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才情惊世的宋徽宗,败家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才情惊世的宋徽宗,败家实录!

 

天幕之上,先前那令人心惊肉跳的【艺术值VS治国值】对比条悄然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精细、更为专注的艺术盛宴。

苏晨的声音,此刻竟也一改先前的戏谑,带上了几分由衷的赞叹,仿佛化身为一位资深的艺术评论家:

“列祖列宗,诸位陛下,在正式开扒这位‘文艺皇帝’的败家史之前,小子以为,有必要让大家更全面地领略一下,赵佶陛下的艺术天赋,究竟高到了何种令人发指的程度!”

“毕竟,能把一个国家玩没,那也是需要‘实力’的嘛!”

苏晨促狭一笑,话锋陡转,又带回了那熟悉的味道。

画面聚焦,一幅幅瘦金体书法作品,以令人屏息的特写,纤毫毕现地呈现在诸天万界眼前。

《宫词帖》、《千字文》残卷、《方丘勅》……

“各位请看,这‘瘦金体’,乃是徽宗陛下赵佶独创!其特点,锋芒毕露,瘦劲奇绝,笔画像屈铁断金,刚健却又不失飘逸秀美。”

苏晨的解说不疾不徐,

“每一个横画收笔带钩,每一个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运笔迅捷,自成一格!后世书法家,倾尽心力模仿,却鲜有人能得其神韵之万一。

单论这书法上的成就,徽宗陛下,足以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一席显赫之地,说是跻身历史前列,亦不为过!”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凝视着天幕上那一行行挺拔峻峭的瘦金体,原本微蹙的眉头渐渐舒展,他捻须颔首:

“此人书法,确有其独到之处,笔力瘦硬,自成一家。于书法一道,称其为宗师,不为过。”

身旁的虞世南、褚遂良等书法名家,更是目不转睛,神情专注,时而低声交流,显然被这独特的书体深深吸引。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虽然对“软蛋皇帝”颇为不屑,但此刻看着这瘦金体,也不得不撇了撇嘴,嘟囔道:

“哼,这字……倒是写得比咱手底下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酸儒文臣,多了几分骨气!不像某些人的字,软趴趴的,没劲!”

紧接着,天幕画面流转,书法作品淡去,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绘画珍品,映入眼帘。

首先是《听琴图》。

画面中,苍松之下,一人抚琴,两人静听,人物神态生动,衣纹流畅,松针根根分明,意境清幽古雅,观之令人心旷神怡。

“此乃《听琴图》,诸位请看,画中抚琴者,据考证,便是赵佶本人。其构图之精妙,用笔之细腻,设色之雅致,无不体现出极高的审美情趣与绘画技巧。”

随后,《祥龙石图》缓缓展开。

奇石嶙峋,苍松翠柏盘绕其上,一条若隐若现的龙形祥云缭绕于石间,笔墨工致,色彩古朴,极富象征意味。

“再观此《祥龙石图》,徽宗陛下对奇石的痴迷,可见一斑。其画石之法,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天幕之上,甚至出现了动画模拟的场景。

一座宏伟的宫殿内,宋徽宗赵佶身着道袍,亲自指点着一群宫廷画师创作。

他时而提笔示范,时而点评画作,神情专注而投入。

旁白音适时响起:

“宋徽宗不仅自身艺术造诣精深,更设立了官方的‘翰林书画院’,广纳天下画才,亲自考核,亲自指导。

他将画学纳入科举,提高了画家的地位,对中国宫廷绘画的规范化、精致化,以及整个宋代绘画艺术的繁荣与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时间,诸天万界,尤其是那些爱好书画的文人士子,无不为之倾倒。

【崇拜值】、【叹服值】、【艺术共鸣值】......全都++++。

大宋,汴梁,宣德殿内。

宋徽宗赵佶原本因苏晨先前那“治国值负无穷”的调侃而有些发沉的脸色,此刻己是红光满面,容光焕发。

他看着天幕上对自己艺术成就如此不遗余力的展示与高度评价,先前那些许不安与忐忑,暂时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得意地捋着美髯,对侍立在侧的蔡京、童贯、王黼等人笑道:

“众卿都看到了吧?便是这天幕仙师,亦言朕之书画,足以流芳百世,冠绝古今!此非虚言,乃是天佑我大宋文德之盛,昭示天下也!”

他感觉,这天幕,总算说了几句公道话,还是懂他的!

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等人哪会放过这等拍马屁的良机,连忙躬身上前,争先恐后。

蔡京率先道:“陛下圣明!陛下之文采风流,艺术造诣,实乃三代以下第一风流天子!天幕所言,精准无比,正是天下臣民之共同心声啊!臣等能亲沐陛下艺术光辉,实乃三生之幸,百世难逢!”

童贯紧随其后,瓮声瓮气地恭维:

“陛下神思天纵,落笔成珍!此等才情,岂是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天幕此番展示,方才显出其几分见识!”

王黼更是笑得满脸褶子:

“陛下之瘦金体,必将与日月同辉!陛下之画作,定当万古流传!有此天幕为证,何愁陛下盛名不播于西海,传于无穷!”

宣德殿内,一时间马屁与赞美齐飞,君臣同乐,气氛一派祥和,仿佛天幕的出现,就是为了给这位艺术皇帝开一场盛大的个人成就展。

就在宋徽宗赵佶龙心大悦,嘴角那得意的笑容咧得快要挂不住,感觉自己己然是诸天万界最靓的仔,即将接受万民膜拜,艺术声望达到顶点之际——

天幕画面一角,毫无征兆地,突然“叮咚”一声轻响,冒出了一个小巧玲珑,却又带着几分不祥意味的沙漏图案。

沙漏中的金色沙砾,正一刻不停地缓缓流逝。

旁边,一行细小却醒目异常的小字,同步浮现:

【艺术鉴赏时间剩余:00:00:59】

【温馨提示:沉迷艺术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否则,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怨声载道,金人铁蹄听闻风雅,慕名而来,可就要踏破东京汴梁,火烧龙德宫,把您和您的宝贝字画,打包一块儿带去五国城赏雪啦!】

这突如其来的“温馨提示”,以及那毫不留情撕破太平盛世幻象的冰冷预言,便似数九寒天里一盆夹着冰碴子的雪水,从头到脚,兜头浇在了宋徽宗赵佶的身上!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那感觉,如同正在云端飘飘然,却被人一脚踹了下来,首坠深渊!

苏晨那带着一丝促狭,又夹杂着几分“终于等到你”的兴奋语调,也恰在此时,响彻诸天:

“好了,各位列祖列宗,诸位陛下!艺术鉴赏课到此圆满结束!感谢徽宗陛下为我们倾情展示了如此登峰造极、令人叹为观止的才艺表演!”

“想必大家对这位‘艺术细菌重点培养大师’的艺术修养,己经有了充分的认识。”

“那么,接下来……”

苏晨故意拖长了音调,语气中充满了搞事情的期待,

“就是万众瞩目、激动人心的‘败家实录’与‘亡国现形记’环节了!”

“诸位,抓稳了!我们的‘大宋风雅号’过山车,马上就要开始急速俯冲了——目标,亡国深渊!”

“呜呼~~起飞!”

汴梁,宣德殿。

宋徽宗赵佶脸上的血色,“唰”的一下褪得干干净净,先前那点得意与骄傲,荡然无存,只剩下如坠冰窟的寒意,以及被天幕无情戏耍后的错愕与惊惧。

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像是被塞了一团乱麻,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蔡京、童贯等人脸上的谄笑也僵在嘴角,面面相觑,心中那不祥的预感,此刻己然化为实质的恐惧,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群臣内心OS:完了完了,捧得越高,摔得越惨!这主播,忒不是个东西了!先扬后抑,这是要往死里整啊!】

诸天万界的帝王将相们,此刻则是精神陡然一振!

他们知道,铺垫了这么久,正戏——或者说,真正的“好戏”,终于要开锣了!

这位艺术细胞点满,治国技能为负的皇帝,究竟会如何一步步将繁华的大宋,亲手推向毁灭的边缘?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住了天幕,充满了强烈的好奇与期待。


    (http://www.wxgxsw.com/book/j0hhff-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