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街头几个老秦人蹲在茶肆门口,捧着陶碗议论纷纷。
“听说是要讲胡亥公子的事儿?”
“上月讲商君变法时那才叫精彩...”
“嘘...开始了!”
“老祖宗们好呀…”林羲笑吟吟地说,“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可是千古败家子之子——胡亥!”
宫门前,嬴政负手而立,玄色龙袍在风中微微摆动。
他身后站着扶苏、李斯等人,张良作为新任治粟都尉,也站在文官队列中。
年幼的胡亥缩在角落,脸色煞白。
天幕展示出胡亥在宫中奢靡享乐的场景。
丝绸铺地,美酒倾池,珍馐美味随意丢弃。
“这才叫踏雪无痕!哈哈!”画面里的胡亥赤足奔跑在丝绸上,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嬴政看到这突然开口:“中车府令赵高。“
站在角落的赵高浑身一颤,扑通跪地:“臣...臣在...“
“朕记得,胡亥的法学是你教的?“嬴政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蒙恬气得胡须首颤:“北疆将士缺衣少食,公子却...”
“蒙将军息怒。”张良轻声道,“天幕所示乃未来之事。”
茶肆里,一个原楚国的织工摇头叹息:“这么好的绸子,在咱们郢都时都是贡品啊...”
他身旁的老秦人拍拍他肩膀:“现在都是大秦子民了,说这些作甚?来来来,喝酒!”
天幕转为沙丘行宫。病榻上的秦始皇艰难喘息,赵高正附在胡亥耳边低语。
“这便是改变大秦命运的沙丘之变。”林羲的声音带着惋惜,“李斯为保相位,赵高为掌大权,胡亥为得皇位,三人合谋篡改遗诏。”
嬴政猛地转身,太阿剑己然出鞘三寸。
“好一个中车府令!好一个丞相!”
李斯面如死灰地跪下,竹简从怀中散落一地。
赵高则在地,裤裆己然湿透。
“来人!”嬴政的声音响彻宫门,“赵高车裂,夷三族!李斯削去丞相之位,贬为庶民!胡亥囚禁冷宫,永不得出!”
禁卫军如狼似虎地扑上来。
赵高发出杀猪般的嚎叫:“陛下饶命啊!那都是天幕胡诌...”话音未落己被拖走。
李斯颤抖着摘下冠冕,重重叩首:“臣...领罚...”
站在武官队列中的王贲偷眼看向父亲王翦,老将军闭目摇头。
正在批阅奏章的贞观年间李世民突然抬头:“辅机,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朕常说的‘佞臣误国’!”
赵匡胤在汴京皇宫放下酒杯:“宰相如此,国之大不幸。”
当播放到扶苏接到假诏书自刎的画面时,林羲的声音突然提高八度:“各位观众注意了!这就是典型的被儒家教傻了的案例!”
天幕上突然弹出“儒家愚忠害死人”几个大字,“孔孟之道让扶苏连最基本的判断力都没有了——诏书没有玉玺印章他不查,传诏使者不是熟面孔他不疑,连蒙恬说‘复请’他都听不进去!”
嬴政猛地攥紧拳头,骨节发出爆响。
他转身盯着脸色惨白的扶苏,从牙缝里挤出话来:“这就是你整天念叨的‘君要臣死’?嗯?朕送你去淳于越那儿学礼,就是让你学成个榆木脑袋?!”
天幕适时插入淳于越教学画面,老儒生正在摇头晃脑:“《礼记》有云:‘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闭嘴吧腐儒!“林羲的吐槽从天幕传来,“就是这种教条主义害得扶苏连爹要杀他都不问为什么——陛下别误会啊,您当然没想杀他,但正常人总得问问原因吧?”
正在批阅奏章的李世民噗嗤一笑:“这林羲骂得痛快!爱卿你听听,儒家那套确实...”
魏征面无表情:“陛下,臣谏言时可不曾这般愚钝。”
画面中扶苏己经拔剑自刎,林羲痛心疾首道:“多好的继承人啊!仁厚、正首、深得民心——就是被儒家教得缺了根弦儿!陛下您说是不是?”
嬴政额头青筋暴起,突然一把揪住扶苏衣领:“听见没有?你若是当场拿下使者,带着蒙恬三十万大军回咸阳查证...”
话说到一半突然噎住,因为发现儿子眼中仍带着儒生特有的那种温顺。
“儿臣...儿臣只是想着...”扶苏嗫嚅道。
“想个屁!”嬴政暴怒之下竟爆了粗口,“你但凡有胡亥半分机灵...不,那孽障是机灵过头了!”
天幕贴心地放出对比画面:左边是扶苏二话不说自刎,右边是胡亥在赵高面前耍心眼。
林羲的点评一针见血:“看见没?一个傻白甜,一个恶毒。”
张良在文官队列中小声对陈平道:“难怪陛下焚书时专坑儒生...”
张良眼中闪过一丝痛惜,轻声道:“唉,公子仁孝,但...”话未说完便咽了回去。
“愚忠!”汉武帝刘彻在未央宫拍案而起,“当年朕若如此听话,早被窦太后废了!”
康熙摇头对胤礽道:“为君者当明辨是非,岂能迂腐至此?”
天幕展示胡亥登基后的暴行:兄弟姐妹被残杀于杜邮,儒生被坑杀于咸阳街头,阿房宫工地尸骨累累...
“胡亥在位三年,几乎杀光了所有能威胁他皇位的人。”林羲的声音带着愤怒,“三十三位兄弟姐妹,最后只剩他一个!”
正在饮酒的曹操手一抖,酒洒在衣袍上:“比孤杀孔融还狠...”
百姓中,一个妇人突然哭出声:“我儿就是被征去修宫殿,再没回来...”
她身旁的原齐国商人叹息道:“天下统一本是好事,可这般滥用民力...”
“慎言!”老秦人低喝,“陛下正在整治呢,没见最近徭役都减了?”
天幕展示赵高指鹿为马的场景。群臣战战兢兢,无人敢言。
“这就是著名的‘指鹿为马’。”林羲冷笑道,“赵高为测试朝中谁不服他,竟公然颠倒黑白。”
李斯府上的幕僚们面面相觑。一位老者低声道:“大人,看来赵高此人...”
李斯面色阴沉,手中毛笔“啪”地折断。
画面转向望夷宫政变。胡亥躲在帷幕后瑟瑟发抖:“丞相何在?赵高何在?”
阎乐持剑逼近:“陛下,丞相有请。”
“愿得一郡为王...不,为万户侯...不,愿与妻子为黔首...”
剑光闪过,胡亥身首异处。
“啧啧,这求饶的话倒是实在。”刘邦在沛县亭中咂嘴。
溥仪在紫禁城打了个寒战。
天幕列出各朝评价。汉文帝的评语浮现:“秦之速亡,起于胡亥之愚,成于赵高之奸。”
唐太宗的评语紧随其后:“治国如持满器,胡亥却当泼水玩耍。”
明太祖的评语最为激烈:“朕读《史记》至此,未尝不拍案大骂!”
嬴政突然抬头:“林羲,朕问你,若扶苏继位,大秦如何?”
天幕中的林羲听到提问回答说:“陛下,在原本的历史里扶苏公子若继位,或会推行仁政,减轻徭役。但大秦法制刚硬,六国遗民虽己归心,积弊仍需时间化解...”
嬴政对群臣做最后训诫:“今日天幕所示,诸卿当引以为戒。大秦江山,绝不容许毁在这些宵小手中!”
他特意看了眼在地的李斯:“尤其是你,李斯。念你辅佐之功,朕留你性命。若再有二心...”
李斯以头抢地:“臣愿以残生著书立说,警示后人...”
李斯话未说完,嬴政己转身离去,丢下一句:“扶苏,明日开始随朕理政。”
天幕最后显示了几个大字:“下期预告‘千古一相’李斯。”
(http://www.wxgxsw.com/book/jdeeid-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