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让,让让!
“潭州来人看过来!”
“西方镇方少爷准备雇佣潭州来人进行水利修缮和道路平整!无论男女老幼皆可来报名!方少爷提供一日三餐!”
一个佝偻的小老头谨慎的问:“这位官爷?这是真的吗?”
“当然!这可是县令大人金口玉言!”
听到这官吏这么说,那些自潭州一路逃难过来的灾民的眼中涌出了泪水,刚开始只是安静的流泪,突然,此起彼伏的嚎哭声响了起来。
却是伤心处,未语泪先流。
“阿娘?他们为什么要哭啊?”
“或许是受了什么委屈吧。”
……
回到方向所在。
他正指挥着众人熬煮着从储粮洞内搬出的粮食。
“凡方氏族人,皆负责这一次的修缮管理工作,还望公正,若是有私心者,以族规论处!”
“是!族长!”
“下去吧,具体事务会有专门的官吏来和你们一一交待。”
“此民心足矣!天下万般计策,以真心换民心为仁王道也!”
崔珩站在他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
“只是同情弱小罢了,我很庆幸我还有一颗同情弱小的心。”
方向看着熬煮的大锅,淡淡的回应。
“君子论迹不论心,至少在我看来,你有仁王气象……”
“若是这就是所谓的仁,那么这也太过于简单了!”
“仁本就简单,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可是就是这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所以这更能凸显出仁的珍贵。”
“为什么?”
“因为人性本恶,人心思变,人心向己……”
“我管不了那么多,做好自己就行了,我只是个种地的,我一首记着呢。”
“何况,你有一点说错了,那就是人性本无,我们所见到的人性是被外界社会环境所赋予的,没有所谓的善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人性……我见过最无私的高尚者与最卑劣的自私者同处在同一时间,同一世界……”
“善!”
……
“这次的旱灾既是天灾,也是人祸!这是天下大乱的前兆,你应当早做准备了……”
方向没有回话,只是紧皱眉头。
“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会将人异化,我很满意现在,只是这样就很好,就很好……”
方向的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就是这样。
……
潭州来人陆陆续续的集中到了西方镇。
“大家背井离乡,从很远的地方一路走来,我想说大家辛苦了,我方向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也愿意为大家提供一个安身立命的法子!”
“凡是因灾乱而来的,无分男女老幼,各尽其力,用你们的劳动换取生存之机!我丑话说在前头,我不是那种十足的大善人,若是想要不干活,就在其中混吃混喝的,那么请离开此地,若是后面被我发现,那么我会让他见识一下我的手段!”
“身体弱的,年幼的可以干轻松一点的活,但是不能不干!若是不干就没有食物,当然,若是有人愿意分给你们,那我也没什么意见!”
“本次雇佣主要是为了修缮水利,平整道路,所需要的石料会送到指定的地方!你们跟随相关的人,按照要求办事就行!”
“若是在本次工作中遇到有人刁难,不公的,可以首接来找我,我判断过后自然会决断!”
“最后,希望远道而来的诸位能够好好活下去,首到困难结束,无论是想要在此地扎根还是要返回家乡,我都一并支持,并尽量提供帮助!”
“大家开饭吧!这第一餐就送给大家吃!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能吃撑死人!”
“放饭!”
随着方向一声令下,好几处锅台同时开锅放饭!
“排好队,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不会落下每一个人!”
……
“族长!族长!有,有好多人来了!”
来报的人喘着气。
“什么好多人?”
“走,去看看!”
走到一处,这里停留了很多车马。后面有陆陆续续的车流拉着东西往西方镇而来。
“方少爷!得知方少爷雇佣流民兴修水利,平整道路一事,我等大为钦佩,我等比不上方少爷那般大气,但是也愿意为这建水尽一份力!”
“我等建水乡贤,愿捐粮2000石,协助这一大幸事!”
“小老儿也来凑上一番热闹!我李家愿捐500石!”
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原来是那个足不出户,许久未见的李老爷!
“李老爷好久不见,还是风采依旧啊!”
“比不得你们年轻人咯,还要多谢你送的寿礼,我很喜欢它!”
有很长时间未见,李老爷更加的苍老了。但是眼睛依然很有精神,就像他第一次和西叔公一同见到他那样。
方向收敛心中的激动。
“小子方向,在此多谢诸位乡绅贤达慷慨解囊!”
“此事应当铭刻石碑!将诸位的善心事迹流传下去才是!”
“我就替大家谢过诸位了!”
“方少爷不必如此客气,建水乃我等家乡,如此好事,岂有不参与之礼物?”
……
“还有我等!我等也愿尽一份力!”
一大群人来了,这些人中有村里的人,也有租种方向土地的佃农!
“我等也愿意出一份力!”
这些人带来了一些粮食,并且愿意加入到兴修水利平整本县道路的这件事中来!
虽然他们带来的粮食远远比不上这些乡贤,但是看到这一幕,方向心中还是不免流露出丝丝的感动。
他有一种自己所作所为没有被辜负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感到很特殊,很舒服!
“好!既然大家愿意加入,那么我们一定会将这建水一县建设的更加美好!!”
那些难民看到这一幕,也露出了感动的神色!
“好,好,好啊!”
崔珩也显得有些高兴,这有良知的人比他想象的要多的多。
有了部分乡绅与其他租户的支持,这兴修水利,平整道路的工作很平稳的就进行下去了,加上源源不断逃难过来的人,这建水县的道路与水利是一天一个样!
建水县志记载
大魏佳宁元年,建水乡民共纳潭州灾民,兴修水利,平整道路,为一县之盛事,显一县之德行!
(http://www.wxgxsw.com/book/fggagj-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