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驻梦之路(十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一章 驻梦之路(十六)

 

林宇揉了揉太阳穴说:“今天和施工团队沟通得差不多了,他们保证会按照我们的要求施工,虽然工期可能会有点紧张,但应该能按时完成。

照明和排水系统的供应商也基本确定了,就等签合同,你那边呢?”

李阳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说:“我跑了十几家器材供应商,己经选定了几家性价比比较高的。

明天再去看看他们的仓库,检查一下库存器材的质量,没问题的话就可以下单了。”

两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制定了接下来几天的工作计划,离开会议室时,天色己经完全暗了下来。

林宇和李阳望着空荡荡的球场,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这座球场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们的球队,也将在这片全新的场地上重新崛起。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宇和李阳更加忙碌了,林宇每天都泡在施工现场,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

施工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在铺设排水管道时,发现地下有一些不明障碍物,影响了管道的铺设。

林宇得知情况后,立刻联系了专业的勘探人员,对地下情况进行详细勘察,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障碍物的位置,并制定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好在没有对整体工期造成太大影响。

李阳则忙着与器材供应商协调发货和安装事宜。

在检查库存器材质量时,他发现有一批哑铃的表面处理存在瑕疵,与之前看到的样品不符。

他立刻与供应商沟通,要求对方更换合格的产品,供应商起初还想敷衍了事,但李阳态度坚决,最终供应商不得不重新调配了一批质量合格的哑铃。

随着时间的推移,场地改造工程逐渐接近尾声,崭新的地面平整光滑,功能区划分清晰,标识醒目。

照明系统和排水系统也安装调试,一切都在按照计划正常推进,体能特训区里,各种崭新的体育器材摆放得整整齐齐。

林宇站在焕然一新的体能特训区,看着那些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崭新体育器材,心中满是欣慰。

但想到接下来的安排,他的眉头又微微皱了起来,场地改造工程虽然接近尾声,可在完全交付使用前,让孩子们继续在这里训练显然不太合适。

思索再三,林宇决定让孩子们回家休息几天。

“小伙子们,集合啦!”林宇吹响哨子,把正在一旁好奇打量新器材的孩子们召集到身边。

孩子们迅速围拢过来,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好奇,眼睛还不时瞟向那些崭新的哑铃、跑步机和训练器械。

“大家都看到了,咱们的场地马上就要改造完成啦,”林宇笑着说,脸上带着温和的鼓励,“不过呢,在正式启用之前,还有一些收尾工作要做。

所以接下来这段时间,大家就回家好好休息,陪陪家人。”

“啊?回家啊,”听到这个消息,孩子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的兴奋得跳了起来,想着终于能好好放松一下;有的则微微有些失落,毕竟在这里训练的日子虽然辛苦,却充满了乐趣和成长。

“等场地完全弄好,我就通知大家,肯定不会让你们等太久的。”

林宇耐心地回答,目光扫过每一个孩子,“回家这段时间,也别把训练落下了,每天抽点时间跑跑步,颠颠球,保持状态,好不好?”

孩子们纷纷点头,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还是乖乖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和林宇道别后,三两成群地离开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日子一天天过去,场地改造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工人们加班加点,终于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的改造工作。

林宇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兴奋,他立刻拿起手机,拨通了孩子们家长的电话,通知他们可以让孩子们回来报到了。

林宇第一时间通知了孩子们,让他们回来报到。

收到消息的孩子们兴奋不己,纷纷收拾好自己的装备,迫不及待地赶往训练场地。

“终于可以回去训练啦!”刘海一大早就从床上爬了起来,迅速穿好衣服,吃完早餐后,就背着足球包出门了。

一路上,刘海的心情格外激动,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和小伙伴们一起训练、一起比赛的场景。

他加快了脚步,恨不得马上就飞到训练场地。

张晨也早早地来到了场地,他站在门口,看着焕然一新的体能特训区,心中感慨万千。“好久不见啊,我的战场,”他轻声说道。

不一会儿,孩子们陆续到达。他们一见面,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相互拥抱、打闹,分享着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

“大家都到齐了吧?”林宇微笑着看着孩子们,“欢迎大家回来!

这段时间大家在家都表现得非常棒,我看到了你们的坚持和努力。

现在,我们的场地改造完成了,比以前更加完善。

接下来,我们要在这里开启新的征程,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好!”孩子们齐声欢呼,声音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回归后的第一次训练,林宇特意安排了一场轻松的对抗赛,让孩子们重新找回在球场上的感觉。

比赛中,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他们默契配合,奔跑、传球、射门,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激情。

比赛结束后,孩子们虽然有些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林宇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感慨。

“大家今天的表现都非常出色,通过这段时间在家的训练,我能明显感觉到你们的状态还在线。”

林宇说,“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我们要更加努力地训练,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战术意识,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新场地有着标准的草皮,踩上去柔软又富有弹性,西周的看台整齐排列,完备的照明设施,哪怕夜幕降临也不影响训练。

有了新场地的加持,队员们训练的态度更端正了,每天跟着林宇和张峰训练,天刚蒙蒙亮,队员们就己集合完毕,在林宇的带领下开始热身慢跑,沿着跑道的步伐整齐有力。

张峰则在一旁摆放训练道具,标志桶、训练用球被他有序摆开。

热身结束,林宇将队员们分成小组,进行传球配合训练,“注意传球力度和时机,接球前就要观察好队友位置!”他一边大声指导,一边亲自示范标准动作,只见他一脚出球,足球精准滚到指定位置。

队员们全神贯注,一次次传递,有人传球失误,立刻虚心向教练请教,迅速调整。

紧接着是战术演练环节,林宇展开战术板,详细讲解新战术,“这次进攻,边锋要快速下底传中,中锋在禁区抢点,中场负责接应和控制节奏。

”他用记号笔在板上圈圈点点,队员们围成一圈,目不转睛地盯着,时不时提出疑问。

终于到了实战演练的时刻,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训练中。林宇在场边不停地来回奔走,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场上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


    (http://www.wxgxsw.com/book/fdjgae-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