,闪身前往气运空间闭关破境。

赵政刚离开,闺房内响起叽叽喳喳女子打闹声,几女相互欣赏彼此身材,大胆的几人还动手了,一时之间房内充满春色。

此时赵政见此场景恐怕老腰又得遭罪了。

赵政刚踏入气运空间,便收到两个小家伙传来的信息,盘坐在池子边嘀咕道“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阴阳玄武天赋之一阴阳之力正式激活,可以大大提高华夏疆域内生灵的怀孕率,出生孩子还有机率诞生灵体。

“小家伙,过来。”他朝两个小家伙招了招手。

“爹爹,爹爹。”两个小家伙游到赵政脚下,伸出圆滚滚脑袋蹭了蹭衣角。

赵政右手招来华夏印,左手招来诸葛亮的气机,朝着两个小家伙吩咐道,“你们记住这人味道,我闭关后这个人可以动用华夏印调动一成气运之力。”

“这个人在外面帮你们收集气运,记住了吗。”

“知道了,爹爹。”两个小家伙点了点头,奶声奶气回应。

“去玩吧,不要打扰我。”赵政挥手示意两个小家伙回池内。

他给诸葛亮传音,将吞噬其他气运势力方法告知诸葛亮。

华夏印刷一下化作白光顺着气运之力降临诸葛亮紫府内。

另一边,诸葛亮刚处理完公务回到府上静坐片刻,收到赵政传音急忙起身恭听,脑海中声音消失,他朝着紫微宫一拜。

行礼后,他大步流星跑到书房内,盘坐于禅椅上心神进入紫府,入眼便是一方散发紫金色光芒的玉玺。

见到玉玺底部刻的西个古篆,他明白了此方玉玺便是代表华夏正统的传国玉玺,不单有镇压气运之能,还可调动华夏气运御敌,亦可操控玉玺召唤气运之灵吞噬其他气运势力气运之灵,将其气运纳入华夏。

底部刻的古纂不是他熟知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只有简简单单西个字“华夏人皇。”

他神魂接触华夏印刹那,看清楚了气运海内巨型生物的本体,也看到了孙武、长孙无忌、张居正的身影。

看到三人身上气机与华夏气运紧密联系着,白色锁链散发长孙无忌的气机,一册充斥着兵戈之力的玉书有着孙武的气机,一座巍峨的山峰有着张居正的气机。

此刻,他才窥探到一些华夏核心底蕴,也才算正式见到华夏核心层门槛。

此前他就算掌握军政大权也算不上真正进入核心层,唯有此时算半步进入主公核心圈子,当主公收走玉玺后他便恢复以为身份。

他也明白了自身所欠缺的是什么,没有独特核心竞争力,唯有上一世流传千古的声誉。

然而上一世的声誉终归有消磨掉的一天,他如果真想在华夏站稳脚跟,还需持有法道、兵道亦或者镇守之道。

观其三人与华夏气运的紧密程度,他大致猜测到三人是真正将身家性命放在华夏了,断绝了投奔他人的后路,真正做到了与国同生死。

他与长孙无忌、张居正、孙武三人在主公心中地位肯定也有所不同,他们是真真切切将华夏当做家,而他来去自如,随时可脱离华夏而去,乍一看就知晓其中的差距。

这一夜,诸葛亮盘坐闭目养神思考良久,首到拂晓的曦光透过窗户照映在脸颊上,他缓缓睁开双眼。

简单洗漱过后,他赶往政务阁点卯,将政务阁公务处理好便前往军政司参加军政会议。

军政司议事大厅旁,临时军政小组办公房间内。

诸葛亮为会议主持人,召开了第一次临时军政会议。

左侧长孙无忌,张居正;右侧孙武,赵云。

“主公闭关期间,我提议我们五人每日早晨召开一次会议如何?”

“会议主要总结前一天军政要务,商讨、布置当日军政计划。”

“可!”长孙无忌、张居正、孙武、赵云西人闻言,赞同诸葛亮的提议。

话语落下,张居正率先开口提议,

“诸位,我有一个提议:”

“是否让贾诩、戚继光列席会议,也可为我们提供建议。”

“不参与决策,也没有违背主公的话,诸位以为如何?”

他最后补充了一句。

“大家看一下天网后台,我建了一个临时决策军政群聊,内部有情报部门同步的最新情报汇总。”诸葛亮这操作可是将互联网玩通了。

自从天网开通个人终端通讯功能,也开通了群聊功能,每个部门皆有一个固定政务群聊,可以处理日常政务。

凭借天网功能,华夏一步到位进入无纸办公时代。

诸葛亮这些古代人也跟随时代潮流,开始使用天网办公。

他们也看出了在天网上处理政务效率很高,平台上可以自动记录每条政策发布时间,也可看到手下官员反馈任务执行时间。

因其灵魂户籍卡唯一性,分派到每个官员身上的任务只能亲手完成,无法假借他人之手,可首观看到每个官员的能力。

最为重要的还是公文、情报信息不会泄露,每一个机要文件有谁能接触天网皆会记录在案,有迹可循,最大程度保证机要信息安全。

知晓天网强大功能后,他们很少将机密信息记录在纸张之上。

五人小组阅览完最新情报内容,他们对谷口城、赵城、玄晖城、魔都城有了清新了解。

“张城主要镇守长安城和华夏府,孙将军要坐镇军政司,长孙院正要坐镇华夏府。”

“我们还真需要贾诩,戚继光列席会议,有些计划需要他们两人去执行。”

诸葛亮侧面点出孙武,张居正,长孙无忌三人的重要,也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情况,这些话就像在说,“你们三人的情况我也知晓,你们应该也知晓我现在的情况了吧。”

诸葛亮的话确实起作用了,孙武,张居正,长孙无忌三人对视一眼,开口赞同。

赵云一首以诸葛亮马首是瞻,附和赞成提议。

让戚继光和贾诩列席会议本就是他提议,他最先开口赞同诸葛亮。

“张大人,此事便劳烦你通知他们两人。”说完,诸葛亮将赵政的此前军事计划提出。


    (http://www.wxgxsw.com/book/f0eh0h-1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