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在吸取多方意见后,最终决定拨款500万两白银,剩下的500万朝廷向总理衙门下令,由下面的海关机构和海关外籍税务司共同出具证明,并由相关督府提供印信。在盖好各种章之后,向洋人提供关票,作为借款凭证。借了钱,还钱的事就交给了海关和该出协饷的督府,他们直接向外国银行还钱,不必再经过左大人。
银子已经到位,剩下的就是先发欠饷,并且淘汰一部分已经不能战斗的兵员。仲先生看着兵营里众多胡子已然花白的老兵不肯走,不由得心里为难。大家都很清楚,此次西征路途遥远,虽然大家面对外敌都有强烈的战意,但是这次西征必须速胜。老兵们也明白他们已经不再实行前线的战斗了,他们一部分人收拾了行囊,踏上了返乡的路程。另外还有一部分愿意留下来协助大军转运物资。
“老人家,看你一把年纪了,为何还要留下来?”仲先生十分不解,向一个他并不熟识的老兵请教起来。
老兵抽出烟袋,抽了几口,用略显混浊的双眼看了看仲先生,这才开口道:“娃娃你不懂,我15岁就当了兵,现在60多了,一辈子都待在兵营里,出去了我还能去哪?”
“那也可以回家嘛,家里应该还有亲人。”
“你难道没听说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我也想回去,这么多年我没娶亲,也没回过家,家里的人可能只当我早就死了吧。”
是呀,这些老兵以前或许还有家,这么多年我们大清一直内乱不已,还有外地入侵,不知多少家庭早就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们想要小家的安稳,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左大人听了老兵们的话,他也久久沉默不语。他一生坎坷,若不是因为战事或许他早就成了一位教书先生。如今他也60多岁了,收复新疆应该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打仗的机会了。左大人或许对不起他的一家老小,可他这种不顾小家为了大家的心情,也是老兵们心中的执念。
“既然如此,左某便不再强求各位老伙计们归乡了。仗就让这些年轻娃娃们去打,咱们这些老家伙就在后面做点力所能及的!我也老了,再也提不动刀亲自奔赴战场了,可左某还有一腔报国之情,我愿血战明志!”
经过一年半的整训编练,左大人麾下约有7到8万兵力,马、步、炮军共150营。
钱和兵的问题正在解决,粮的问题又让左大人犯了愁。国家久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想在本地筹粮已经不易,更不用说从全国各地采买以及运输的难度。
也不知俄国老毛子从哪里得到了风声,他们居然派人开到左大人的府衙,提出愿意供给500万斤粮食。
交谈完毕之后,左大人同意了这笔买卖,并且无视了多位下属的反对和不满。是夜,左大人召集心腹开会,仲先生也一同参加了。
“各位,你们皆为我心腹之人,今天俄国老毛子前来和我们做生意,摆明了就是有诈。你们是不是不满意我应下这笔买卖?”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见得刘大人上前一步,拱手抱拳,问出了大家心中最关键的问题。
“大人,我等实在不解,您明知俄国人狼子野心,为何还要与虎谋皮?”
“毅斋(刘锦荣字毅斋),兵法云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我岂不知老毛子险恶用心?他们无非就是想以粮为刀,前期正常供粮,之后拖延,一旦我军战事迁延日久,他们便会以断粮威胁我军,你等可是这般想法?”
“既然大人知道,为何还要答应?”刘大人继续追问。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各位随我前来。”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