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总是不着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69章:总是不着调

 

一九三九年二月十八日,农历戊寅年除夕。

这天上午,陈牮在马兰的书房里找到一本线装的推背图,查到了戊寅年为十五象,谶曰:“天有日月,地有山川。海内纷纷,父后子前。”

陈牮心里一惊,心想所谓的父后子前不就是自己在陈家的现状吗?

谶语后面还有西句诗:“战事中原迄未休,几人高枕卧金戈。寰中自有真天子。扫见群妖见日头。”

去年,周慧一案导致陈南与周慧躲进怀山避难。紧接着,日本鬼子在卢沟桥兴兵,在上海击败国军精锐和各路抗日部队的主力,导致南京沦陷和芜湖失守。这年冬天,政府号召全民备战,陈平急赴武汉行营,没有安排全家团聚。

过了除夕就是己卯年,谶曰:“天一生水,姿禀圣武。顺天应人,无今无古。”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说重庆能扫清战乱吗?

马兰拿着一束红梅走进书房,轻言细语地问道:“他们都来吗?”

陈牮合上书册,发现这个谶语能应在自己身上,心情大悦:“我的祖父是孤儿。父亲膝下有三子,我的二哥没有长大就病死了。没有大哥己殁,他的膝下本来只有陈北和陈南两兄弟,现在又多了一个陈晓。没有想到,我们陈家也冷落如此。在这个时候,我理所应当站出来主事。你是他们的三婶,能帮的地方必须帮!”

“我没帮吗?我看你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上一次陈北结婚,你的礼和陈南的礼都是我在安排。那对玉璧很难得,我也是费尽了心。这一次,我提出办一个商务局,既是好你搭建一个展示才干的平台,也是想帮陈晓在商会站稳脚跟……”

陈牮站起来,竟学着戏台上穷书生的模样,煞有介事地给马兰作了一个长揖:“有劳我的娘子了!”

这时,马兰感到有一根羽毛扫到了自己的心尖上,又痒又麻……避开陈牮滚烫的目光,马兰低着头说:“好了好了,少给我贫嘴!”

找到一只钧窑梅瓶,马兰插上红梅又浇了水。用手指尖碰了碰花瓣上的薄霜,马兰抬头问道:“你的侄儿侄女和两个媳妇有没有什么忌口?我再去厨房看一看。”

“应该没有,可以多安排一点难得吃到的东西。“

马兰会心一笑,大声说道:“知道了!你这时才说是不是晚了点?”

陈牮也知道自己不会说话,干脆给自己点了一支烟。窗外,蓝桥山庄到处张灯结彩,焕然一新。

一辆别克轿车从公路上拐了过来,应该是陈北、祁越和陈晓先到了。

守着一身鹅黄色金丝绒长旗袍的赵婧立即迎了上去,大门内外鞭炮齐鸣,硝烟弥漫。两支舞狮的队伍从东西两侧的长廊里冲了出来,踩着鼓点腾挪跳跃,好不欢快。

陈北和祁越都穿着一身笔挺的黄呢军装,一丝不苟。陈晓则是一身浅紫色的锦假唐装,含蓄而端庄。

陈牮跟在马兰的身后走进底楼会客厅的门前,摆在餐桌中央的大火锅冒着腾腾的热气,汤香西溢。

这时,马兰向陈牮的身边靠了靠,挽住他的手臂小声地问道:“我们走几步到前厅,不会坏了规矩吧?”

陈牮想了想,说出了一句:“礼仪源于情感,自然就好!”

马兰没有想到总是不着调的陈牮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心里一惊又翻起层层波澜,甚至还有警惕。


    (http://www.wxgxsw.com/book/jc0fdi-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