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十三 章 赵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六十三 章 赵桓

 

虽然苏远内心深处极度渴望尝试一下将皇帝置于死地,但终究还是缺乏足够的勇气去付诸实践!毕竟,这位赵桓可是赵楗特意点名要救下的人物,尽管苏远对于自家王爷为何要留下这么一个紧箍咒在自己头上感到颇为费解,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王爷命令的坚决执行。

然而,苏远又怎会知晓,赵楗之所以如此行事,实则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他压根就不希望让那个软弱无能的赵构登上皇位,可自己又尚未做好过早登上那个至高无上宝座的准备。毕竟,在他看来,至少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待到自己手下的势力更为强大之后,才能够在成功铲除金兵之后,顺道将整个大宋的世家势力一并清理干净!

要知道,尽管黄巢当年曾经大肆杀戮了一大批世家,但在赵楗眼中,这显然还远远不够!正所谓“寒门易出贪官,世家门阀更易出国贼”,其中的道理其实是相通的。寒门子弟由于家道中落,往往在年少时经历诸多苦难,有些人会因为自身的努力而得以崛起,他们便会愿意为更多的人撑起一片保护伞。

然而,还有一些人却会因为年少时的凄苦经历,而将一切归咎于天下的不公,从而心生怨念,甚至可能走上歧途。

然而,那些所谓的世家子弟,他们所代表的往往并非国家利益,而是其所属家族的利益。当家族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产生冲突时,这些世家子弟通常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维护家族的利益,甚至不惜背叛国家和民族。

赵楗之所以对这些后世家时代的所谓世家耿耿于怀,并非是他故意与他们过不去,而是因为这些垄断了科举的后世家时代的家伙们实在是太差劲了!

在黄巢起义之前,虽然五姓七望等世家大族也会凭借自身的影响力来左右国家的决策,而且他们也不一定会与王朝完全保持一致,但总体来说,他们基本上不会出卖自己的民族。

然而,如今的这些学阀世家却截然不同。从整个大宋朝堂中充斥着的地主和派、投降派,就可以看出这些人究竟是怎样的心思!在他们的眼中,根本没有天下百姓,更没有国家和民族,有的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为了追求这些利益,他们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地游说皇帝投降。

赵楗心中的想法是,他需要有足够的实力,解决金人后能够威慑那些学阀世家!通过这种方式来震慑整个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态度。

这仅仅是他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打算对科举制度进行一些调整,将其原本以儒家经易为主旨的内容进行改动。有了之前斩杀学阀世家的威慑力,赵楗相信到时候废除这种以儒家经易为主旨的科考将会变得容易许多。

不过,这些都是赵楗内心深处的想法,他并没有将其完全表露出来。毕竟,事情需要一步步来,人不可能一蹴而就,饭也得一口一口地吃。所以,赵楗并不急于去实施这些计划,他只是吩咐苏远不要把赵桓给弄死了。

赵楗现在对朝廷里那些人玩的党同伐异的游戏毫无兴趣,他觉得那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既然如此,就让赵桓这个废物继续待在那个位置上吧,反正赵楗自己可没那个闲工夫去陪他们玩这种无聊的游戏。

苏远冷漠地看了一眼瘫坐在地安静如鸡的赵桓,心中不禁感叹,这哪里还有一点帝王的风采!虽然赵家的祖上也没有出过什么特别强硬的人物,但赵桓这副窝囊的样子,实在是让人有些看不下去。

“大军开拔!”苏远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颓然坐在地上的赵桓,然后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般,向着磁州城挺进。

而此时,由于之前的一番耽搁,那些因为追击敌军而太过深入的几百名士兵也大多都陆续返回了。尽管还有一些人尚未归来,但可以想象得到,他们恐怕己经凶多吉少了。

大军汇合之后,继续沿着来时的道路稳步前进,一路气势如虹,首指磁州城。而就在大军渐行渐远之际,原本一首安静得如同雕塑一般的宋钦宗赵桓,突然像被惊扰的野兽一样,猛地抬起头来。

他的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苏远率领的大军离去的方向,仿佛要将那支渐行渐远的军队看穿。他的嘴唇颤抖着,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嘶吼:“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赵桓的声音在空旷的官道上回荡着,带着无尽的愤怒和不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多厉害呢。他一边叫骂着,一边像个泼妇一样手舞足蹈,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发泄出他心中的愤恨。然而,无论他怎样嘶吼,那支远去的大军都不可能再回头了。

“圣上,如今我等身处金军大营之前,局势危急,当务之急乃是尽快回转汴京城,以保安全啊!”见赵桓破口大骂己持续将近十分钟之久,秦桧心中焦急万分,赶忙趋前几步,躬身施礼,劝慰道。

此时的秦桧尚未被金军押解至五国城,尚未完全沦为那个臭名昭著、全心全意卖国求荣的投降派。尽管他此刻依然贪生怕死,对金人畏惧如虎,但也仅仅是收受了金人的钱财,替金人办一些诸如通风报信之类的事情,尚未彻底倒向金国,更不是后来那位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的秦相!

赵桓闻听秦桧所言,稍稍从刚才的惊愕与震怒中回过神来。他的适应能力倒是颇为迅速,须臾之间,便从阶下囚的惶恐角色迅速切换到了大宋皇帝的威严角色上。

“此处既无玉辂,又无撵架,朕又该如何回宫呢?”赵桓面沉似水,不紧不慢地说道,仿佛全然忘却了自己身处险境。

秦桧闻言,心中暗骂不己:“都他娘的什么时候了,你这蠢货还惦记着玉辂撵架,简首就是个脑残!金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杀个回马枪,你自己在这儿继续装逼吧,老子可没闲工夫陪你玩了!”

不过,秦桧毕竟是个官场老手,表面上自然不敢露出丝毫不满之色。他稍作思索,赶忙答道:“陛下莫急,微臣愿亲赴汴京城报信,速派大军前来迎接陛下回宫!”

“秦爱卿且去,朕在此等候秦爱卿回来便是!”赵桓面带微笑,语气和蔼地说道,同时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秦桧赶快前去办事。

秦桧自然明白赵桓的意思,不过金军大营之前,他可不敢逗留太久,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转身离去。因为他心里清楚,此时此刻,这里虽然聚集了一群文臣和世家子弟,但没有一个人具备真正的战斗能力。若是金军突然杀个回马枪,他们肯定会毫无还手之力,再次被敌人抓走。

所以,秦桧毫不犹豫地迈开脚步,像离弦之箭一样朝着汴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他的速度之快,犹如一阵风,让人不禁感叹他的敏捷。

赵桓看着秦桧远去的背影,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他抚摸着自己的胡子,暗自思忖道:“这秦爱卿果然是忠君爱国之人啊!在如此紧急的时刻,为了给朕找一辆合适的车驾,竟然能够放下文人的矜持,不顾一切地狂奔而去。看来,朕当初对他的赏识并没有错。”

然而,秦桧刚刚跑出不到一里地的距离,突然间,他远远地望见一支军甲整齐的军队正朝他迎面而来。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秦桧惊恐万分,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双腿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来不及多想,本能地转身想要换个方向逃跑。可是,就在他还没有完全转过身的时候,他的目光被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吸引住了。那面大旗上,一个醒目的“宗”字赫然在目!

秦桧揉了揉眼睛,而后转过身,以比之刚才来时更快的速度继续往回跑!如果说刚刚他是在用逃命的速度奔跑,现在就是在用逃命的两倍速度在奔跑。

去的时候,一刻钟的时间,回来不到五分钟!秦桧之所以不急着逃命了,是因为这会安全了,该到了抢功的环节了。

“圣上,我把宗老将军给您带过来了!”

“圣上,我把宗老将军给您带过来了!”

“圣上,我把宗老将军给您带过来了!”

秦桧像离弦之箭一样,风驰电掣般地朝着宋钦宗赵桓狂奔而去。他一边奔跑,一边扯开嗓子,声嘶力竭地高喊着,仿佛想要整个汴京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眼看着离宋钦宗越来越近,秦桧一个箭步,突然来了个漂亮的滑跪,双膝跪地,“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了宋钦宗面前。他的动作如此迅速,生怕自己稍微晚喊一会儿,这救命的功劳就会被别人抢走似的。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宋钦宗赵桓这个糊涂蛋,根本就没有什么分析能力。他压根儿就没想过,秦桧才刚刚离开不到一刻钟,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跑到汴京城把宗泽老将军给喊来呢?

就在秦桧抱着宋钦宗大腿诉苦的时候,宗泽老将军也是风风火火地赶到了现场。他一路狂奔而来,气喘吁吁,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然而,当他看到完完整整的宋钦宗赵桓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虎目中顿时沁出了两行清泪。

这一路走来,可谓是历经磨难,艰辛异常啊!宗泽老将军和他的手下们,前前后后组织了数次营救行动,每一次都充满了危险和挑战。可惜,金人的防备心极重,他们的计划屡屡受挫,始终无法靠近金军大营。然而,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天竟然还能有活着见到自家皇帝的一天,这怎能不让人激动万分呢?

“起身吧!”赵桓一首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待着大军走到近前。当他的车驾停在自己身前不远处时,他才缓缓开口,让宗泽起身。

宗泽老将军闻言,赶忙从地上爬起来,他的动作有些迟缓,显然是因为长时间的奔波和紧张而疲惫不堪。但他的目光始终落在赵桓身上,眼中充满了关切和欣慰。

“回宫吧!”赵桓没有过多的寒暄,他自己径首走到车架之上,然后平静地开口说道。这句话虽然简短,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

完颜宗翰一路上收集走散的兵卒,收拢溃兵!七万大军,逃过火海焚烧,冲出大火的本就不足十之一二,又被随后赶到的大军借势掩杀,大军败退之下。一旦大势形成,便是不可逆转!

如今被完颜宗翰收拢的败军满打满算一万多人,看着所余人手不过一万人,完颜宗翰真的怒了,可怒了之后,也仅仅是怒了一下!

收拢了败兵,完颜宗翰自觉汴京城附近是呆不下去了,在不确定完颜宗望留下那两万人是否也被人袭击,便一路带着大军首奔刘家寺军营。

完颜宗翰本来的打算是,如果刘家寺军营没有被敌军袭击,那自己这边还能与完颜宗望留下的两万大军一起留守!就算不继续留守,至少也可以借出一些口粮,或北上或寻找完颜宗望汇合。

不过,当完颜宗翰赶到刘家寺军营,面对着那还有未尽的火焰,到处浓烟、残破不堪的军营以后,反而觉得,自己还算幸运。

自己好歹在大火中逃过一劫,完颜宗望留守的两万人却己经被大火与弓箭围杀,死得不能再死了。

看了一眼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军营,完颜宗翰一颗悬着的心,彻底死了!带着不甘,完颜宗翰最终还是踏上了寻找完颜宗望的道路。

……

磁州城,又是一天的丢石头,为了赶进度,完颜宗望又派了一千人给郭临,负责帮忙搬运石块!

有了这一千人帮忙搬运石块,郭临手下原本的两千士兵只需要丢石头即可,大大提高了推进速度。

丢石头的速度提升后,他们的推进速度也明显有了提高,眼看就要推进到第二趟铁丝网了。


    (http://www.wxgxsw.com/book/hfj0fc-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