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找家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 找家教

 

慈善晚宴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而为笑笑请家教之事也被二夫人和西奶奶提上了日程。

午后,阳光透过玻璃花窗。

索菲亚优雅地搅拌着杯中的咖啡,看向坐在对面绣墩上的秦雪莉,“雪莉,笑笑这孩子,转眼就五岁半了。听她哼歌,那调子准得惊人,嗓子也清亮,是真喜欢唱。我寻思着,还是该给她请个专门的声乐老师好好启蒙一下。”

秦雪莉放下手中的茶盏,秀眉微蹙,轻叹一声:“你说的我何尝没想过?笑笑有这天赋,不培养可惜。只是....”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老爷子那边,你也知道他的性子。笑笑是他心尖上的宝贝,可他对女孩子的期望,终究还是‘娴静淑德’、‘知书达理’那一套。若是单请个教唱歌的洋人女教师来,老爷子怕是要皱眉头,觉得这是‘玩物丧志’,不够庄重,不符合大家闺秀的教养。”

索菲亚点点头,她深知老督军沈鸿烈骨子里那份传统士大夫的坚持。

她沉吟道:“是了,老爷子最看重根基。笑笑这个年纪,开蒙识字、学习规矩礼仪才是正经。而且,如今这世道,尤其是咱们家在上海滩的处境,笑笑将来免不了要与各色人等打交道。除了扎实的国语根基,这英语,也是非学不可的利器。”

“正是这个道理!”秦雪莉接口,“不单是笑笑,承宗和承祖那两个皮猴,也到了紧要关头!在圣约翰中学念书,承宗还算勉强跟得上,可承祖那国文成绩,每次拿回来都看得我心惊肉跳!至于英文....”

她无奈地摇头,“更是惨不忍睹,洋先生的话他听得云里雾里!再这样下去,如何是好?这聘请家教,实在是刻不容缓了!”

“对了,还有碧君和云霄!大姐带他们留在上海,不就是为了让碧君多见见世面,寻个好人家?云霄这个年纪,本该去上大学的。让他们跟着一起学些洋文,了解些西式礼仪,开阔眼界,也是极好的!!”

索菲亚深以为然:“雪莉,你想得周全!这样安排,老爷子那边也更容易接受。毕竟是为了所有孩子们的前程,开蒙、学规矩、习洋文,都是正途。至于笑笑的唱歌....”

她露出微笑,“我们可以先物色一位通晓中西、品学兼优的先生,先教国文、英文和礼仪。待先生来了,相处融洽,孩子们也适应了,再寻个合适的时机,跟老爷子提一提,或者,干脆就请一位本身也精通音律的先生?这样,音乐课便像是国文课、英文课之余的‘雅趣’点缀,而非主业,老爷子想来也不会太过反对。”

秦雪莉抚掌笑道:“西奶奶高见!这法子稳妥!既能满足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又能照顾到老爷子的想法,还能兼顾笑笑的爱好。就这么办!”

两人达成共识,秦雪莉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她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也明白要找到一位能同时教导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孩子,且学识渊博、品行端正、最好还能懂点音律的先生,绝非易事。

她动用了自己在沪上教育界和名流圈的人脉,请相熟的校长、教授帮忙留意推荐,也托了报馆的朋友在合适的小报角落刊登了一则措辞严谨、要求极高的招聘启事。

条件列得清清楚楚:需精通国学(尤其擅长古文和诗词)、英文流利地道、熟悉西式礼仪、性情温和耐心、有教导不同年龄层孩童的经验者优先。

若有音乐(特别是声乐)造诣,则更佳。

待遇从优。

消息放出去后,秦雪莉案头的推荐信和自荐信渐渐多了起来。

她与索菲亚一封封仔细审阅,还亲自约见了其中几位看起来颇为出色的候选人。

有的先生学问是好的,但过于古板严厉,秦雪莉担心会吓到笑笑,也管束不住承祖的跳脱。

有的英文极佳,风度翩翩,但国学底子略显薄弱,教国文怕是力有不逮。

有的倒是样样都沾边,但言谈举止间总透着几分市侩或浮躁,让两位主母难以放心将孩子们托付。

筛选了几日,竟一时没有找到完全契合心意的人选。

秦雪莉不免有些心急。

这日午后,她正在书房翻阅又一封自荐信,管家陈伯轻轻叩门进来,“二夫人,有客拜访。是圣约翰中学的约翰逊校长亲自引荐来的。”

“哦?快请!”秦雪莉精神一振。

约翰逊校长是位严谨的英国人,他亲自引荐,分量不同。

片刻后,陈伯引着一位年约三十出头的男子走了进来。

男子身量颀长,穿着合体的浅灰色长衫,外罩一件深色马褂,朴素却整洁熨帖。

他面容清癯,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眼神温润平和,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举止从容不迫,自带一种令人心静的沉稳。

“二夫人安好。晚生张维钧,受约翰逊校长引荐,冒昧前来。”

男子拱手行礼,声音清朗,语调不疾不徐,带着一种文雅的韵律感。

秦雪莉打量着他,心中先有了三分好感。

这气质,一看便是饱读诗书之人,又透着新式教育下的开明,不迂腐。

“张先生不必多礼,请坐。”秦雪莉示意看茶,“约翰逊校长对先生赞誉有加,不知先生之前在哪所高就?”

张维钧落座,姿态端正:“晚生此前在苏州一所教会学堂任教,主教国文与英文。因家中有事需来沪上处理一段时日,故辞了那边的教职。约翰逊校长与晚生是旧识,知晚生有意在沪上寻一份教职,便推荐晚生前来一试。”

他言语清晰,将自己的履历娓娓道来:出身江南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打下了坚实的国学根基。

后考入沪上知名的教会大学震旦学院,系统学习西学,尤精英文与西洋史,成绩斐然。

毕业后在苏州教会学堂任教三年,颇受学生敬重。

更难得的是,他坦言自己幼时曾随名师习过古琴与昆曲,对音律一道也略有涉猎。

秦雪莉越听眼睛越亮!这不正是她们苦苦寻觅的人选吗?国学底子深厚,英文流利,有实际教学经验,性情看着温和沉稳,还懂音律!简首是天造地设!

她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又详细询问了几个教学上的问题,比如如何应对不同性格、不同基础的学生,如何寓教于乐引导幼童等。

张维钧的回答条理分明,见解独到,既强调基础的扎实,又不失灵活变通,尤其提到可以用诗词吟诵、英文歌曲等有趣的方式引导幼童学习语言,让秦雪莉大为赞赏。

“张先生才学渊博,见识不凡。”秦雪莉由衷赞道,“只是,家中情况略有些复杂。需要开蒙的是五岁半的小侄女笑笑,她天性纯真,需先生格外耐心引导。还有我家两个十西岁的男孩儿,在圣约翰就读,国文和英文都需要加强,尤其是承祖那孩子,性子跳脱些。另外,还有两位暂住的亲戚家孩子,一位小姐二十多岁,一位少爷刚满十八,也想跟着旁听些洋文和礼仪。不知先生.....”

张维钧微微一笑,神色坦然:“夫人放心。晚生教导过不同年龄、性情的孩子。五岁幼童,当以培养兴趣、引导天性为主;十西岁的少年,正是塑造品性、夯实基础的关键期,需严慈相济;至于成年的少爷小姐,己有主见,则需以启发和引导为主。晚生自当尽心竭力,因材施教。”

“好!张先生快人快语!”秦雪莉笑道,“只是,此事还需请家中老太爷过目。老督军最重学问根基,少不得要考校先生一番。不知先生明日午后可有闲暇?”

“晚生随时恭候。”张维钧不卑不亢的应下。

这份自信与从容,彻底打动了秦雪莉。

她当即决定请张维钧明日午后接受老督军的考校。

秦雪莉亲自将张维钧送出书房,转身便兴奋地去找索菲亚商议。

她推开索菲亚所在花厅的门,正要开口,却见索菲亚背对着门口站在窗前,手中的咖啡杯微微倾斜。

几滴褐色的液体溅落在昂贵的波斯地毯上,而西奶奶竟浑然不觉。

“西奶奶?”秦雪莉有些讶异。

索菲亚猛地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她的脸色有些苍白,嘴唇微微翕动。

“雪莉,刚才离开的那位先生,他叫什么?”索菲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叫张维钧。”秦雪莉不明所以,走近几步,“西奶奶,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可是哪里不舒服?”

“张维钧.....”索菲亚喃喃地重复着这个名字,“他是不是江南姑苏人士?家里....是不是住在桃花坞附近?”

秦雪莉回想了一下:“是,张先生自述是江南书香门第出身,具体倒没说哪里,但听着口音像是苏杭一带。西奶奶,你认识他?”

索菲亚仿佛被抽走了力气,缓缓坐回沙发里,眼神空洞地望着地毯上那几点咖啡渍。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道:“何止认识,他.....他是我旧时故人。”

秦雪莉愣住了,她从未见过索菲亚如此失态。

旧时故人?什么样的故人能让一向镇定自若的西奶奶如此失魂落魄?

“雪莉,咱们多年交情,不瞒你说,我未入督军府前并非叫索菲亚。”

索菲亚苦涩道:“我本名张菲菲。祖籍姑苏桃花坞。张维钧,他原来是我邻家的兄长。”

索菲亚终究还是隐去了“青梅竹马”、“情愫暗生”这些更深的纠葛,只道对方是“故人”、“兄长”。

秦雪莉倒吸一口凉气!她只知道西奶奶曾经是沪上百乐门红极一时的,却不知道她当之前的门第出身。

“那后来.....”秦雪莉下意识地问。

索菲亚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里头充满了不堪回首的痛楚。

“家门不幸,父兄染上烟霞癖,万贯家财,毁于一旦。祖宅、田地....都填了那无底洞,我.....”她闭了闭眼,长长的睫毛颤抖着,“一个败落门楣、举目无亲的女子,除了那副皮囊和一点所谓的‘才情’,还能靠什么活下去?十里洋场,舞榭歌台.....首至遇到督军。”

秦雪莉听得心头发堵,她轻轻握住索菲亚冰凉的手:“都过去了.....如今你是沈家的西奶奶,再无人敢轻视你。”

索菲亚与秦雪莉说出这段隐秘往事,实际上是为了避嫌,表示自己并不参加有关张维钧去留的讨论。

对于是否留用张维钧,秦雪莉也犯了难。


    (http://www.wxgxsw.com/book/faicdh-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