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厂内巴士上,当话题从食堂的饭菜转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时,林夏也能放松地参与几句,甚至被小蓝夸张的模仿逗得笑出声。陈越在一旁看着林夏难得的、开怀的笑容,觉得那笑容在昏暗的车厢里像明珠般耀眼,心里更加笃定:她在我身边是开心的!林夏则沉浸在和小姐妹的轻松八卦中,完全没注意到陈越凝视的目光里蕴含的深意。
她真心实意地对小蓝说:“感觉咱们这组氛围还挺好的,陈工人也不错,挺照顾大家的。” 小静嘻嘻一笑,眼神瞟了瞟不远处的陈越,意有所指地说:“是啊,尤其‘照顾’某个人哦!” 林夏只当是玩笑,轻轻推了小静一下:“别乱说,陈工对大家都挺好的。” 她把陈越定位在“值得信赖的朋友”和“工作中的贵人”这个安全港湾里,享受着这份误打误撞得来的“和谐”。
然而,林夏所感知的“温暖而正常”,在陈越眼中,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并被不断放大和扭曲:
林夏分给他的那块脆萝卜,被他赋予了特殊意义。“她为什么主动给我?为什么不是给别人?(他选择性忽略了林夏也分给了小蓝等人)这一定是她心里有我,想让我尝尝‘家’的味道!” 他甚至小心地把那块萝卜吃到最后,心里盘算着以后也要带些“好东西”给她。
林夏向他请教技术问题并露出感激笑容,被他解读为“她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她信任我、依赖我”。那个“OK”的手势,在他眼里成了心照不宣的甜蜜暗号。他忽略了林夏遇到问题时,也会去请教班长或更有经验的王大姐。
看到林夏在巴士上和小蓝说笑,陈越自动过滤掉了“小蓝”这个关键因素,一厢情愿地认为:“她在我身边这么放松,笑得这么开心,一定是因为和我在一起感到快乐!” 他完全没意识到,林夏的笑容是因为电视剧情节或者小蓝的搞怪。
林夏对他房贷和通勤压力的那句“真不容易”的同情,以及替他盘算的辛苦,在陈越听来,是心疼,是理解,是愿意与他共同承担未来的信号!他自动忽略了林夏话语里对“东郊距离”和“沉重月供”本能的畏惧感,只听到了“稳定”和“安家”的共鸣。他甚至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未来,在那套90平的房子里,林夏会温柔地对下班回来的他说“辛苦了”,然后接过他的包……这幻想让他心头滚烫。
这些被严重误读的信号,如同不断添加的柴薪,让陈越心中的期待之火越烧越旺。他看着林夏认真工作的侧脸,那专注的神情在他眼中都带上了柔光滤镜,幻想着这就是未来为他打理小家的模样。一种“她注定属于我”的、近乎盲目的“势在必得”的自信,在他胸中膨胀。他觉得自己和林夏之间,只剩下最后一层薄薄的、象征性的窗户纸,只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轻轻一捅,便能收获甜蜜的果实。
这个契机,在陈越看来,非即将到来的周末工友KTV聚会莫属。他早己在心中排练了无数遍:
环境加持: 昏暗的灯光能模糊界限,制造暧昧;酒精能壮胆,也能让林夏放松警惕;情歌的氛围天然适合表白心意。
“助攻”在场: 相熟的工友老张、小静他们都在,可以起哄造势,形成“民意”,让林夏不好当面拒绝。
计划步骤:先一起唱几首歌热场(最好能合唱一首情歌),然后找机会坐近,借着酒意和气氛,向她倾诉心意,最好能顺势牵住她的手……他甚至幻想,如果气氛足够好,或许能有一个拥抱,甚至……一个吻?他反复告诉自己,这不是冒犯,是水到渠成的亲密,是感情升温的自然表达。
他为此特意去理了发,换上了一件平时很少穿的、看起来更精神的休闲衬衫。聚会前一天的晚上,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遍遍预演着可能的情景和要说的话,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他几乎己经能“看到”林夏在他表白后,害羞地低下头,默许的模样。
而此刻的林夏,对即将降临的风暴毫无知觉。她正开心地和小蓝商量着周末KTV唱什么歌,想着终于能好好放松一下,沉浸在“宏达生活似乎步入正轨”的短暂平静中。她甚至还想着,到时候要不要也敬陈工一杯饮料,感谢他平时的照顾。她完全不知道,她视为“贵人”和“朋友”的陈越,正怀揣着滚烫的期待和精心策划的“亲密接触”,准备在那个灯光迷离的包厢里,将她强行拖入一场她从未期待、也毫无准备的“关系升级”之中。
宏达车间机器的轰鸣依旧,掩盖了平静表面下汹涌的暗流,也掩盖了一个男人膨胀的欲望和一个女孩懵懂无知的天真。命运的齿轮,正朝着那个充满酒精、情歌与误解的夜晚,不可逆转地转动着。
(http://www.wxgxsw.com/book/jdidd0-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