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飞的话还没有说完,旁边的罗西海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小侯爷,不是小人给你泼冷水。
咱大明的卫所兵,现在没有丝毫的战斗力可言。
要不然各个王侯家族,以及那些太监边将,也不会豢养家丁私兵!
关键时刻,还得靠我们这些人,才能护您的周全!”
罗西海所说的,确实是当时大明的真实情况。
明朝的卫所制度,在中期就己经崩溃了。
卫所兵的战斗力,更是不堪一击。
而那些精锐的家丁私兵,战斗力却能以一当十。
就拿武定侯带的这500人来说,真正的战斗力,应该能超过一个满编5600人的卫所。
不仅是罗西海,郭培民也叹着气说道。
“儿啊,罗西海说的对,你不能把希望,放在那些卫所兵的身上。
这件事说到底,还是你老子我不争气。
这些年攒到现在,也只养了500精兵,跟其他的勋贵家根本没法比。
我听说张世泽他老子,可是养了整整的3000精锐!
咱家要是也有3000精锐,我就全给你带上,说不定还有一战之力!”
郭培民捶胸顿足,真的是感觉自己对不起郭云飞。
不过郭云飞却拦住了他,满脸自信的表情。
“父亲,我平时或许纨绔了些,但这种性命攸关的事情,我也不能随便乱说。
你们要是不相信的话,前面就是永平卫,你们跟我一起过去看看好了!
只要看上一眼,你们就知道什么叫做天下精锐!”
郭培民和江婉蓉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明显是不太相信郭云飞说的话。
但自己的儿子这么有信心,他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两支队伍汇合在一起,押送着那些粮草和银子,在500私兵的护卫下,开始朝着永平卫前进。
还没有到达永平卫,前方突然出现了一队斥候骑兵。
为首的是一位长着国字脸的年轻将军,黑盔黑甲,看起来杀气腾腾。
等他冲到跟前,武定和郭培民一眼认出了他的身份。
“云飞,这不是你那个护卫李定国吗?
平时看着不怎么起眼,换上一身盔甲,还真有点将军的气势!”
听见这话,郭云飞苦笑了一声。
这说的不是废话吗,面前之人,就是南明的擎天柱,晋王李定国!
为了把李定国弄到自己身边,郭云飞可是着实花了一番力气。
李定国10岁的时候,就因为生计原因,投靠了反贼张献忠。
所以郭云飞必须赶在李定国10岁之前,将他收入麾下。
可他那时候,也只是个不到10岁的小孩子。
想来想去,最后只能以给自己找书童的名义。
派人赶赴西北,把李定国和他的家人全都接了过来。
找回李定国之后,他更是给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不仅让李定国当自己的近身侍从,还给了李家人一座宅子,让他们能安享太平。
郭云飞知道李定国是将来的战神,更是严加培养。
他先让李定国去念书,最近几年,又靠着自己的关系,把李定国送上前线历练。
短短时间,李定国己经去掉了身上的那股书卷气,反而多了一丝肃杀之气。
南明的擎天一柱,现在己经初露锋芒。
几人正在说话的时候,李定国翻身下马,半跪在郭云飞的面前。
“小侯爷,我奉你军令,提前让永平卫准备军马粮草,现在己经可以随时出征。
还请小侯爷阅兵!”
郭云飞也一改之前纨绔的姿态,双手背在身后说道。
“你在前方引路,我换好皇帝的御赐宝甲,很快便来!”
之前的时候,郭培民和江婉蓉二人,还在怀疑自己儿子所说的真假。
不过现在这么一看,自己的儿子确实早有准备。
郭云飞拍了拍手,陈圆圆立马带着几个小厮,将皇帝御赐的龙纹宝甲送了过来。
这是崇祯皇帝穿过的铠甲,做工不是一般的精细。
整件宝甲,全是由金色的鱼鳞甲制成。
不仅造型美观,防护力也很强。
胸口的位置,左右各镶嵌了一条金龙,造型威武,还能当做护心镜使用。
左右手臂,各套着一副金色的环臂铠。
两肩的位置,还挂着猛虎肩吞。
腰系捍腰,前挂龙头腰吞。
双腿同样挂鱼鳞胫甲,脚踏战靴。
最后戴上西瓣高顶凤翅将军盔,好一个威武霸气的少年将军!
旁边的亲兵,牵过来了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
此马肩高一米六,乃是西域神驹。
马身上的配饰,也极致豪华,和郭云飞相得益彰!
换好了这身行头,郭云飞跨步上马。
他嘴角微扬,轻笑了一声。
“父亲,母亲,孩儿可有英雄气?”
郭培民微微点头。
“吾儿似有先祖之风范!”
江婉蓉更是眼前一亮。
“我儿霸气,白马金甲,定能旗开得胜!”
能听见自己父母的夸赞,郭云飞别提多高兴了。
他轻轻一挥手,对着陈圆圆说道。
“圆圆,带着我父母他们,先去校场的观礼台。
我去和定国准备一下,马上进行阅兵!”
郭云飞策马前进,陈圆圆带着郭培民夫妻二人,一起进入了永平卫的校场。
一开始的时候,郭培民还有些不以为然。
毕竟他作为朝廷的武功勋贵,三大营的校场,他还是经常去的。
不过真正到了永平卫的校场之后,他瞬间就傻了眼。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永平卫的校场,竟然比三大营的还要大。
整个校场的周围,旌旗招展。
地面特别的平整,一根杂草都看不见。
前方己经建好了一个观礼台,作为阅兵之用。
最关键是校场前边的士兵,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按照之前他的估计,整个永平卫的兵力,不会超过2000。
可是他的面前,至少得有上万人。
所有的兵士,全都身体健壮,精神。
而且身上都穿着铠甲,戴着铁盔,一看就知道是精锐之士。
除了步兵之外,这里还有骑兵和炮兵,同样是军容整齐。
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支强军配了好多的马匹,还有运输用的骡子驴子,足见后勤之强大。
要知道大明有不少的强军,都是因为后勤不足,而落败的。
看着校场上随风飘扬的红色明字旗,郭培民不禁感慨。
“此支明军,真威武之师也!”
(http://www.wxgxsw.com/book/jdcfh0-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