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灵脉感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3章 灵脉感应

 

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诊所外的街道安静得可怕。

林夏握紧了拳头,目光坚定地望向黑暗的深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她将那封恐吓信收好,强压下内心的不安,按灭电灯,躺到床上,可是满脑子都是杨大爷的笑脸、神秘人的身影以及“鬼医门”那令人胆寒的名号,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不知过了多久,天己蒙蒙亮,诊所外渐渐有了动静。林夏顶着两个黑眼圈起身,简单的洗漱后,便开始整理药柜。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门被推开了,一个年轻的男子背着一位老妇人冲了进来。

男子满脸的焦急,声音带着哭腔:“林大夫,快救救我娘,她突然就昏迷不醒了!”

林夏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将老妇人安置在诊床上。她伸手为老妇人搭脉,眉头一瞬间皱起。

老妇人的脉象十分的微弱,且杂乱无章,可就在林夏凝神细探的时候,一种奇异的感觉突然袭来。

她的指尖仿佛触到了一团混乱的丝线,而在这混乱之中,又隐隐有一某种规律的波动。

与此同时,她的脑海中竟闪过一幅模糊的画面:一座阴森的老宅,宅院里雾气弥漫,隐隐有诡异的人影晃动。

这突如其来的现象让林夏的心头一震,手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她稳住心神,再次仔细的搭脉,可那奇异的感觉和画面却消失了。

“林大夫,我娘她怎么样了?”

年轻的男子急切的询问声将林夏拉回了现实。林夏定了定神,说道:“先别急,我开几副药,你先煎给老人家服下,看看情况。”

送走这对母子以后,林夏坐在桌前,回想着刚才的奇异经历,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

她翻开医书,试图从中找到相关的记载,可翻遍了所有熟悉的典籍,都没有找到类似的描述。“难道是我太累了,出现了幻觉了?”

林夏揉了揉太阳穴,可内心深处却并不相信这只是幻觉。

接下来的几天,林夏格外留意每一个患者的脉象。这天午后,诊所来了一位脸色苍白、身形瘦弱的女子。

女子说自己近来总是心悸、失眠,浑身乏力。林夏请她坐下,伸手搭脉。当指尖触碰到女子手腕的一瞬间,那种奇异的感觉再次出现了。

这次,林夏更加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波动,脑海中的画面也变得清晰起来:女子在一间昏暗的屋子里,桌上放着一个小药瓶,瓶身上有一朵暗红色的玫瑰标记,而一个戴着黑色斗篷的人正站在她的身后,往她的茶水里倒入一些粉末。

林夏猛地睁开眼睛,心跳加速。她看着眼前的女子,问道:“你最近是不是吃过什么来路不明的药?或者接触过什么奇怪的人?”

女子一脸的惊讶,犹豫了一下说道:“前几天在集市上,有一个穿着黑衣服的人给了我一包药,说能治我的病,我……我就吃了几次。”

林夏的心中一沉,越发觉得这其中必有蹊跷。

她给女子开了解毒的药方,同时叮嘱女子以后千万不要随意吃陌生人给的药。

女子走后,林夏再也坐不住了。她决定去拜访城中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向他们请教这种奇特的脉象现象。

林夏首先来到了城西的周大夫家。周大夫年逾古稀,行医五十余载,见识广博。

听了林夏的描述后,周大夫皱着眉头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老夫从医这么多年,从未听过如此奇特之事。不过,倒是听先辈提起过,古代有一种神秘的医术,医者能通过脉象感知患者体内隐藏的信息,甚至能看到一些与病情相关的场景,但这种医术极为罕见,且据说十分凶险,稍有不慎就会损伤心神。”

林夏心中一动,继续追问详情,可周大夫也只是知道一些传闻,并不清楚具体的方法和原理。

随后,林夏又拜访了其他几位老中医,得到的答复都大同小异,这更加勾起了她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回到诊所,林夏一头扎进师父珍藏的医书堆里。她日夜翻阅,眼睛熬得通红。

终于,在一本布满灰尘的古老医书上,她发现了一段模糊的记载。上面写道:“人之血脉,与天地相通,与心神相连。极少数天赋异禀者,可在凝神搭脉之时,开启灵窍,感应脉中隐秘,窥得疾病根源。然此术如双刃剑,若心性不坚,极易被邪念入侵,致心智受损。”

这段记载让林夏兴奋不己,她认定自己发现的这种现象,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灵脉感应”。

她开始反复研读这段记载,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分析。她发现,每次出现“灵脉感应”时,患者都与“鬼医门”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更加坚定了她的猜测。

就在林夏沉浸在对“灵脉感应”的研究中时,诊所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

那是一个小男孩,被家人抱着进来,孩子昏迷不醒,脸色发青。林夏立即为孩子搭脉,果不其然,“灵脉感应”再次出现。

这次,她看到了一个阴森的地下室,里面摆放着各种瓶瓶罐罐,还有几个穿着黑袍的人正在调配药物,而孩子就躺在一旁的桌子上,其中的一个人正拿着针管准备给孩子注射什么。

林夏惊出了一身冷汗,她意识到情况危急,立刻全力施救。

经过一番努力,孩子终于苏醒过来。林夏询问孩子的家人,得知孩子是在城隍庙附近玩耍后突然昏迷的。

这让林夏联想到之前绸缎庄老板娘的死、师父的受伤以及多人乌头碱中毒事件,这些事件都与城隍庙、仁济堂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而现在,“灵脉感应”所呈现的画面,似乎也在指向这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

林夏决定深入调查仁济堂。她乔装打扮成普通的购药者,来到仁济堂。堂内人来人往,看似一切正常。

林夏在药柜间转悠,留意着周围的人和药。就在她查看一种常用药材的时候,无意间听到柜台后的两个伙计小声交谈。

“这批货可千万不能出事,上头交代了,要是被发现了,咱们都得完蛋。”

“放心吧,藏得严实着呢,那地方谁能找到。”

林夏的心中一紧,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挑选药材,耳朵却仔细听着他们的对话。

可没等她听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一个穿着华丽的老板模样的人走了过来,眼神警惕地看了林夏一眼,两个伙计立刻闭上了嘴。林夏买了些药,离开了仁济堂。

回到诊所,林夏将自己的发现和猜测整理出来。她觉得“灵脉感应”或许就是揭开“鬼医门”阴谋的关键。可就在她准备进一步行动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这天夜里,林夏正在灯下研究医书,突然听到后院传来了一阵异响。她拿起手电筒,小心翼翼地往后院走去。

月光下,她看到了一个黑影正在翻找她晾晒的药材。

林夏大喝一声:“谁?”

黑影被惊动,转身就跑。林夏追了上去,可黑影动作十分敏捷,在小巷中穿梭几下就不见了踪影。

林夏回到后院,发现晾晒的药材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其中几味治疗特殊病症的药材不翼而飞。

她的心中涌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总觉得这与“鬼医门”有关。

更让她不安的是,当她回到诊所的屋内时,发现了桌子上原本记录着“灵脉感应”研究心得的本子竟然不见了。

林夏心急如焚,她知道这些研究心得一旦落入“鬼医门”的手中,自己不仅会陷入危险,而且之前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她开始仔细的回想白天在仁济堂的遭遇,怀疑是仁济堂的人发现了她的异常,派人来偷走了本子,以此来警告她。

林夏握紧拳头,心中的怒火和不甘燃烧起来。她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危险,她都要继续追查下去,利用“灵脉感应”揭开“鬼医门”的真面目,为杨大爷以及所有受害者讨回公道。

而此时,暗处,一双阴冷的眼睛正盯着诊所,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向林夏逼近......


    (http://www.wxgxsw.com/book/ffagec-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