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收复锦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66章 收复锦州

 

听见传令兵的话,豪格的血压瞬间升高。

皇太极被偷袭的事情,他还历历在目。

想不到明军又故技重施,这是想首接要了豪格的命呀。

望着帐外的混乱,豪格咬牙切齿的骂道。

“这些该死的明狗!不敢真刀真枪的和老子拼杀,只爱搞偷袭!

真是无耻至极!

传我军令,让正黄旗给我顶住!

其他军马,沿着大路退回大凌河城堡再说!”

听见豪格的命令,传令兵却有些担忧的问道。

“肃亲王,我看那些偷袭的明军后方烟尘滚滚,估计很快就会有大部队赶到。

正黄旗就算拼命抵挡,也扛不住多少时间。

营中还有那么多粮草辎重,又该如何处理?”

豪格这次没有犹豫,果断的说道。

“能带走的就带走,带不走的就一把火烧掉!

总之不能便宜那些明狗!听明白了吗?”

之前松山一战,己经让清军损失了大量的粮草辎重。

锦州大营这里,除了粮草辎重之外,还储备了许多攻城器械。

这些东西来之不易,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建造完成。

就这样放弃,可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但就像豪格所说,既然带不走,那就只能烧掉。

要是这海量的物资,被明军缴获的话,明军的实力肯定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豪格迅速套上盔甲,骑着战马就从北门离开了。

其他的将领也带着大部队,跟着一起撤离。

孔有德更是带着他的火器部队,抢先一步跑了。

只剩下正黄旗的精锐,还在抵挡曹变蛟的进攻。

正黄旗作为皇太极的亲勋卫率,战斗力本来是极高的。

可自从皇太极中箭之后,杏山又遭逢大败,他们的士气己经越来越低落了。

曹变蛟又是一员猛将,带着手下的几百骑兵,一阵左右乱突,硬生生把他们的军阵给冲垮了。

数千正黄旗的士兵,也没有心思恋战,开始逐步撤退。

至于豪格派出去烧物资的人,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郭云飞似乎早就知道他们会来这一招,首接派王廷臣带了一队轻骑兵。

找到营地的薄弱处,从另一侧突了进来。

那些鞑子还没有来得及烧物资,就首接被乱箭给射死了。

剩下的人也不战而逃,丢盔弃甲的从北门撤退。

经过了大概半个时辰的交战,王廷臣和曹变蛟兵分两路,终于击溃了守军。

随着郭云飞带着大部队赶到,更是一战定胜负。

众人占据了清军的大营,曹变蛟又站了出来。

“郭将军,鞑子己经撤退,我请求带领一路兵马继续追击!

这次一定要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面对着曹变蛟的请战,郭云飞这次却拒绝了。

“曹将军,穷寇莫追呀!

据我观察,鞑子应该是早就准备好了撤退。

所以你们刚开始攻击寨门,他们的大部队就有序撤离了。

鞑子还有时间派人去烧粮草辎重,说明他们还有一战之力。

万一把鞑子逼到了极点,他们拼命反击,那你就可能有去无回了。

鞑子人多,咱们人少。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量保存有生力量。

等到重新整军,再与鞑子决战不迟!”

郭云飞这话一出,曹变蛟也看了看身后的骑兵。

大家虽然斗志昂扬,但是连番的苦战之下,难免有些精疲力尽了。

最关键之前被围城那么长时间,大家没有军粮补充,对身体的消耗很大。

有些时候,光靠意志的坚持,是不行的。

身体要是真的崩溃了,那就无可挽回。

“那就听将军的,咱们整军之后再战!”

解决了这小小的分歧,大家一起跑到了鞑子的物资仓库,想看看这次的缴获。

鞑子虽然是慌乱撤退,但粮草牛羊之类的,大部分都被他们带走了。

整个仓库之中,大概也就剩下了两千多石粮食,牛羊也只有几百头。

至于武器盔甲,还有各类火炮,他们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唯一留下比较多的,就是各种攻城器械。

攻城锤,云梯,攻城塔楼,还有投石车,真可谓是一应俱全。

对于郭云飞来说,这些东西比粮食更宝贵。

因为想要建造这些攻城器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需要成熟的工匠。

要是让郭云飞他们自己制造,至少得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而郭云飞想要收复整个辽东,攻城器械是必不可少的。

哪怕是有大量的火炮,也必须有这些攻城器械的配合才行。

现在他捡了大便宜,接下来可以加快收复辽东的进度了。

就在郭云飞他们清查缴获的时候,困在内城的祖大寿,也接到了手下哨兵的报告。

手下告诉他,鞑子的军营一阵慌乱,似乎正在大规模的撤退。

所以他有些怀疑,是不是大明的援军到了?

不过听见哨兵的报告,祝大寿却顾虑重重。

锦州被围将近一年,在此期间,鞑子可以说是花招百出。

派人来劝降,叫间谍在城内策反。

用大炮轰炸城墙,甚至还在地下挖掘隧道。

但无论敌人使用什么样的花招,祖大寿都带着手下的残兵,把锦州的内城给守住了。

哨兵说鞑子正在撤军,祖大寿不得不怀疑,这会不会又是鞑子的新把戏?

说不定他们在假装被明军攻击,想骗祖大寿出去里应外合。

但只要祖大寿带兵出去,鞑子就会发动最后的进攻,一举把锦州内城拿下。

说起祖大寿,他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物。

他投降过鞑子,但是又从皇太极那里叛逃,返回了大明。

他对鞑子虚与委蛇,对大明似乎还保持着一定的忠诚。

本来他占据了锦州,只要献城给皇太极,高官厚禄就在等着他。

但他却带兵坚守,整整一年都不肯投降。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他也是在知道松山的援军投降之后,才带兵投降鞑子的。

相比之下,他似乎比洪承畴更有骨气。

其实不久之前,他也接到了线报,明军在松山大败,五万多明军被斩杀。

他心里清楚,援兵应该不会再来了。

这明显是鞑子演的一出戏,他绝对不能开门。

不过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鞑子军营之中,升起了一面大旗。

但那并非是鞑子的黄龙旗,而是一面飘扬的黑龙九辰旗。


    (http://www.wxgxsw.com/book/jdcfh0-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