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红娟看到娘家来人也是忍不住心情澎湃,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还是周美芬让她去倒水,江红娟这才想起来,还没给父母、弟弟,弟媳倒水喝。
她拿出家里的白糖罐子,冲了几大碗白糖开水。
白糖很金贵,能做客的时候能喝到一碗白糖开水,说明主人家很欢迎的意思。
江父江母的态度明显有所缓和。
江父喝了白糖水,歇了口气,这才想起来自己带的东西。
赶紧从兜里扒拉东西。
“亲家母,亲家公,这是咱们乡里人自己采的菌子晾晒的干菌子,做菜,烧汤都不错。
特别是榛蘑,烧鸡最香,你们一定要尝一尝。
我还特意带了一只咱们大山里的野山参给你们,虽然年份不高,但也有补养的效果。
还有这是我自己泡的药酒,一般的跌打损伤,喝上几口或者是敷在受伤的地方,包管用。”江父如数家珍的盘点着自己带来的东西。
江母也拿出麻袋里自己准备的各色干果。
“长刚妈,这是我们那边山里人自己炒的山货,有瓜子,松子,榛子,给孩子们添个零嘴。”江母如数家珍。
这都是他们自己攒下来舍不得吃,日常拿来待客的,现在都大包小包的搬过来了。
说白了,还是为了给女儿撑场面。
周美芬看在眼里,心里有几分动容。
虽说江父江母初来乍到,态度并不算好,甚至对他们有几分不满。
但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倾尽所有,把自己能拿的全都拿来了,一片拳拳爱女之心。
两口子本质上都是很淳朴的人。
周美芬高高兴兴的收下了江父江母带来的东西,脸上一副乐滋滋的样子。
倒不是她有多喜欢,而是给江父江母一份体面,让他们在这里住的、玩儿的心安理得。
江父江母见亲家没有嫌弃他们带来的山货,也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们来的时候心里挺忐忑的。
在他们心目中,城里人鼻子长在眼睛上,瞧不起乡下人,
以前村里来的那些知青不就是吗?一个个的标榜自己是城里人,跟他们划清距离。
他们心目中下意识的把苏家人也当成了这一类人,只是为了闺女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来这一趟。
结果没想到亲家的为人还挺不错,对他们的态度也很好。
想来是现在闺女有赚钱的手艺,所以在家里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了,夫妻俩这样想着。
他们不知道,其实做生意的这个主意就是周美芬给出的。
一番寒暄过后,苏长刚亲手做的鸡蛋水也端过来了。
每个人碗里卧着三个荷包蛋,放了白糖打底,甜滋滋的鸡蛋水。
两个小孩儿一边吃一边高兴的说:“妈,荷包蛋真好吃。”
童言童语很是可爱。
江红娟的弟媳刘青青一脸尴尬的看着大家,生怕被人嘲笑。
不过见大家神色如常,甚至还逗了孩子两句,她这才放下心来。
在黑省老家,家里的鸡蛋是鸡屁股银行,凑起来换成钱,为家里添置其他的生活用品。
给孩子们吃的时间屈指可数,所以两个孩子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通过这顿鸡蛋糖水,江家人也对苏家的实力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这一顿待客的鸡蛋就用足足用了16个,谁家一顿吃掉16个鸡蛋?
这不是败家子吗?
看来亲家的家底子真是不错呀。
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面,吃过鸡蛋水,周美芬又陪他们寒暄了一会儿,就丢下众人去厨房做饭了。
“红娟,你父母难得来一趟,好好陪他们说说话,我先去做饭。”说完周美芬就进了厨房。
江红娟听话的坐下来准备陪母亲聊聊天。
江母闻言赶紧推了女儿一把。
“红娟,你婆婆都进厨房了,你还不赶紧去帮忙。
怎么这么没有眼力见儿呢?你出门的时候我怎么教你的?”
江家的规矩,就是儿媳妇凡事要想在公公婆婆前头,凡事要多替公公婆婆承担。
江母就是这样被婆婆搓磨了半辈子,一步一步熬过来的。
所以看到女儿这么没有眼力劲儿,生怕苏家人心里对她不满。
江红娟见状,哭笑不得。
“妈,不用,我婆婆说了她能行就是能行。
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我婆婆是从前是国营饭店的大厨师。
这不你们来了吗?她肯定要露一手的,我在旁边站着也是添乱,不如陪你们聊聊天。”
江红娟知道婆婆一向不会在这些事情上耍小手段考验人,是什么就是什么。
既然她说了让她陪着父母,就是不用帮忙的意思。
江红娟以前还有些拘谨,现在和周美芬的关系越发的好,所以也越发的肆无忌惮。
江母不相信周美芬是这么好说话的人,以为闺女人傻了。
天下婆媳都不可能关系好,就算不是仇人,也有几分隔阂。
她不相信周美芬对江红娟心里没有埋怨,肯定是在考验她呢。
江母有些生气的拎了姑娘一把。
“就算这样,你婆婆做饭你也应该在旁边帮忙,添柴烧火,哪有婆婆干活儿,媳妇儿坐着一旁的道理。”
江母故意这样说,也是为了帮女儿开脱。
结果苏二旺和苏长刚都接连出言维护。
“亲家母,你想差了,我们家向来如此,有大场面的时候都是我爱人出面顶上。
她平常在单位忙,在家很少做饭,都是红娟在做,只有像这种大场面,她才会动手。
这都是大家约定好的,没什么,您不用往心里去。”
苏长刚也说:“妈,咱家用的是煤炭,不用烧火,一个人绰绰有余,我妈的动作快,西口锅同时炒菜也不慌。
您放心,我妈不会在这些小事儿上为难红娟,她们婆媳俩现在的关系可好了。
我妈现在对红娟比对我和两个孩子都好,生怕她受一点委屈。”
这话倒是真的,但江家人信不信就不知道了。
江母将信将疑的看了一眼女儿,嘴上陪笑道:“那是我想多了。”
江父观察到女儿在婆家的状态确实十分放松,心里有几分相信了苏二旺和苏长刚的话。
看来姑娘嫁过来,是嫁对了。
(http://www.wxgxsw.com/book/fefifi-1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