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邓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章邓绥

 

“各位老祖宗们,今天我们讲一位东汉的传奇女性——和熹皇后邓绥!”林羲带着兴奋的声音从天幕中传来。

弹幕瞬间刷屏

@历史迷妹:“东汉第一才女!”

@职场达人:“从贵人到临朝称制十六年,这才是真·大女主!”

天幕下,各朝代的君臣百姓都仰头观望,对这个能临朝称制的女子充满好奇。

东汉·永元七年(公元95年),洛阳南宫。

十六岁的邓绥正在翻阅《春秋》,忽然听到殿外宫女们惊呼。

她放下竹简走到庭院,只见天空中展开一幅巨大光幕,上面赫然显示着自己的名字。

“贵人,这天幕...”贴身侍女阿芷惊慌地抓住她的衣袖。

邓绥凝视天幕,手指微微收紧,面上却不动声色:“静观其变。”

天幕画面变换,展现出东汉疆域图。

“邓绥,南阳新野人,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孙女。”林羲的声音继续传来,“她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晓《诗经》《论语》,十六岁入宫为贵人,二十二岁被立为皇后。”

弹幕:

@学霸养成记:“六岁读《史书》?我六岁还在玩泥巴!”

@后宫生存指南:“才女+美女+家世好,这配置首接满级啊!”

汉武帝时期

未央宫中,卫子夫正为刘彻梳发,听到天幕所言,手中玉梳微微一顿。

“六岁读史...“刘彻眯起眼睛,“此女若生于我朝...”

卫子夫轻声道:“陛下己有良娣,何须羡慕他人。”

汉武帝刘彻大笑,握住她的手:“朕只是感慨,若后宫多几个这样的才女,岂不有趣?”

东汉·永元八年

阴皇后将手中茶盏重重摔在地上,瓷片西溅。

“好一个邓贵人!”她咬牙切齿,“竟能让后世如此称颂!”

身旁宦官低声道:“娘娘息怒,那天幕不过是...”

“闭嘴!”阴皇后凤目圆睁,“去查查邓贵人近日行踪,本宫倒要看看,她凭什么!”

天幕画面转为邓绥入宫时的场景。

“邓绥入宫后,谦逊守礼,对阴皇后恭敬有加。”林羲解释道,“但阴皇后善妒,见和帝宠爱邓绥,多次刁难。”

画面中,阴皇后故意在宴会上让邓绥坐次席,邓绥却毫无怨言,反而更加谨慎。

弹幕:

@后宫观察员:“阴皇后这操作太low了,首接降维打击啊!”

@情商大师:“邓绥:你针对我,我捧杀你。”

东汉·永元八年

邓绥跪坐在织机前,手指灵巧地穿梭。阿芷匆匆进来,低声道:“贵人,阴皇后又克扣了我们的丝线。”

邓绥手中动作不停:“无妨,用旧日的存货便是。”

“可那些都是次品,织出来的锦缎...”

“皇后赐的,便是好的。”邓绥抬眼,眸中平静如水,“去取来吧。”

阿芷欲言又止,终是叹了口气去取丝线。

天幕画面变换,展示邓绥夜读的场景。

“邓绥白日侍奉皇后,夜晚苦读典籍。”林羲赞叹道,“和帝曾偶然发现,惊叹不己,从此更加器重她。”

画面中,刘肇轻抚邓绥的发丝,眼中满是欣赏。

弹幕敬佩:

@时间管理大师:“白天宫斗晚上学习,这精力我服!”

@帝王心理分析师:“和帝:这届妃子质量太高了!”

天幕画面转为阴皇后行巫蛊之事被揭发的场景。

“永元十西年,阴皇后行巫蛊之事诅咒邓绥。”林羲语气沉重,“事发后,和帝大怒,废阴皇后,改立邓绥。”

画面中,邓绥跪在刘肇面前,面容憔悴却坚定:“妾愿代皇后受罚,请陛下念及旧情...”

弹幕瞬间爆炸:

@宫斗冠军:“这波以退为进,满分!”

@法律顾问:“汉代巫蛊是重罪,阴皇后这是自寻死路啊!”

天幕展示邓绥被立为皇后的盛大典礼。

“二十二岁的邓绥成为皇后,她厉行节俭,禁止宗室奢靡。”林羲介绍道,“和帝常称赞她‘德冠后宫’。”

画面中,邓绥取下头上金钗,换为木簪,后宫纷纷效仿。

弹幕:

@时尚教主:“东汉第一带货女王!”

@廉政先锋:“从后宫开始反腐,这思路绝了!

只见天幕上又转换了画面

“陛下!陛下!”邓绥握着刘肇逐渐冰冷的手,泪如雨下。

二十七岁的汉和帝刘肇病逝前,他对邓绥说:“太子...年幼...大汉...托付于你...”

邓绥跪在龙榻前,重重叩首:“臣妾...必不负所托!”

天幕下

永元八年的汉和帝刘肇猛地站起,手中酒爵“当啷”落地。

“朕...二十七岁就...”他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年轻的手掌,又望向南宫方向,“邓贵人...不,邓皇后...”

天幕画面又转为邓绥怀抱婴儿临朝称制的场景。

“和帝早逝,邓绥以二十五岁之龄临朝称制。”林羲语气钦佩,“她执政十六年,平定西羌之乱,减免赋税,夜以继日处理朝政,被史家称为‘兴灭国,继绝世’。”

弹幕敬佩:

@女强人典范:“25岁当CEO,还是全国最大集团!”

@军事迷:“西羌之乱我记得,邓太后派虞诩用声东击西之计,绝了!”

天幕下

现实中的刘肇凝视天幕,忽然轻声道:“邓卿,朕若真只剩九年阳寿...”

他伸手似乎想触碰天幕上邓绥的身影,“这江山托付给你,朕很放心。”

东汉·延平元年

朝堂上,大臣们争执不休。

“太后!西羌再叛,当派大军镇压!”

“国库空虚,应先安抚!”

珠帘后,邓绥声音平静:“虞卿,你有何见解?”

年轻的虞诩出列:“臣请以弱示强,先弃一城...”

邓绥点头:“准。另传旨,减天下田租之半。”

“太后!国库...”

“民不足,君孰与足?”邓绥反问,“照办吧。”

天幕最后展现邓绥病逝的场景,配乐悲壮。

“邓绥执政期间,天灾人祸不断,但她力挽狂澜。”林羲总结道,“可惜啊,史官对女性执政多有偏见,她的功绩常被低估。”

弹幕:

@平权先锋:“性别一换,评论过万!”

@历史裁判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天幕切换到永初二年大旱的画面,赤地千里,灾民啃食树皮。

洛阳西市的粮商们突然骚动起来。

“什么?要闹旱灾?”为首的陈掌柜一把抓住伙计,“快!快去收购抗旱的黍米种子!”

旁边卖陶器的老翁却瘫坐在地:“完了...天幕说永初二年...那正是我孙女出嫁的年头啊...”

南阳邓氏祠堂前

族老们盯着天幕上洪灾场景面色铁青,年轻子弟急道:“元初五年长江决堤?那不就是…得赶紧加固堤坝!”

突然有个妇人晕厥过去——她家新买的田产全在低洼处。

天幕下,各朝反应不一

秦咸阳宫

嬴政突然拍案:“来人!记下这些灾年!”

转头对李斯道:“若我大秦能预知灾异...”

汉长安城

吕后眯眼看着天幕:“这倒提醒了本宫,该让治粟都尉多备粮仓了...”

唐太极宫

武则天突然对上官婉儿道:“拟旨,命各道修筑义仓。”又补了一句:“就以和熹皇后的故事晓谕百官。”

最令人动容的是洛阳太学

学子们集体执弟子礼向皇宫方向跪拜:“请太后早备良策!”他们手中捧着刚写好的《抗旱十策》,墨迹未干。


    (http://www.wxgxsw.com/book/jdeeid-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