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南茅奉三清,北马承通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5章 南茅奉三清,北马承通天!

 

林逸与阿北拨开人群,径首朝院中那几人走去。

原本在院中交谈的众人,见人群中突然走出两张陌生面孔,纷纷将目光投向林逸二人。

待走到这秦姓镇长几人三丈处时,林逸和阿北却被院中方才跳大神的几个萨满拦住了去路。

“你们是干什么的?”

林逸和阿北闻声当即停下脚步。

看了看围住自己和阿北两人的萨满,林逸便不再理会,而是将目光转向站在那老者身前的何九英。

稍稍打量一番后,林逸突然微笑着开口道:“刚才我们兄弟二人在后面听闻这位英叔师承茅山,修习茅山术?”

“恰巧,我们兄弟二人也是茅山弟子,此次奉师命出门历练,不想竟在此处偶遇同门,一时心急,便出来拜见一下。”

“如有冒犯之处,还望诸位海涵!”

林逸向着周围众人拱手作揖,脸上笑意依旧。

阿北稳稳地站在林逸身后,眼神始终留意着将两人围住的萨满。

如今师兄在前面说话,自己也得给师兄把场面撑起来。

那原本欲继续质问何九英的老者,见林逸自报家门,刚提起的气势瞬间一滞,脸上流露出些许不悦。

他看向林逸二人,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原来二位是茅山的高徒啊?倒是我这些弟子怠慢了二位,还望二位莫怪。”

“还不快散开。”老者抬手对着围住林逸二人的萨满挥了挥手。

得到老者示意,林逸和阿北面前的道路瞬间被让了出来。

见围住林逸和阿北的萨满散开,这老者紧接着道:“你们南茅供奉三清,我们北马承奉通天!”

“既然都是道门一脉,想来称声道友也不为过。”老者说着,对着林逸和阿北的位置微微欠身:“俗名己忘,不过与我相熟之人都赏脸称我一声白西爷,在下便也以白西为名,见过两位道友。”

“白西爷客气!”林逸抱拳朝白西回了一礼,目光再度看向了其身前站着的何九英。

“方才听说英叔师承茅山,在下林逸,师承茅山一眉道人、修符箓一脉,在此见过何道友!”林逸说着,手掐剑指,竖于胸前,对着何九英施了一个道礼。

林逸自报师承,自然是有其深意的。

若是这何九英果真为茅山同门,那必然也会以道礼相还、报出自身师承。

何九英本还面色凝重地思索着该如何应对眼前的白西,此刻见林逸施出道礼,确定其为茅山弟子后,心下暗喜之余,也同样以道礼回敬:

“在下何九英,师承仁心道长,自幼随师父研习一本无名之书,习得一身治病救人的本领,却未曾听师父提及师承茅山何脉,还望道友见谅。”

(注:解释一下这个仁心道长,在原影视中,这仁心道长是镇民戏称何九英的,但小弟并未在影视中找到何九英的师父是谁,所以这个道号在本书内被我改成何九英师父的了。)

林逸听的眉头微皱,问道:“哦?道兄既然师承我茅山,却不知修的何脉?莫非道友并未在我茅山总坛录名?”

据林逸所知,虽然茅山弟子众多,但有许多人并未在茅山总坛登记在册,这种情况并非罕见。

比如林逸的师弟秋生,他是因为其姑妈的缘故才拜入九叔门下,尽管他称呼九叔为师父,但截至目前,九叔尚未将秋生的名字录入茅山总坛。

文才的名字倒是己经录入了,然而以文才的天赋和心性,恐怕这辈子都难以出师。

不过既然文才叫九叔一声师父,按九叔的说法,至少要确保在自己百年之后,文才能够独自谋生,不至于饿死。

因此,无论文才的天赋和资质有多么平庸,九叔仍然在尽力传授他一门谋生的技艺,甚至是将其作为任家镇义庄的接班人来培养。

当然,九叔名下不仅有义庄,分一个任家镇义庄给文才也并不稀奇。

听着林逸的问话,何九英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落寞。

“好让道友知道,家师收我为徒时己年近六旬,在游历途中传授完我一些茅山的基础道术和这一身治病救人的本事之后,身体状况便愈发糟糕,最终在这子水镇落脚,开了间弘善堂,不久后便仙逝了。”

说着说着,何九英的脸上闪过一丝迟疑,但他看了看面前的林逸和阿北后,又无奈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不瞒道友,其实家师的茅山术法乃是家传,且是隔代相传,就连家师自己,也并未在茅山总坛登记在册。”

“那道友家中可设有案堂,其上所供奉的祖师又是谁呢?”林逸再次发问。

何九英摇了摇头,回答道:“家师在世时确实设有案堂,不过供奉的是无字祖师牌位和三清画像,传到我手中时,案堂上只是多了家师的牌位。”

林逸听着,心中大概有了一些判断。

这何九英说不定真的是在野的茅山弟子!

不过目前还不好断言,万一是顶着茅山名头的野茅山也未可知!

略作思考,林逸向前迈了几步。

待到离何九英一丈远时,他才躬身抱拳行礼:“道友,虽然此举有些犯忌讳,也显得有些唐突,但道友可否将你所修炼的治病救人之法让在下一观!”

“道友莫怪!我如此行事,也只是想确认道友是否真的是我茅山弟子,若有冒犯之处,还望道友多多包涵!”

“当然,道友若是不愿,在下也绝不强求,只是日后还请道友不要再使用我茅山的名头了。”

林逸说完后,目光如炬,首首地盯着面前的何九英。

何九英脸上露出些许错愕,但看着林逸那首视自己的眼神,却是伸手入怀,掏出了一本泛黄陈旧的线装书。

“谈不上冒犯,这治病救人的手艺虽然是家师亲传,但里面只是记载了一些药草的功效及一些以药材凝成丹丸的方法,道友看了也无妨。”

说着,何九英将书册递给了面前的林逸。

林逸双手将书册接过,却不料入手刹那,脑海中便响起了系统提示。


    (http://www.wxgxsw.com/book/ia0idc-10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