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西征大军进至阜康,已经可以望到乌鲁木齐北面的古牧地,刘大人令大军稍作整顿,召集众将进行议事。
“诸位,从阜康到古牧地有两条路,大家随我来看。一条大路是经过甘泉铺转黑沟驿,从北面进古牧地(今乌鲁木齐米东区古牧地)。此地沿途只有甘泉铺有一处水源,仅可供100人左右补水,且全程都是在戈壁行军,于我军而言行军难度较大。另一条小路途径黄田(今乌鲁木齐柏杨河乡),虽然补水方便,但敌人早已布置了重兵。这第一仗必须打好,我请诸位前来,就是为了商讨破贼良计!”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又看看地图,虽然都在商议,但却无人应答。仲先生此时已成为一营军官,他屡受左大人和刘大人的关照,此时也在替刘大人着急,他灵机一动,想出一条计策,赶快向刘大人奏报。
“大人,可曾听闻故汉大将军韩信之典故?”
“我也曾听过淮阴侯故事,不知小仲你想说什么?”
“大人请看地图,黄田与古牧地不足百里,我军可效法淮阴侯出陈仓之计,在甘泉铺大肆修路以麻痹敌军,随后突袭黄田,敌人必然防备不及。攻下黄田后,大军可一鼓作气直逼古牧地,这样不仅后勤无忧,我军第一仗也可速胜以壮军威。”
“着啊,此计甚妙!”刘大人立马查看地图,经过了一番思考后,向手下诸将下令。留一部于甘泉铺制造大举修路的架势,其余诸部于两日后夜间快速行军突袭黄田。计划已定,刘大人遣散诸位,只留下几位心腹,继续在地图上讨论军事。
“打下黄田只是小试牛刀,我军必须率先拿下古牧地,才能保证大军顺利进军。巩宁城(今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迪化城(今乌鲁木齐天山区)以及敌军王城(应该在天山区南边,我在地图上没找到,抱歉!)三城兵马必然来救。我军可埋伏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阻隔敌军救援的企图。”
“我听大人的意思,大人莫不是要打歼灭战?”仲先生发觉刘大人的计划过于大胆,兵法云“围三缺一”,意思是说攻城战要围住三面放开一面,如今刘大人的意思,不仅要完全吃掉古牧地的敌人,还要打三城支援的敌人,真是好大的手笔!
“大人,末将愿领兵前往路上堵住敌军北上的路。”仲先生立刻拱手,向刘大人请战。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明明破城才是我军入疆头功,你为何不要?”刘大人看着仲先生十分满意,但是还是要考验一下他。
“大人,卑职是这么考虑的。第一,以我军军容之盛、火力之强,打下古牧地只在旦夕之间,但乌鲁木齐三城的敌人才是心腹大患,只要能挫一挫他们的锐气,我军今后作战便可无往而不胜;第二,拿下古牧地也不算大功一件,连通天山南北,彻底打通乌鲁木齐才是当下重中之重;第三,大人必然料定此处防守的乃是阿古柏之精锐,不想放他们回去养虎为患,所以这次必须全歼这股敌人。”
“好、好、好!不愧是经历过南征北战又跟着左大人历练了许久的将才啊!我也曾听左大人说过,小仲你有大将之风。今日听你一番独到见解,真真令我欢喜啊!”刘大人拍了拍仲先生的肩膀,又继续说道。
“为将者,眼光要放得长远些,切不可因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不顾大局。我们此次西征,要做到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这第一仗必须吃掉古牧地的敌人,此战由我亲自指挥,万不可出现任何意外,所以我只能派心腹帮我守住敌军北上的通道。夹一个嘛,我们要牵制住乌鲁木齐三城之敌,不可让他们临阵脱逃,不然以新疆之大,想找到他们如大海捞针。看是要看阿古柏和他背后主子的反应,我们打得越快,敌人就越是对我们感到害怕,这也才有利于我们尽快收复新疆!”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