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章 二两银子能做什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4章 二两银子能做什么

 

“诶呦,正渊兄弟,你这不说我还真的没想到这些!

我以前回村子都是来了就走,也没怎么回过我的屋子,就是有几次回来时间久住上过几宿,我当时也琢磨反正没几天就走了,就就合就合得了,根本对房子的修葺啥的没起过什么心思,这次也是这样,我怎么就忘了,我这会儿可是有孙子孙女了,有家了,可是不能和以前自己单身一样糊弄着过了!

可是,我把钱己经都给出去了,总不能对说出去的话、做出去的事反悔吧!那样的话,孩子们该怎么看我这当爷爷的啊”

夏乐平恍然大悟后有些懊恼的拍了拍脑门,

“爷爷,爷爷,您别着急,我们愿意把钱还给您,这样您手里不就有钱修葺屋子了吗!”

桃花看着懊恼的拍脑门的夏乐平,甜甜的一笑,就把手里的红封都一股脑的塞到了夏乐平手里。

“那,桃花,爷爷我就先收下了,这钱就算爷爷借你们的,等爷爷把房子修好把你们接过来以后,爷爷再出去给你们把钱挣回来,好不好?”

夏乐平接过桃花塞过来的红封,认真的看着桃花承诺到,与此同时他还不留痕迹的打量着桃花和旁边小石头,看他们在知道自己收回她们手里的钱后脸上表情的变化

“不用还的,爷爷,我们可是一家人啊”

桃花和小石头似乎为能帮的上爷爷,都感到很是高兴,他们商量都没商量的就异口同声地对着夏乐平说道

“桃花,石头,你们知道二两银子都能做什么吗”

一旁的夏正渊看出了夏乐平的意思,忽的看着桃花和石头开口问道,其实夏正渊也没有什么恶意,他只是希望夏乐平多了解一下桃花姐弟,这样以后有什事情了,夏乐平也会知道该用什么方式针对性处理,毕竟夏乐平是个大男人,旁边也没有个女人帮衬,桃花她们又都是小孩子,难免夏乐平照顾起来会有一些不习惯,但若是彼此多了解一些就会好很多!

桃花和石头看里正爷爷夏正渊开口问他们,不由都先看了夏乐平一眼,见夏乐平对他们点头,才由桃花首先开口回答道:

“渊爷爷,我们知道呀,二两银子,能买很多的粮食,足够我、石头、和小午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省着些就能吃上好几年的,甚至偶尔我们还能吃上一顿香香的肉骨头!

嗯,还有,每人都有了二两银子的话,我们三个不仅就不用穿漏洞的衣服了,还可以做一个厚厚的褥子和厚厚的被,全用新棉花,那样的话,我们就不用担心冬天我们该怎么样才能熬过去了,

还有,还有,如果我们每人手里早就有这二两银子的话,我们的爹爹和娘亲,就能治好被瘟疫传染到的疾病,就不用死掉了!小午也不用天天在梦里喊妈妈了”

说到最后,桃花的语气由开始的兴奋变得有些低沉了起来

而身边的石头和小午也开始渐渐低声抽泣了起来,小午还边嗦着手指边在嘴里嘟囔着:

“我要爹爹,我要娘!”

“好孩子,不哭,我们小午乖,不哭啊!”

看到小午开始哭着要爹,要娘,夏乐平心就是一软,他也顾不得去观察桃花和石头了,而是伸出双手抱起满脸泪水的小午,并用单手笨拙的给小午擦去脸上的泪水,轻声的哄着被自己抱在怀里的小午。

桃花看着抱着小午哄个不停的夏乐平,轻轻嘘了一口气,知道,自己这是又过了一关,桃花也不知道怎么了,虽然夏乐平对自己、对石头、对狗蛋很是和气,但她心里就是对夏乐平有着莫名的防备心理!总觉得这个突然出现,突然过继了自己的爹娘和他们姐弟三人的新爷爷,很是不一般!但到底怎么不一般,她一时又说不上来!

等哄好了小午,在祠堂准备的 饭菜也做得差不多了,于是夏乐平将小午交给桃花后,就邀请夏正渊和村里的男人们开始入座、喝酒!

在饭桌上大家都举杯祝贺夏乐平做了爷爷,有了后代子孙,有了身后的香火,夏乐平则是来者不拒,并在酒席间气氛融洽的空当,邀请大家过两天帮自己将住的屋子修葺一下,等修葺好了,也好让桃花她们姐弟三个早早搬过来,离开他们住的房子,将那房子按约定还给夏老汉和老徐氏!

说起夏老汉和老徐氏,大家在交谈中才知道,夏老汉和老徐氏在拿到夏乐平给的那三十两断亲钱后,就被得知消息赶回来的夏大江不知用什么方法挑唆的拉着行、李锁上门,去了镇上!

据说是夏大江在镇上租了三间大房子,接着夏老汉和老徐氏以及小徐氏享福去了!老徐氏还说,等夏大江考中了秀才就不回村里了,首接在镇上物色好房子,住在镇上定居了!

所以,今天的认亲宴,夏老汉为首的老宅子的人根本就没人来!

对于夏老汉他们一家去镇上没来参加认亲宴,村里的人其实都不怎么在意,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夏老汉尤其是老徐氏搅和,他们也许吃的会更加愉快一些!

不过在席间,酒兴正浓的时候,在谈到夏老汉一家时,其中有那知情的就透露,夏大江对夏老汉和老徐氏说是租的房子,其实那套房子就是那李寡妇的房子,那夏大江也不知道怎么和李寡妇母女讲的,硬是让李寡妇母女答应了让夏老汉、老徐氏以及小徐氏住到她家去,至于孩子,因为夏大江多年以来一首推脱说要以学业为重,说若是学业无成的话就绝不能因为贪图享乐而生出孩子让孩子吃苦受罪,而且,他还能用这个做动力鞭策自己上进,所以,他和小徐氏一首没有子嗣儿女!

这也是夏老汉他们对夏大江住到镇上后,经常不回村子,夏老汉一家却对夏大江一首深信不疑,认为夏大江绝不会乱搞的理由!因为古时对子嗣和身后香火传承那可是十分重视的!讲究的是多子多福才是最大的福气!而无后则为耻!孟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被奉为准则,认为断子绝孙是最大的不孝!

所以,你想啊,夏大江为了担心耽误学业无成连孩子都不敢要,就一味地认真攻读学问,又怎么会把时间浪费到其他用不着的地方呢?

所以,村子里对这次夏大江将夏老汉和老徐氏,小徐氏接到镇上,住到李寡妇家的事都持着看热闹的态度,都想看看将来夏老汉家是如何收场这场不可思议的乌龙闹剧的!

而知道消息后的夏乐平对这却丝毫没有在意,他等大家吃完饭后,收拾好祠堂后,就将工钱和早早准备出来几条猪肉交给了夏正渊,请夏正渊代劳按原来的规定将钱和东西分发给来帮忙的妇人们,他则带着桃花,石头和小午回了他的住处,想让孩子们认识一下未来的家!


    (http://www.wxgxsw.com/book/j0h0ih-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