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殿宇之上,众人正沉浸于帝王威仪之时,天际忽现粉霞流韵,如一匹揉碎的云锦漫卷苍穹。
环佩叮咚声中,一位身着九翚翟衣的女子款步而来,十二旒冕旒随步伐轻晃,珠翠华冠下英气逼人,眉间一点红梅钿额,更添不怒自威的帝王之姿。
她素手轻挥,顷刻间万国使节络绎而入,波斯地毯上金珠罗列,奇珍异宝堆砌成璀璨的朝贡之路,恍若一条流光溢彩的星河蜿蜒至阶下。
弹幕如海,掀起千层惊浪——
“谁说红妆不如郎?且看武周女天皇!”
“则天大圣皇帝在上,愿为陛下执鞭坠镫!”
“当颁女权先锋奖,千古女皇震八方!”
“女帝,武皇姐姐,看我,看我!!!”
洛阳城井台边,老妇人们围坐观幕,见武则天批奏时朱笔如飞,皆以袖拭泪:“当年能随陛下学女书、任女官,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的低语,在暮色中化作对那个开放时代的无尽追缅。
天幕中,女帝凤眸微凝,指尖轻叩龙椅,鎏金扶手在光影中泛着冷冽的光。
当“女帝天花板”“千古唯一真·大女主”的弹幕墙映进她深潭般的瞳孔,殿内忽起龙吟般的长笑。
十二旒冕剧烈震荡,九凤朝服扫过地面,惊起一片珠光碎影:“婉儿,拟旨!既然后世称朕为‘天花板’,那便叫这苍穹,再高三分!”
腐儒群起,却掩不住时代惊雷
“牝鸡司晨,必致国祸!”酸腐之音未落,便被万国朝贡的喧嚣淹没。
嬴政抚剑而笑:“世间竟有此等奇女子,能登帝位者,必有雷霆手段。”
吕雉目光灼灼,指尖不自觉攥紧袖口:“原来女子临朝,亦可这般波澜壮阔……”
女君邓绥轻叹:“未曾想百年之后,竟有如此不让须眉之人。”
李世民却怔然低语:“我的大唐,竟己覆亡?”
这时,朱元璋看到天幕的上女帝,气愤得暴跳如雷,说:“女子称帝,成何体统!这天下本就该由男子主宰,你一介女流竟敢窃取皇位,乱我纲常!
最后登场的赵匡胤,手持盘龙棍立在点将台前。
三十斤铁枪舞得虎虎生风,甲胄下小臂肌肉线条如雕刻般分明,汗珠顺着下颌线坠入衣领,惹得弹幕瞬间“沸腾”:
“这臂力,这腰杆,赵官家竟是我梦中情帝!”
“建议《忘川》出‘武将沐浴’皮肤,吾必倾囊相购!”
“陈桥兵变何足论?我欲兵变此人心!”
然亦有理性之声:“一根盘龙定九州,杯酒释权消戈矛。重文抑武有利弊,却教黎庶得安休。”
赵匡胤听罢“大送”“大怂”之评,不禁蹙眉:“后世子孙究竟何为,竟使大宋蒙此羞辱?”
其余帝王亦纷纷摇头:“重文轻武,武备废弛,岂有不遭觊觎之理?”
当最后一位帝王的影像淡去,身着素白长裙的林羲踏入光晕。
她挥手间,《忘川风华录》的图标在天幕绽放,指尖掠过处,嬴政的兵马俑工坊、刘彻的漠北战场、武则天的万象神宫依次闪现,如翻开一卷活的史书。
“诸位或有疑惑——”她的声音清如泉涧,“我非仙人,不过是后世一普通历史爱好者。我们的时代,无帝王,有郡县,却有亿万人共书的璀璨文明。而《忘川》,便是我们寄给过往的一封情书。”
她转向嬴政的投影:“在现代,他不再是‘暴君’,而是第一个将‘中国’二字刻入民族基因的先驱。”
又望向武则天:“她以一生为证,权力从非男性专属。女子亦可站在巅峰,不借谁的光,不依谁的荫。”
最后环视众帝王:“我们将他们纳入游戏,非为娱乐,而是想让世人知晓:历史不是冰冷的年号与战火,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灵魂,是他们以生命为笔,在时光长河中写就‘中国’的一撇一捺。”
长安街头,私塾先生忽跪地叩首,老泪纵横:“原来后世之人,从未将我们遗忘。”
林羲眼眶微湿,伸手接住天幕飘落的光点:“怎么会忘?如何敢忘?你们留在史书的每一笔,都在我们的血脉中延续。且看这些弹幕里的欢呼与热爱,便是最动人的证言。”
殿内诸人静默良久,眼中皆有星火闪烁。
那是被理解的欣慰,是跨越千年的共鸣,更是文明传承的震颤。
林羲轻声道:“今后,我将为你们讲述更辽阔的华夏——你们期许的未来,我们身处的太平盛世。”
(http://www.wxgxsw.com/book/jdeeid-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