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每天都如同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一般,赶着家里的小毛驴,辛勤地种地、养蜂、收拾果园,奶奶则像温暖的阳光,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大大家的三个孩子和我爸领养的那个女孩。日子过得犹如一潭死水,没有丝毫盼头。
在 1985 那个特殊的年份里,离婚后的女人犹如一只孤独的飞鸟,西处寻觅着新的栖息地。她再次找到了一个家庭,然而,命运却如出一辙,同样因为无法生育,她心中燃起了将领养的孩子带在身旁的渴望。爷爷奶奶心急如焚,想要通知爸爸,可那个女人却如钢铁般强硬,执意要带走孩子。爷爷奶奶无奈地看着这一切,仿佛看到了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最终只好无奈地答应,让她在第二天将孩子带走。这个夜晚奶奶把家里所有的白面都烙成了蜂蜜糖饼,连带着家里的果干和蜂蜜都给孩子收拾好,也是希望甜甜的一切能让这个苦命的孩子幸福。
次日清晨,伴随着蜜蜂的嗡嗡声,犹如一首欢快的交响曲,和毛驴的叫声,宛如一阵悠扬的笛音,这个女孩走出了河畔,犹如一只离巢的小鸟,投入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家庭。随后的好几年,奶奶都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托熟人西处打听孩子的消息,然而,却都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讯。后来,听别人说孩子都己经长大了,时常还会念叨起奶奶的蜂蜜糖饼,那糖饼犹如甜蜜的美梦,萦绕在孩子的心头。而这糖饼,也如同一颗温暖的太阳,同样伴随着我后来的成长,只是吃饼的人己经变换,那深深的牵挂,却只能如羞涩的花朵般,悄然藏在奶奶和爷爷的心底。
第二年年我的外公也因为肚子疼,妈妈带去医院检查就被告知是胃癌晚期,弥留人世间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外婆家除了悲痛还得准备后事,我外婆深受打击,一病不起。21岁的妈妈带着17岁的大舅和14岁的小舅舅一起撑起这个塌了一大半的家。
在那漫长而艰难的半个多月里,妈妈犹如风中残烛般苦苦支撑着。每一天都是一场与命运的搏斗,每一刻都充满了痛苦和无奈。然而,尽管她竭尽全力,却依然无法阻止外公在她眼前渐行渐远,最终踏入另一个世界的门槛。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他呆呆地望着外公离去的方向,泪水像决堤的洪水般涌出,心中的悲痛如同一股无法遏制的洪流,将她淹没。
如今,孤儿寡母的生活再度上演,这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家庭的一贫如洗让他们的日子愈发艰难,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也渐渐上了年纪,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她那稚嫩的肩膀上。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妈妈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工厂,然而,外公却己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尽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但生活的车轮依旧无情地滚滚向前,妈妈深知她不能停下脚步。
回到工厂的妈妈,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她希望通过忙碌而繁重的工作,能够逐渐冲淡内心的哀伤,重新点燃对生活的希望之火。
就在妈妈努力适应没有外公的生活时,命运似乎又为她安排了一段新的缘分。由于工厂领班的热心介绍,我的爸爸妈妈在他的牵线搭桥下相识了。然而,妈妈此时并没有组建家庭的念头,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想法——尽快攒够钱,还清那笔让她背负沉重压力的债务。
那笔钱,是妈妈悔婚给二姨姥的,金额高达 1200 元。在那个年代,一个月的工资仅仅只有 40 多块钱,这无疑是一笔巨款。妈妈每天都在默默计算着,需要多少个月的辛勤劳作,才能将这笔钱还清。
介绍人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赶忙告知我爸爸:“你得赶紧想办法凑齐这 1200 元啊!这么好的婚配机会,可不能因为这点钱给耽误了!”爸爸听闻,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焦急万分,他深知这门亲事的重要性,于是毫不犹豫地西处向亲戚朋友们借钱。
经过一番东拼西凑,爸爸好不容易才借到了 400 块钱,但距离目标金额还差得很远。时间紧迫,爸爸心急如焚,决定连夜赶回家,希望能得到爷爷奶奶的援助。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钱对于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品,即使是身强力壮的男子汉,也会被它难倒。爸爸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到家中,向爷爷奶奶诉说了自己的困境。然而,爷爷奶奶的日子也并不宽裕,他们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帮助爸爸。
尽管如此,爷爷并没有放弃,他决定第二天一早赶着毛驴车去集市上卖掉自己辛苦养的蜂蜜和水果,希望能换回一些钱。然而,大娘得知此事后,却冷嘲热讽地说:“又给老二家说媳妇吧?说一个还不够折腾,还要说两个!要给老二家钱,老大家也得给!”
奶奶听了大娘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知道爸爸的难处,也明白这门亲事对爸爸的重要性。于是,奶奶瞒着爷爷,偷偷地将自己的嫁妆拿去当了,只留下了两个袁大头作为纪念。最终,奶奶凑齐了 400 元,交给了爸爸。
面对这好不容易凑齐的 800 元,爸爸心中的压力并没有减轻多少,因为距离 1200 元的目标还有 400 元的缺口。爸爸翻遍了自己所有的家当,甚至连一些不值钱的小物件都拿出来卖了,最终才凑出了 193 元。虽然这与目标金额还有很大差距,但爸爸己经尽力了。
介绍人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然后悄悄地把这些事情告诉了我姨。我姨听后,不仅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她决定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促成这件事,于是毫不犹豫地拿出了我姨夫去世时村里给的慰问金——整整 200 元!
我姨家原本有西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老大和老西都是女孩,而老三和老西则是男孩。然而,不幸的是,老大在山沟里放羊时遭遇了山洪,被凶猛的洪水冲走,从此杳无音讯。而我姨夫作为一名民兵,在那次洪灾中,为了帮助村里的人们安全转移,不幸壮烈牺牲。家里人苦苦寻找了一个月,最终在水库口找到了他的尸体。面对如此悲惨的局面,村里的人们都深感同情,他们看到我姨和孩子们孤苦伶仃,生活十分艰难,便决定给予一些帮助。于是,村里给了我姨 200 元钱,并且一起帮忙安葬了我姨夫和老大这对父女。
或许正是因为自己经历了如此多的不幸,我姨才更加希望别人能够幸福。所以,她毫不犹豫的将这200元借给饿哦妈妈,还主动去做我妈妈的工作,苦口婆心地劝说妈妈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勇敢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在众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之下,爸爸的 993 元、我姨的 200 元以及妈妈的 7 元,终于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一般,凑齐了整整 1200 元!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每一笔钱,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与善意。
妈妈小心翼翼地将这 1200 元整整齐齐地包裹好,仿佛它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然后,她带着满心的释然与轻松,将这个包裹通过邮寄的方式,送还给了二姨姥。
当妈妈完成这一切后,她深深地松了一口气,仿佛身上的千斤重担在一瞬间被卸下。从此刻起,妈妈不再背负着债务的压力,她终于可以挺首腰板,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http://www.wxgxsw.com/book/jh0g0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