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柯明坐在一旁的观察下,没多久,陆剑青检查完监视器,然后拿起身边放着的喇叭,大喊道:“各组试机。”
摄影组、灯光组、收音组等等纷纷打开机器,然后一名剧组人员走到镜头前,随便大喊两句。
没一会,各组人员大喊道:“OK!”“冇问题!”“OK!”,,,
监视器后,陆剑青看着监视器上的画面也没问题,便拿起喇叭大喊道:“演员准备。”
在场记安排下,几十名换好服装的群演走上一辆看起来半新的大巴车。
接着,己经被化妆师打扮得十分朴素的熊奶瑾走上大巴车,在一个靠窗座位上坐下来。
接着,副导演、场记,还有一名负责翻译粤语的男子进入大巴车。
拍戏是个精细活,每场戏,副导演和场记都要在开拍前给演员和群演讲各自站位,走动顺序等等。
如果不讲,那开拍后肯定会发生群演挤成一团、群演挡住主演镜头、主演走位走到镜头外等等各种情况。
大剧组更是在副导演和场记讲完后,还要先走一遍戏,确定没问题,才会开始正式拍摄。
五分钟后,副导演、场记从大巴车下来。
然后在场记指挥下,司机将大巴车车门关上。
陆剑青见都准备好了,拿起喇叭大喊道:“A!”
下一秒,啪!场记拿着打板卡打板。
开始拍摄,镜头早就对准大巴车前面玻璃,车内的司机也按照之前场记的吩咐,做出停车的操作。
等到司机将停车操作做完后,一名摄影助理按照之前摄影师的吩咐,缓缓推动摄影轨道上、摄影师站在上面的轨道车。
在轨道车缓缓移动下,摄影师操控着摄影机,镜头从大巴车正面,缓缓移动到车门,再到侧面车窗,然后从前往后慢慢移动。
而镜头中,每个群演全都看向镜头,有人一脸茫然,有人一脸喜悦,有人一脸紧张,,,,每个人的神态都不一样。
几秒后,镜头拍到坐在车尾,望着车外,脸上充满茫然的熊奶瑾脸上。
摄影助理立马停下来,而轨道车上的摄影师,在停下后,缓缓推进镜头,将熊奶瑾那充满茫然的脸放大在镜头中。
镜头定格几秒后,一首看着监视器的陆剑青拿起喇叭,兴奋喊道:“Cut,准备下一场!”
摄影组、灯光组、收音组立马关闭机器,然后调整机器、轨道的位置。
副导演和场记又走上大巴车,给群演和熊奶瑾讲下一条戏的顺序和走位。
而陆剑青则将刚才拍摄出来的镜头调出来,仔细观看。
陆剑青看的很慢,几乎是每一秒都要暂停一下。
并且看着,看着,陆剑青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表情越来越兴奋。
陆剑青不是有病,而是因为他第一次当导演。
虽然他以前当副导演时,也经常在导演忙不过来的时候,坐在导演椅上盯着监视器拍摄。
可身份不同,人的心态也不相同。
当副导演时,就算拍的镜头再多,可电影拍出来后,没人会认为是副导演的作品。
导演就不同了,就算只拍了几条镜头,所有人也都会认为电影是导演的作品。
所以第一次当导演的陆剑青,才会仔细查看打上自己标签的第一条镜头,并且越看越兴奋。
看完刚才那条镜头后,陆剑青突然感叹起来。
“要是用胶卷拍摄就好了。”
一旁的柯明听到后,在心里翻白眼,别说胶卷贵,他们这个剧组用不起。
就算用得起胶卷,也不敢用,第一次当导演的陆剑青肯定掌控不了胶卷拍摄,到时候会一团糟。
以前拍戏都是用胶卷拍摄,而进入2000年后,拍摄方式多了一种——数字拍摄。
数字拍摄以前就有,只是以前各方面技术还有缺陷,所以使用不广泛。
2000年后,数字拍摄的技术己经成熟,很多导演都开始转用数字拍摄。
到现在为止,国内拍电视剧、电影,大都是用数字拍摄的方式。
能在短短西年让许多导演改变拍摄方式,一是因为数字拍摄很方便,拍完一条镜头后可以立马检查。
二是数字电影的拷贝也远比胶卷电影省钱,资方更愿意接受数字电影。
拷贝一份胶卷电影得好几万,并且播放次数多了,还会产生磨损、老化的现象,那又得拷贝。
以前发行电影所需的费用,拷贝胶卷费就占了一大半。
数字电影就不同了,拿个硬盘复制就行。
数字拍摄很方便,但还是有部分导演,尤其是大导演继续用胶卷拍摄,因为胶卷拍出来的质感比数字拍摄强很多。
不过那些还用胶卷拍摄电影的导演,都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对自己的导演功底很有自信。
没丰富的经验,还用胶卷拍摄,那结果肯定是一团糟。
胶卷拍摄完一个镜头后不能立马放出来检查,只有等洗完胶卷,才能看到效果。
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开拍前,导演的脑海里没有镜头效果,还用胶卷拍摄,洗完后一看,效果肯定不好。
效果不好,那就得重拍,而胶卷又不便宜,重拍多了肯定会超支。
当年姜纹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严重超支,就是因为姜纹拍了25万尺胶卷,创下华夏导演的耗片率纪录。
当时投资人文隽都被姜纹搞的绝望了,根本不敢去剧组,怕去了后会被姜纹气到住院。
,,,,,
陆剑青检查完镜头后,没一会副导演走了过来。
“导演,都准备好了。”
陆剑青拿起喇叭大喊道:“A!”
啪!
场记拿着打板卡打板。
此刻镜头对着大巴车车门,大巴车门打开后,镜头开始往后拉,而镜头中,十几名群演下车后,熊奶瑾下车眼神茫然的环顾西周。
此时,镜头己经退得很远,将那十几名,正在往镜头外走去的群演全部都拍了进去。
下一秒,镜头就固定了,没有跟着熊奶瑾拍摄。
等到熊奶瑾顺着人流走到镜头左半边的中间时,陆剑青拿起喇叭大喊道:“Cut,准备下一场!”
剧组人员立马准备,陆剑青和之前一样,检查上一条镜头。
(http://www.wxgxsw.com/book/jccajf-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