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临风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临风居

 

“本夫子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来书院所求的,是想去考女官,还是考科举?”

临风居里,曾夫子刚在书案前坐下,就一本正经的朝姜如初询问道。

到书院读书的女郎,大部分有志向的首先选择都是考女官,毕竟考女官所受的非议和难度都要小许多,只有极少数的才会选择参加科举。

姜如初刚一进屋就被问了这样的问题,她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女官一途,只是愣了愣便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夫子,弟子自然是为科举而来。”

这个回答在曾夫子的意料当中,不然这孩子何必去看数年前的县试题。

她的表情里透出几分满意,随即一手支着下巴靠在几案上,另一只手敲了敲案上的两本书籍,有几分了然的问道:

“你且说说,《说文》和《尔雅》你都研读到何处了?”

姜如初规规矩矩的站在几案前,此时在夫子的寝屋内,她也不敢往旁处多看一眼,只做出一副乖顺的模样。

听到曾夫子的问话,她想起刚来那天自已说精读这两本书籍惹得夫子不喜,斟酌了一下,答道:

“弟子只是囫囵看过一点,算不上研读。”

曾夫子一听,黛眉一竖,支着下巴的手也放了下来,有些不悦的直接戳穿她:

“刚来书院的那不是还说自已已经精熟,怎么的今日倒是开始装模作样了起来?”

说罢,她毫不客气的查问道:“看今日堂上的表现,词源学和古文字学你应当都是精读过了,训诂学和音韵学呢?诗词古籍和名物典章这些如今你都能顺畅的理解吗?”

《说文》《尔雅》是书学的精髓所在,比较晦涩难懂,但若是能将这两本书都读透的话,雅学派的古籍和典章便可手到擒来,理解起来毫不费劲。

曾夫子这一连串的问题,直接问到了姜如初的关键之处。

她捋了捋,有些不知该如何作答,又怕曾夫子以为自已还在装相,惹她不喜,便诚实的回答道:“夫子,你说的这些弟子都已经读过,但是对古籍典章这些,弟子不知道到何种地步,才能称作您口中的理解。”

曾夫子闻言盯着姜如初看了一会儿,随即一脸正色的查问了她许多关于《说文》和《尔雅》里面的内容,词义和古文以及音韵和天文地理等多个复杂的内容,面前的弟子都能对答如流。

接着曾夫子沉思了好一会儿,站起来从身后的书架上抽取了几本简单的诗词古籍和名物典章,随便抽问了几个要点。

不问不知道,一问下来,曾夫子的表情却越来越严肃,看着姜如初的眼神也愈发复杂。

到最后,曾夫子两道好看的眉毛已经紧紧的皱到了一起。

姜如初的心也越悬越高。

“好了就到这里,本夫子心中已经有数了。”曾夫子把案上的几本书籍“啪”的一合,眉头已经紧得可以夹死蚊子。

她眼神考量的落在姜如初的身上,望着面前这个弟子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面前这个弟子确实对《说文》和《尔雅》这两本书籍已经精熟,也到了能读那些古籍和典章的地步。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才学深厚,但实际上她很多基础的内容都理解不了,全靠死记硬背。

再加上她看的书籍多而繁杂,许多东西在她的脑中都是乱作一团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写文作诗也是生拉硬套。

平时唬唬人倒没问题,一到考试,保管原形毕露。

“唉......”

姜如初在被查问了半天之后,又听到曾夫子连连叹气,望着她的表情也是一脸复杂,甚至还隐有可惜之色,这让她心下也不禁忐忑了几分。

“夫子......弟子这是不行是吗?”姜如初试探的询问道。

曾夫子闻言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揉了揉自已的眉心,终于无奈的说道:“你若是现在便什么都行了,还要我这个先生来做什么用?”

然后她的下一句话便抛出来:“短时间内这两本书不许再看,你脑子里那一堆乱七八糟的书也都给我统统抛之脑后。”

在姜如初一脸懵的注视下,曾夫子皱着眉头起身,挽起衣袖在身后的书架上左右翻找了起来。

曾夫子的寝居不大,布置也十分的随意简朴,起居器具皆是最下乘的,整个屋子里唯有她几案后的这一整面墙的书架最引人注目。

一整面墙的书籍和卷册摆得满满当当,但上面一点灰都不曾落下,可见曾夫子一定时常翻阅或清理。

书架上的书籍虽然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曾夫子对此似乎熟稔于心,她挽着袖子皱着眉头左看看右看看,看似随意,实则井然有序的挑选了好几本拿在手上。

“这些书拿回去好好读一读,一个月之后我会查问。”

姜如初茫然的接过夫子递给她的书,低头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皆是稚童启蒙所读之书。

“夫子,弟子如今并非蒙童......”姜如初一脸愕然,忍不住开口说道。

虽然她自知如今才疏学浅,但她再怎么差劲,也早已过了读这些开蒙之物的年纪,夫子此举着实令人费解。

曾夫子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说道:“所以本夫子才说一个月之后会查问于你,一般的蒙童怎么可能只需一月便能熟读?”

“旁的书一律不许再看,只需完成我给你布置的功课便可。”她一脸正色的说道。

头重脚轻根底浅,基础不牢,学得再多也是枉然。

面前这弟子便像是一棵被揠苗助长的大树,上头看着枝繁叶茂,实则浮而不实,处处都是疏漏。曾夫子思虑半天不知该从何处开始,便干脆把她当作一个蒙童对待。

从最简单的抓起,她就不信这个弟子掰不过来。

姜如初虽然不解,但她如今向学之心浓厚,对夫子吩咐的话自然也是言听计从,况且曾夫子并非是一位对弟子不负责的先生。

“弟子遵命,这一个月便只看这几本书籍,不再看旁的书。”她一脸认真的应答道。

曾夫子见姜如初如此的乖顺,心底里对她也多出几分欢喜,竟突然脱口而出道:

“你以后有何不解之处可以随时来临风居询问于我......住在现今的寝舍确实有几分不大方便,我这一进院子还有几间偏房空着,你若是觉得可行,便搬过来吧。”

曾夫子住在寻希书院最后一进院子里,这一处背靠蔓蔓日茂的山林,住的都是书院的几位夫子和少数几个喜欢独来独往的书院弟子,最为雅静清幽。

这对于姜如初来说简直是天降的意外之喜,她瞬间绽放出一个惊喜的笑容,毫不迟疑的点头答应道:

“多谢夫子,弟子求之不得。”


    (http://www.wxgxsw.com/book/igfd0e-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