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八股文初试(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8章 八股文初试(下)

 

"入手部分,要深入分析,可以引用经典。"陆渊继续说道,"比如:'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孟子曰:仁,人心也。荀子虽言性恶,亦不敢废仁之教。是知仁者之德,贯古今而不变,历圣贤而益明。其所以爱人者,非出于私情,乃本于天性。'"

苏明远连连点头,开始理解八股文的精妙之处。原来在严格的格式下,仍然可以展现出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考。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运用典故和逻辑,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无限的思想。

"起股、中股、后股三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陆渊的声音变得更加严肃,"这里要求对仗工整,逻辑严密。每一句都要精雕细琢,每一段都要呼应前文。"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起股的开头:

"仁者之爱人也,非有求而爱之,乃无求而爱之; 仁者之爱人也,非择善而爱之,乃不择而爱之。"

这种对仗的写法让苏明远眼前一亮。原来八股文不仅仅是格式的束缚,更是语言艺术的体现。这种工整的对偶,既有音韵之美,又有逻辑之严。

"看到了吗?"陆渊放下笔,"这就是八股文的魅力所在。它要求作者在极其严格的框架内展现出最高超的文字技巧和最深刻的思想内容。能够驾驭这种文体的人,才是真正的文章高手。"

苏明远若有所思地点头,但心中仍有疑虑:"可是先生,这样的文章虽然技巧高超,但会不会过于拘泥于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创新?"

陆渊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个问题问得好。确实,如果过分追求形式的完美,就容易流于空洞。但真正的高手,能够在完美的形式中灌注深刻的内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要明白,八股文之所以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格式统一,更是因为它能够全面考查一个人的学问功底。破题考察概括能力,承题考察发挥能力,起讲考察论证能力,入手考察引用能力,起股中股后股考察对仗和逻辑能力,束股考察总结能力。"

苏明远逐渐理解了八股文的深层价值。这确实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文体,要求作者具备全方位的能力。虽然格式固定,但要写好并不容易。

"那么,接下来应该如何写?"苏明远再次请教。

陆渊微笑着摇头:"剩下的部分,你自己来完成。老夫己经给了你足够的指导,现在需要的是你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记住,八股文虽有定式,但思想可以自由驰骋。关键在于如何在约束中寻找自由,在统一中展现个性。"

说完这番话,陆渊起身告辞:"夜己深了,公子早些休息。明日老夫再来看你的完整作品。"

送走陆渊,苏明远重新坐到桌前。这次,他的心境己经完全不同了。八股文不再是束缚思想的枷锁,而是考验才学的试金石。

他重新审视"仁者爱人"这个题目,心中涌起了新的理解。仁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宇宙精神;爱人不仅仅是情感表达,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提起笔,苏明远开始重写这篇八股文。这一次,他不再抗拒格式的约束,而是试图在严格的框架内展现自己的思想深度。

破题:"仁之为德,其爱人也深矣。" 承题:"盖仁乃天地之心,圣人之本。爱人者,推己及人之谓也。仁者之心,广大如天,深厚如地,其施于人也,无私无偏,无怨无悔。"

起讲:"夫仁者何以爱人?盖仁乃天理之至善,人性之根本。天生万物,无不以仁为怀;圣人立教,无不以仁为先。故仁者之心,合乎天理,顺乎人性,其爱人也,岂有不深且切者哉?"

随着写作的深入,苏明远渐渐找到了感觉。他发现,在八股文的严格格式中,自己反而更加专注于思想的精炼和文字的雕琢。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字都要恰到好处。

这种写作方式虽然约束很大,但也带来了独特的美感——就像戴着镣铐跳舞,在限制中反而产生了更加精妙的艺术效果。

天色渐明,苏明远终于完成了这篇八股文。虽然身体疲惫,但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次练习,更是实现了一次思想的突破。

他终于明白,真正的学问不在于拒绝规则,而在于掌握规则;不在于逃避约束,而在于在约束中寻找自由。八股文也好,现代学术论文也好,都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关键在于使用工具的人,是否具备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技巧。

正如陆渊所说,问题不在于八股文本身,而在于写作者的水平。真正的学者,应该能够适应任何文体的要求,在任何框架内都能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这一夜的写作,不仅让苏明远掌握了八股文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让他学会了在现实的约束中保持思想的独立,在制度的框架内追求精神的自由。

这或许就是古代知识分子必须学会的生存智慧——不是简单的妥协或抗拒,而是在承认现实的前提下,仍然坚持内心的追求。


    (http://www.wxgxsw.com/book/fhjgdg-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