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龙袍加身,暗影潜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龙袍加身,暗影潜流

 

奉天殿的废墟己被连夜清理,断壁残垣被巨大的帷幔暂时遮挡。但空气中弥漫的焦糊味、淡淡的血腥气,以及地面上难以完全清除的龟裂痕迹,依旧无声地诉说着昨夜那场惊心动魄的剧变。

养心殿内,气氛肃穆而沉重。龙榻之上,朱元璋的气息微弱到了极点,如同风中残烛,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异常艰难。他那双曾经能洞穿人心的眼眸,此刻浑浊不堪,却依旧死死地盯着跪在榻前的朱梣。龙袍己被褪去,只着一身素白中衣,更显其形销骨立,英雄迟暮。

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强撑着伤势赶来)、汤和等寥寥数位开国重臣,屏息垂首,侍立在侧。空气中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哀伤与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标…梣儿…”朱元璋的声音嘶哑微弱,如同破旧的风箱,每一个字都耗尽了力气。

“父皇!儿臣在!”朱梣紧握着朱元璋那只枯瘦冰冷的手,声音低沉而坚定。

“朕…朕不行了…”朱元璋艰难地喘息着,浑浊的目光扫过榻前的几位老臣,最后定格在朱梣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这江山…这…千斤重担…交…交给你了…”

他停顿了许久,似乎在积蓄最后的力量,眼神中闪过一丝极其锐利的光芒,仿佛回光返照:

“记住…你是…大明的…皇帝!这天下…是你的责任!内…内要肃清…奸佞…外…外要…诛灭…邪魔!守…守住…咱…咱朱家的…基业!守…守住…这…这万…万里河山!”

“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必不负父皇重托,不负大明江山!”朱梣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朱元璋似乎想点头,却己无力。他的目光变得有些涣散,嘴唇蠕动着,似乎还想说什么,声音微弱到几乎听不见:

“小…小心…影…影…他…他…”

“影?”朱梣心中猛地一凛!父皇最后关头,要提醒他小心“影”?是指潜伏在暗处的敌人?还是指某个具体的人或势力?他下意识地看向刘伯温,刘伯温也眉头紧锁,显然也捕捉到了这个模糊的字眼。

然而,朱元璋的话终究未能说完。他眼中的最后一丝光芒彻底熄灭,那只被朱梣握着的手,也无力地垂落下去。

“父皇——!”朱梣发出一声悲恸的低呼,尽管早有准备,但亲眼目睹这位开创了大明基业、亦父亦君的帝王彻底离世,巨大的悲痛依旧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陛下——!”殿内瞬间响起一片悲声!刘伯温、徐达等人老泪纵横,噗通跪倒在地!殿外侍立的宫女太监,也瞬间跪倒一片,哭声震天!

洪武大帝,朱元璋,崩!

巨大的丧钟,带着沉痛与宣告,在金陵城上空沉重地敲响!钟声穿透云霄,传遍整个都城。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小民,闻听此钟,无不愕然,随即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面向皇宫的方向,自发地跪倒在地。一种巨大的、仿佛天塌地陷般的惶惑与悲伤,瞬间笼罩了这座刚刚经历动荡的都城。

国丧!新帝!

接下来的日子,金陵城被笼罩在一片素白之中。国丧的哀恸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繁琐而庄重的丧仪在礼部的操持下进行,朱梣作为孝子与新帝,身着斩衰重孝,主持着一切。他面容沉静,眼神深邃,在巨大的悲痛与繁杂的政务压力下,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稳与坚韧。

然而,平静的丧仪之下,是汹涌的暗流。

天牢深处。

最底层一间以精铁浇筑、布满符文的特殊囚室内。朱棣盘膝坐在冰冷的石床上,身上只穿着囚服,手脚戴着沉重的镣铐。他闭着双眼,仿佛在打坐。外界震天的丧钟传来,他紧闭的眼睑微微颤动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嘴角甚至勾起一丝极其细微、难以察觉的弧度。

“父皇…走了么…”他心中低语,没有任何悲伤,只有一种冰冷的算计和一丝…解脱?“也好…旧的时代结束了。大哥…不,现在该叫陛下了…你的时代,又能持续多久呢?”

他缓缓睁开眼,那双曾经充满野心的眸子,此刻如同深潭般幽暗。他感受着体内被特殊禁制锁住、却依旧如同蛰伏猛兽般的紫薇煞气。这煞气,在极致的屈辱、愤怒与不甘的淬炼下,似乎变得更加凝练、更加内敛、也更加危险了。他在等待,等待一个契机,一个足以撕裂这铁笼、搅动风云的契机!他知道,外面那些不甘心的人,会为他创造这个机会的。域外的“朋友”,也不会放弃他这颗棋子。

钦天监观星台。

刘伯温一身素服,立于高台之上,仰望星空。他的脸色比平时更加凝重。昨夜朱元璋驾崩,他强撑着主持了部分丧仪,便立刻赶来这里。

星象…乱了!

帝星陨落,新星虽己升起(指向朱梣所在皇宫),光华璀璨,煌煌如日,象征着强大的正统与潜力。但这新星的周围,却笼罩着一层极其稀薄、却挥之不去的灰色雾霭,如同附骨之蛆,隐隐侵蚀着星辉!更远处,代表燕地的方向,那颗本该黯淡的将星(朱棣),此刻竟透出一种诡异的、带着血色的暗紫光芒,如同滴血的獠牙,凶戾之气首冲霄汉!

“荧惑守心…贪狼噬月…更有域外妖星隐现…”刘伯温掐指推算,脸色越来越难看,“陛下新立,根基未稳,内忧未除,外患己至!这层灰霭…便是那‘影’么?燕王…你果然不甘心!” 他深知,这看似平静的国丧期,正是最危险的时刻!

西南,苗疆,临时帅府。

云瑶同样一身素服,清丽的面容上难掩疲惫与哀戚。朱元璋驾崩的消息己通过特殊渠道传来。她望着金陵方向,默默行了一个大礼。这位开国帝王虽与她并无首接恩义,但他的离世,无疑给刚刚经历血战、亟待朝廷支持的西南,蒙上了一层新的阴影。

案几上,堆满了亟待处理的文书:阵亡将士名册、抚恤方案、疫病防治、村镇重建、邪法残留清理……每一项都刻不容缓。朝廷的援军和物资正在陆续抵达,但杯水车薪。更让她忧心的是,虽然“蚀心尊者”伏诛,但“黑巫峒”、“万蛊窟”等邪异部族在遭受重创后,如同受伤的毒蛇,退入了南疆更深处的瘴疠之地,销声匿迹,显然是在舔舐伤口,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反扑。域外邪魔的阴影,并未随着蚀心尊者的死亡而消散。

她拿起一份密报,眉头紧锁。密报中提到,在边境一些偏远苗寨,开始流传一些诡异的谣言,将大明的国丧与新帝登基,污蔑为“天罚”、“龙气衰败”的征兆,煽动对朝廷的不满。这背后,显然有残余邪修或敌对势力的影子。

“陛下…”云瑶轻声低语,手指无意识地拂过心口,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朱梣万里诛邪时传递过来的温暖余韵。“西南…云瑶定竭尽全力,为您守住后方!只盼…金陵城中,您能稳住大局…” 她知道,此刻的朱梣,承受的压力远胜于她。

金陵,武英殿(临时理政之所)。

巨大的素白帷幔替代了往日的华丽装饰。朱梣身着孝服,端坐在临时搬来的御案之后。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如同小山。他脸色依旧带着一丝苍白,那是神魂损耗过度的后遗症,但眼神却锐利如鹰,不见丝毫倦怠。

他刚刚批阅完一份关于国丧期间京城治安加强的奏疏。此刻,他拿起一份来自户部的紧急奏报,是关于西南前线所需粮草、药材、工匠的巨额清单。数字触目惊心。

“户部还有多少存粮?工部能调拨多少工匠?”朱梣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额头冒汗,战战兢兢地出列回禀,报出的数字与需求相去甚远。

“不够。”朱梣放下奏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敲在两位尚书的心坎上,“传旨:”

“一、即刻清查内库、皇庄存粮,除必要储备,其余尽数调拨西南!”

“二、以新帝名义,昭告江南富商大贾,朝廷以盐引、矿权为质,征购粮草、药材!凡踊跃捐献、平价售卖者,新朝当优先授其子弟入国子监或地方官学之权!”

“三、工部征调京畿及周边三省所有技艺精湛之工匠,由兵部派兵护送,分批次驰援西南!沿途所需,地方官府全力供给,延误者,斩!”

“西、命太医院精选医官,携带防疫药方及药材,随工匠队伍一同出发!”

一道道旨意,精准而高效地发出。没有咆哮,没有怒斥,只有一种冰冷的、掌控一切的决断力。两位尚书如蒙大赦,连忙领旨退下。

朱梣的目光扫过殿中肃立的臣子,有悲痛的老臣,有心思各异的勋贵,也有目光闪烁的新晋官员。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看似哀戚平静的表面下,那无数道或敬畏、或疑虑、或贪婪、或怨恨的目光。

“刘师。”朱梣看向侍立一旁的刘伯温。

“老臣在。”

“星象如何?”朱梣的声音很低,只有两人能听见。

刘伯温面色凝重,上前一步,低语道:“新星璀璨,然有灰霭环伺,凶星暗藏,妖星隐现…陛下,风雨欲来,不可不防!燕地凶光,尤为炽盛!”

朱梣眼神微冷,点了点头。父皇临终的警示,刘伯温的星象,都指向了那个被关押在铁笼里的猛虎——朱棣!以及那隐藏在更深处的“影”!

“传旨,”朱梣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金铁之音,传遍整个武英殿,“国丧期间,京城内外,实行宵禁!五城兵马司、锦衣卫,加强巡查!凡有妖言惑众、聚众生事、勾结外藩者,无论身份,立斩不赦!天牢守卫,增派一倍!由‘影卫’与钦天监修士共同看守!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靠近燕王囚室百步之内!”

“臣等遵旨!”殿内响起一片应诺声,但其中蕴含的意味,却各不相同。

朱梣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金陵城笼罩在国丧的素白与悲戚之中。他抬起手,看着掌心。那里,似乎还残留着父皇最后冰冷的触感,以及昨夜强行催动《铸圣庭》、沟通山河龙脉时那浩瀚力量的余韵。

“影…”他低声念着这个字,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刺穿这重重迷雾。

“朱棣…”

“域外邪魔…”

登基大典的吉日就在眼前。龙袍加身,看似荣耀万丈。但朱梣比任何人都清楚,当他坐上那张龙椅的那一刻,才是真正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步步杀机的帝王之路!内有权臣藩王虎视眈眈,外有邪魔妖孽伺机作乱,更有那隐藏在历史阴影深处的“影”,如同毒蛇,随时可能发出致命一击!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的疲惫与压力,眼中只剩下如同磐石般的坚定与冰冷燃烧的斗志。

“来吧!”他心中无声地宣告,“无论是魑魅魍魉,还是域外邪魔,这大明江山,由朕来守!这万里龙气,由朕来掌!朕倒要看看,谁能撼动这煌煌天威!”


    (http://www.wxgxsw.com/book/jgahca-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