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缓进急战(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章 缓进急战(一)

 

光绪元年(即公元1875年),左大人向朝廷再次上疏讲述海防塞防并重的厉害。他提出三条:第一,海防塞防并重,不可只要海防不要塞防;第二,他分析了外部列强对大清的野心,他指出英法以资本为主,要维持他们在大清的特权地位,必然不会以覆灭朝廷为目的。至于沙俄,狼子野心,一旦他们可以打通从新疆到关中的道路,河西走廊和乌苏雅里台根本不可能守得住;第三,左大人指出,目前如果朝廷支持他收复新疆,他的第一目标是收复乌鲁木齐。若成功收复乌鲁木齐,则天山南北可以打通,而盘踞南疆的阿古柏只要再加一把火便可以覆灭。如此一来,以急战收复新疆,成为了一种可行的目标。

李大人还是认为,新疆这里完全就是朝廷的财政包袱,他甚至还想从左大人这里拿钱。左大人就说,要钱没有,如今各地还欠他协饷3000多万两,先把这个事解决,他才能遣散停发11个月俸银的士兵800多万两。

李大人一向自诩混不吝,可万万没想到左大人这会比他还要不讲体面。西北方面不仅穷,还穷横穷横的,你李鸿章没钱,我左宗棠就是个有钱的?

左大人最后向朝廷说明,只要能给他几万精兵,阿古柏区区数千人的能战部队根本不足为惧,一战就可以收复新疆。

最终经过了多方拉锯和商议,朝廷终于下定决心,对西北用兵,特命左宗棠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全权办理收复新疆的事务。

此时的左大人年逾63岁,常年在一线的奋战使得他的身体早已无法再一次上阵杀敌,这次他将前线指挥权交给了刘锦堂大人,并且命令仲先生去支援前线,留在刘大人帐下听用,

战争,历来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热闹就是兵力、装备、地理等,能了解这些,已经颇为不易。内行看中的,是粮草转运、敌军意图以及自身目标如何执行。现在摆在左大人面前最重要的,无疑就是后勤物资的转运和运输问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乃兵家取胜之道。左大人计划在酒泉集结部队,然后练兵整备。在这之前还有这么几件事要做,第一要把粮食和物资从内地进行转运;第二要解决拖欠士兵饷银的问题;第三要对部队进行整训备战。

计划已定,左大人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钱。此次作战,是由汉、满、蒙、回等多民族组成,他们在这里饱受欺辱,对于抵御外敌有着十分强烈的意愿,所以兵员不是问题。

左大人也计算好了,倘若使畜力进行物资转运,便不可长途使用。他在地图上一看,发觉千里的补给线实在难以为继,便想出来在路上设置补给点,民夫和拉货的牲口们只在固定的一段路途进行转运。每一段路程的民夫和牲口都是租用,并且短途转运对于物资的损耗也比较小,这也是左大人精心设计的后勤方略。

有了兵有了粮,还需要武器装备。阿古柏那边有英国人提供的武器弹药,甚至英国人还在南疆给他建工厂。面对这种局面,左大人深知必须更新装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他也急于用新式武器重新武装他的部队。

万事俱备,现在只差一样东西,那就是钱。左大人算了算,如果要部队开拔,大概1000万两白银足够用了,可是这么多的钱,现在从哪要?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