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绿树成荫,道路两旁的,树木像是一个个挺拔的卫士,欢迎着新生的到来。
教学楼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崭新的外墙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林可的眼睛睁的大大的,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来来往往的同学脸上都带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有的三两成群地讨论着什么,有的急匆匆地赶着去上课,这热闹又充满学术氛围的,场景让林可心潮澎湃。
她按照指示牌找到了自己的学院,办理入学手续的过程忙碌而有序。
志愿者学长学姐们热情地帮助她,引导她完成每一个步骤,解答她的每一个疑问。
在宿舍里,她见到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室友,她们性格各异,但眼神中都透着对新生活的期待。
大家互相打招呼、帮忙整理床铺,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开学典礼上,校长激昂的致辞在操场上空回荡,讲述着学校的历史、使命与对新生的期望。
林可坐在台下,挺首脊背,眼睛一眨不眨地听着,心中涌动着一股使命感。她深知,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是她改变命运的又一次契机,她必须紧紧抓住。
正式上课后,林可才真正感受到本科学习的压力与挑战。
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专科时期,教授们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专业知识,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山。
但林可没有丝毫退缩,每天清晨,她早早起床,迎着晨曦去操场背诵单词、复习功课;白天,她全神贯注地坐在教室里听课、做笔记,积极回答问题;夜晚,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响起,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
林可所学的专业是数字出版,这是一个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前沿领域。
专业课程涵盖了数字内容编辑、数字排版设计、数字版权管理、新媒体运营等诸多方面。
在数字内容编辑课上,老师不仅讲解了文字内容的策划、组织与优化,还引入了大量实际案例,让同学们分析不同类型数字出版物的内容特色,如电子书、数字杂志等。
林可每次都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她逐渐掌握了如何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创作出吸引人的数字内容。
数字排版设计课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和软件操作技能。
林可从最基础的排版软件学起,学习字体、字号、颜色、图片等元素的搭配,通过反复练习,她能够设计出美观大方、符合阅读习惯的数字页面。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为儿童数字读物排版的作业,林可精心挑选了活泼可爱的字体,搭配上鲜艳的色彩和有趣的插画,她的作业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
数字版权管理是数字出版领域的关键环节。
林可学习了版权法律法规,了解到数字作品在创作、传播、使用过程中的版权保护问题。
老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们明白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发挥数字作品的价值。
林可深知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她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始终牢记相关知识,避免陷入版权纠纷。
新媒体运营课程让林可大开眼界。
她学习了如何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推广数字出版物,包括内容策划、粉丝互动、数据分析等方面。
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进行新媒体运营项目实践,林可所在的小组运营一个校园文学公众号,他们通过发布优质的文学作品、举办线上征文活动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粉丝的互动量和活跃度也不断提升。
林可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加入了校报记者团和英语俱乐部。
在校报记者团里,她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采访校园里的优秀师生,撰写新闻报道和人物专访。
每次采访前,她都会精心准备问题,深入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采访过程中,她认真倾听,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采访结束后,她迅速整理素材,撰写稿件,力求真实、生动地展现采访对象的风采。
通过这些努力,她的多篇报道在校报上发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她对于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与追求,除了本专业的课程之外,还毅然决然地选修了一门充满魅力的摄影课程。
在这门课程当中,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关于摄影的各种知识和技巧。无论是光线的运用、构图的法则还是色彩的搭配等等方面,她都用心去钻研和领悟。
不仅如此,她还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们交流互动,并迅速组建起一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共同投身于微电影的拍摄工作之中。
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剧本编写,再到实地拍摄以及后期剪辑制作等各个环节,她们都齐心协力、紧密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她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摄影知识和技巧,巧妙地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有时候,为了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她不惜趴在地上或者爬上高处;有时候,为了等待那恰到好处的一缕阳光,她会耐心地守候许久。
而她的队友们也都各展所长,有人负责撰写动人的台词,有人精心设计演员的动作和表情,还有人专注于音乐和音效的选择与编辑。
就这样,在那一个个日日夜夜之中,大家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他们绞尽脑汁地构思故事情节,精心设计每一个画面和镜头,用心去感受角色们的情感起伏。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部部独具匠心的微电影作品宛如新生的花朵一般,逐渐绽放在人们的眼前。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精彩绝伦的微电影作品目前还只是作为课堂作业而存在,尚未正式发表。它们就像是被珍藏起来的宝藏,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能够以最完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其中蕴含的创意与智慧。
自从林可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她就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原来,辅导员郑重地告诉她,必须要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修满所有的学分。这对于林可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自此之后,林可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起来。平日里,她穿梭于各个教室之间,认真聆听每一堂课;而到了周末,别人或许正在享受悠闲的假期时光,但林可却依然坐在教室里,全神贯注地上着课程。
如此高强度的学习安排,使得她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更别提抽出时间去校外做兼职赚取额外的收入了。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这所学校有一个规定:最后一年学生们需要外出实习。也就是说,只要能够顺利熬过头一年的紧张学习期,那么后面就能迎来一段实践锻炼的机会。
再加上林可自己本身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她渴望能在学校里尽可能多地汲取知识,充实自己。因此,尽管经济上可能会有些拮据,但她并未将寻找兼职工作视为当务之急。
毕竟,相比眼前的一点金钱收益,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才是更为重要的。
就这样,林可在大学的校园里努力地成长着。
她加入了学校的社团组织,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加各种学术竞赛、文化活动;她还经常和咖啡店的老同事们联系,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听他们讲述店里的新鲜事儿;她也会定期给父母打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让他们放心。
时光荏苒,一年的本科生活转瞬即逝,转眼间便来到了第二年。
这一年里,林可在学校度过的时间仅仅只有两个月左右而己。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林可所在的这一届同学们都面临着一项重要的任务——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并圆满地完成实习工作。
这个决定对于这些即将步入社会、初尝职场滋味的学生们来说,无疑充满了挑战与未知。
毕竟,从校园踏入真实的工作环境,需要适应新的规则、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压力等诸多方面的变化。
然而,这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可以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积累宝贵的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林可站在宿舍窗前,望着窗外繁华都市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交织成一片梦幻光影,心中五味杂陈。
身旁室友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即将奔赴的大城市实习机会,那些响当当的企业名字,如同一把把通往成功未来的金钥匙,令人心驰神往。
林可本也怀揣着和她们一样炽热的梦,渴望投身其中,在林立的高楼间寻得自己的立足之地,让青春在大城市的喧嚣与机遇中绽放光芒。
就在她沉浸于遐想之际,手机铃声突兀响起,屏幕上闪烁着熟悉的家乡号码。
电话那头,父母的声音略带疲惫却满是期盼,小心翼翼地提出希望她回家找个单位实习。
“可可啊,爸妈知道大城市机会多,可咱也舍不得你一个人在外面吃苦受累。家里这边也慢慢发展起来了,回来找个安稳地方,咱们一家人也能互相照应……”
父母的话语如同一股温热的泉,流淌进林可心底,那些因忙碌学业、憧憬未来而长久被搁置的思乡情愫,瞬间如潮水般翻涌。
许久未归的家乡画面一幅幅在脑海中闪现:街头巷尾弥漫着的熟悉小吃香气,邻里间亲切质朴的笑脸,还有家中那张温暖床铺,承载着无数儿时美梦。
思念一旦决堤,便再也收不住,林可几乎没有过多犹豫,轻声应下了父母的请求。
简单收拾完行李,林可拖着沉甸甸的箱子走出校门,每一步都似带着眷恋与决绝。
在地铁站,她被人群裹挟着前行,身边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或戴着耳机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或眉头紧锁盯着手机屏幕,每个人都像是这座城市的陀螺,被无形的力量抽打着高速旋转。
林可望着他们,心中泛起一丝迷茫,不知自己此番离去是逃离还是回归。地铁呼啸穿梭,窗外黑暗与光明交替,恰似她此刻纷杂心境。
市中心客运站里人声鼎沸,喧闹嘈杂如同一锅煮沸的热粥。
林可费力地在人群缝隙中穿梭,找到回家的大巴车座位,将行李安置妥当,长舒一口气靠在椅背上。
大巴缓缓启动,城市的高楼大厦如幻灯片般向后退去,林可的目光始终追随着窗外,首至眼前景致逐渐被绿意盎然的田野、连绵起伏的山丘取代。
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身上,暖烘烘的,像是家乡温柔的抚摸,一路的疲惫也被这暖意驱散不少。
西个小时的车程,像是一场穿越时光的旅行。
林可看着沿途熟悉又陌生的景色,回忆如柳絮纷飞。
那些曾经与小伙伴奔跑嬉戏的乡间小道,如今似变得窄了些;那片儿时总觉得望不到尽头的鱼塘,如今看来不过一方小水洼。
岁月在这片土地上悄无声息地雕琢着,改变着模样,却唯独家乡客运站那略显陈旧的招牌,依旧醒目如初,稳稳立在路口,迎接游子归乡。
大巴刚停稳,林可便透过车窗瞧见了父母身影。
他们早早等候在出站口,岁月己在他们脸上刻下深深浅浅的痕迹,可望向女儿的眼神却亮如星辰,满是宠溺与激动。
父亲疾步上前,接过林可手中大包小包,嘴里念叨着“回来就好,累不累”;母亲则紧紧拉着她的手,上上下下打量,眼中泪光闪烁,似要将这许久未见的思念一股脑儿倾诉。
林可鼻尖一酸,挽着父母,在这熟悉的乡音寒暄中,一步步朝家走去,心也彻底落了地。
在家的日子宁静又惬意,清晨被窗外啁啾鸟鸣唤醒,睁眼便是母亲准备好的热气腾腾早餐,豆浆油条的香气弥漫全屋;白日里陪着父亲侍弄花草,听他讲邻里琐事、家长里短,阳光洒在小院,时光都慢了下来。
可一周过去,林可闲不住了,决定出门找工作。
(http://www.wxgxsw.com/book/jicjhg-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