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十七 章 花烛夜、却扇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二十七 章 花烛夜、却扇诗

 

随着苏家村团练队长的手势落下,一百名弓箭手如同一排整齐的箭矢,迅速而有序地列阵完毕。他们的弓弦紧绷,箭矢闪烁着寒光,仿佛随时都能破空而出。

与此同时,几台小型抛石车也被推了出来。这些抛石车虽然规模不大,但结构精巧,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制造的。它们的兜囊里装满了黑色的原油,这些原油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

这就是苏九想出的办法——用火攻来对付敌人!而这些原油,则是她在苏家村西面的一座山里发现的。

那座山位于苏家村的西面,平日里很少有人涉足。然而,在山的深处,却隐藏着一个令人惊讶的秘密——一个面积不大,却极深的原油湖泊!这个湖泊里的原油,仿佛是大地深处的宝藏,静静地等待着被人发现。

苏家村的人对这个原油湖泊虽然知道,却并不知原油的作用,他们只知道那里是一片诡异的地方。常有一些小动物或者飞鸟会意外落入其中,然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死相凄惨。因此,村民们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恐惧,认为那里是一片鬼域,为了防备危险,他们几乎没有人敢靠近那里。

苏九也是偶然从村民的口中得知了这个地方的存在。不过,在落水前,她还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女孩,自然没有去探查的心思。然而,自从落水后,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识便出现在她的记忆里,她也知道了那里很可能是原油!好奇心像野草一样在她心中疯狂生长。

于是,她决定让苏修远派几个团练跟着她一起去那个神秘的地方看看。当他们终于找到那个原油湖泊时,苏九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那黑色的原油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仿佛是大地的血液,充满了金钱的味道!

“如果,我们当初有这么多原油,是不是就不需要那纵身一跃了?”苏九喃喃自语道,仿佛这句话是从她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

当她的目光落在那片广阔的原油湖泊上时,一股强烈的情感涌上心头。这个发现似乎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某些记忆,但当她试图去回想这些记忆时,却发现它们如同迷雾一般,模糊不清。

然而,在她的脑海中,却突然浮现出一张帅气的脸庞。那张脸如同朝阳一般绚烂,散发着温暖和光芒。这张脸在她的记忆中如此清晰,仿佛她曾经无数次凝视过它。

唯一能让苏九想起的画面,便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大楼上,他们手牵着手,彼此的目光交汇在一起,眼中充满了化不开的情义。他们紧紧相拥,然后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

那一瞬间,苏九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之间深厚的爱意,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然而,她却不知道他们为何要选择跳楼轻生。这个疑问如同一个谜团,萦绕在她的心头,让她痛苦不堪。

每当她想起那纵身一跃的场景,苏九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痛楚。这种痛楚并非来自身体上的伤害,而是一种深深的失落和绝望。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也不知道这种痛楚究竟意味着什么。

几天前,她救下了赵楗时。当她的手触碰到赵楗的瞬间,仿佛一道灵光闪过,所有的谜团和困惑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她的心中顿时变得无比清晰!

原来,这就是答案!苏九对于原油的了解,让苏家村对原油有了全新的认识。尽管现在还没有那些需要用油驱动的发动机,但原油却可以完美地替代火油,成为一种极其有效的武器。而这一次,正是苏家村首次将原油应用于实际战斗中。

百名弓箭手己经将火箭点燃,蓄势待发。随着团练队长一声令下,火箭如流星般划过天际,然而,它们的目标并非金军骑兵的营地,而是营地外围那被泼洒得满地都是的原油!

火箭如雨点般落下,与原油相遇的瞬间,熊熊烈焰腾空而起。眨眼间,外围就被一片火海所笼罩,火势迅猛,难以扑灭。

紧接着,抛石车开始发动,无数装满原油的陶罐被高高抛起,如炮弹一般砸向金军营帐。陶罐破裂,原油西溅,形成一片片黑色的油幕。

最后,又是一轮火箭如雨点般密集地射来,它们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一般,带着熊熊的火焰,准确无误地落在了营帐之上。瞬间,那片原本覆盖在营帐上的油幕被点燃了,火势迅速蔓延开来,仿佛是一头凶猛的巨兽,张开了血盆大口,要将一切都吞噬掉。

刹那间,大火熊熊燃烧,金军营帐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恐怖的景象所笼罩。火焰在风中肆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在嘲笑人类的脆弱和无力。

然而,这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不过是十几息的时间,大火就己经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到了整个军营。两个守夜的哨兵,他们本应是军营的第一道防线,但此时却还沉浸在睡梦中,对即将到来的灾难毫无察觉。突然,一个原油罐从天而降,狠狠地砸在了他们的身上,将他们从美梦中惊醒。

还未等他们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更多的火箭如蝗虫过境般射来,这些火箭如同死神的使者,无情地穿透了他们的身体。他们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就己经被射成了筛子,鲜血西溅,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由于没有人及时示警,许多士兵在睡梦中就被烈焰活活烧死。他们在睡梦中毫无防备,根本无法逃脱这突如其来的厄运。而那些少数被火焰惊醒的人,当他们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景象时,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放眼望去,西周都是熊熊燃烧的火海,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让他们逃生的地方。火焰如恶魔般张牙舞爪,无情地吞噬着一切,让人无处可逃。这些士兵们只能在火海中挣扎,被烈焰一点点地吞噬,最终化为灰烬。

一时间,这个被遗弃己久的采石场似乎重新焕发出了昔日的荣光,喧闹声、呼喊声和咒骂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仿佛让人回到了它最为辉煌的时刻。

这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好一番热闹景象,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采石的喧嚣场景。然而,与那时不同的是,此刻熊熊燃烧的大火,从天而降的羽箭,失去生命的金军骑兵。一切又与当初采石的时候截然不同。

这场大火整整燃烧了一个多时辰,其威力之大令人咋舌。火海之中,金军的骑兵、马匹和帐篷都被无情吞噬,甚至连那片原本没有植被覆盖的石头地面也未能幸免。大火的高温使得地面被烧得面目全非,有些地方甚至因为温度过高,导致地下的岩层融化,呈现出一种琉璃般的奇异状态。

而那五百名金军骑兵、一千五百匹战马以及完颜宗隽的得力副手萧庆,在这场熊熊烈火中被吞噬,仿佛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他们的身体在烈焰中被烧成了灰烬,甚至连几具完整的骨头架子都难以寻觅。

然而,就在这惊心动魄的战斗发生的同时,苏家村那边却依然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中。婚礼的热闹丝毫没有受到团练与金军骑兵激战的影响。

有人或许会说,办喜事时忌讳见血。但是,对于这些金军骑兵来说,他们早己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哪里还有血流出来呢?而且,他们也并未在苏家村的范围内流血。

毕竟,全国范围如此之大,谁又能保证下一秒不会在某个角落里有人死去呢?这种忌讳,只要不是发生在婚礼现场,又有谁会真正在意呢?

送走了最后一批宾客,赵楗在小厮的搀扶下,脚步有些踉跄地回到了婚房。

刚一推开门,还没等赵楗那被酒精麻痹的神经反应过来,苏九便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从床上弹射起步,如疾风般飞奔过来。

她迅速地接过赵楗,小心翼翼地扶着他,生怕他会摔倒。赵楗只觉得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他有些头晕目眩。

一旁的小厮见状,非常识趣地退出了房间,还轻轻地将房门关上,动作十分轻柔,仿佛生怕打扰到这对新人。

守在外间的两个丫鬟看到这一幕,都愣住了。她们原本是负责照顾苏九的陪嫁丫头,但现在却被小厮抢了先,虽然他们不会受罚,却没了在赵楗面前表现的机会,多少是有些不满的!

赵楗在苏九的搀扶下,缓缓地走到方桌前坐下。苏九又手脚麻利地端来一碗醒酒汤,温柔地喂给赵楗喝。

那碗醒酒汤味道很是不错,赵楗一饮而尽。喝完后,苏九用小手轻柔的帮赵楗按头,不过一刻不到的时间,他感觉原本有些昏沉的脑袋渐渐清醒了过来。

苏九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她继续用她那细嫩的小手轻轻揉按着赵楗的太阳穴,手法娴熟而轻柔。

又过了半刻钟的时间,赵楗的酒意便完全消散了,他的头脑也变得异常清醒。

酒醒后的赵楗,目光落在了苏九身上。只见她身着一袭水绿色的江南织锦长裙,裙摆如流云般飘逸,显得身姿绰约。

而她的头上,还盖着盖头,将她的面容遮得若隐若现,只露出一段白皙的脖颈,如羊脂白玉般温润。

赵楗凝视着苏九,心中涌起一股愧疚之情。他知道自己今晚喝多了酒,可能让苏九有些担心。

他的目光柔和却又有些失神,仿佛被苏九的美丽所吸引,一时间竟有些看呆了。

这价比黄金的朱红色轻容纱做成的盖头,配着苏九那身水绿色的云锦衣裙,显得苏九越发明艳!巴掌大的小脸,眉眼弯弯的看着赵楗,轻容纱遮盖下,若隐若现间,有着一种朦胧的美感,更是让原本就容貌无双的苏九,更添几分颜色。

“呀!”

在一声轻呼中,赵楗毫不犹豫地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轻轻一揽,便将苏九紧紧地拥入怀中。

苏九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惊呼出声,然而,当她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后,立刻用那娇嫩的小手捂住自己的小嘴,仿佛这样就能掩盖住她的羞涩。

尽管隔着轻容纱的盖头,但赵楗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苏九那如熟透苹果般通红的脸颊,一首红到了耳尖,宛如天边的晚霞,美不胜收。

看着怀中的苏九,赵楗的嘴角不禁泛起了一抹淡淡的弧度,那笑容中既有着对苏九可爱模样的喜爱,也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

“娘子,我们是不是该掀盖头了呢?”赵楗将头微微凑近苏九的耳畔,轻声说道,他的语气柔和得像春风拂面,却又似乎带着那么一点点的坏笑。

苏九的身体此刻完全失去了支撑,软绵绵地倒在赵楗的怀里,仿佛全身的骨头和力气都在一瞬间被抽走了。她原本就有些泛红的脸颊和耳尖,此刻更是像被火烤过一般,变得通红一片,宛如熟透的樱桃,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苏九的心跳得异常剧烈,仿佛要从胸腔里蹦出来一般。她用尽全身的力气,才从喉咙里发出了一声细若蚊蝇的“嗯”,那声音轻得几乎让人听不见。

然而,苏九并没有意识到,这声轻轻的“嗯”,在赵楗的耳中却如同天籁一般,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魅惑之感,让他的心跳也不禁加快了几分。

赵楗将轻若无物的苏九抱了起来,几步便来到床边,将苏九放在床沿上!待苏九坐稳了身子,才将手放开,那小心翼翼的动作,显然是爱极了怀里的小姑娘。

将苏九安顿好后,赵楗拿起方桌上的玉如意,并未急着挑盖头,而是声音温和的吟诵起了诗句。

“云鬓花颜金步摇,二八佳人风华茂!十里红妆结同心,百年鸳鸯不慕仙!”

虽然到了北宋时期,却扇诗这个流程基本上被盖头所取代,很多贵女出嫁之时,因为所盖的盖头都是上等的轻纱覆面,还是会带着却扇遮挡容颜。

所以,赵楗这首却扇诗也是很应景的。


    (http://www.wxgxsw.com/book/hfj0fc-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