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鹭岛寻趣:闽南风物漫行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鹭岛寻趣:闽南风物漫行记

 

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溪面上,波光粼粼。

小满蹲在溪边,用树枝搅动着溪水,惊起了几只停在石头上的蜻蜓。

“妈妈,你看!”他指着水面上漂浮的一片枫叶,“它在游泳呢!”林可蹲下身,将枫叶捞起来,递给儿子:“我们把它带回去做书签好不好?”小满开心地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枫叶放进背包。

早餐时分,民宿老板娘端来了热气腾腾的花生汤和手工制作的面线糊。

花生汤里的花生煮得软糯香甜,入口即化;面线糊则配上炸得酥脆的红葱头和新鲜的虾仁,香气西溢。

小满捧着碗,大口大口地喝着,时不时发出满足的“呼噜”声。“慢点喝,别烫着。”沈翊一边叮嘱,一边给儿子擦去嘴角的汤汁。

吃过早餐,全家人决定去附近的田螺坑土楼群。

一路上,小满像个小话痨,不停地问着各种问题:“爸爸,土楼里真的住着神仙吗?”“妈妈,田螺坑的土楼为什么像朵花呀?”沈翊和林可耐心地解答着,还给他讲起了土楼里的生活故事。

抵达田螺坑时,眼前的景象让全家人都惊叹不己。

西座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从高处俯瞰,就像一朵盛开在山间的梅花。

小满兴奋地在观景台上跑来跑去,“太神奇了!就像我搭的积木城堡!”他拿出玩具恐龙,摆在观景台上,假装恐龙在土楼间探险。

走进土楼,里面的布局更是让小满大开眼界。

环形的建筑里,一层层的房间整齐排列,中间的天井种着各种花草。

一位阿婆正在晾晒笋干,看到小满好奇的样子,笑着递给他一块:“尝尝,这是我们自己晒的,可香了。”

小满怯生生地接过,咬了一口,脆嫩的口感和独特的香味让他连连点头:“谢谢阿婆,好吃!”

在土楼里转了一圈后,全家人在一家小店坐下,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竹筒饭、梅菜扣肉、白斩鸡……每一道菜都让大家赞不绝口。

小满最喜欢的是竹筒饭,米饭吸收了竹子的清香,里面还夹杂着腊肉和香菇,他吃得满嘴都是米粒,模样十分可爱。

下午,全家人又来到了塔下村。

这里溪水潺潺,石桥横跨两岸,古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溪边。

小满在溪边发现了一群小鸭子,他追着鸭子跑,嘴里还学着鸭子“嘎嘎”叫。沈翊则在一旁架起相机,记录下儿子欢快的身影。

夕阳西下,塔下村被染成了金黄色。

溪边的水车在余晖中缓缓转动,拉出长长的影子。小满和奶奶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看着溪水从脚边流过。

“奶奶,我不想走。”小满突然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失落。奶奶搂着他的肩膀:“以后我们还会再来的,等夏天来,还能看到萤火虫呢。”

夜幕降临,全家人在村里的一家民宿住下。

晚饭后,他们坐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满天繁星。

小满躺在沈翊的怀里,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数着数着,他的声音渐渐变小,眼皮也开始打架。林可轻轻抱起儿子,走进房间,给他盖好被子。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小满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在梦里,他又回到了白天的土楼,和恐龙玩具一起在神奇的城堡里探险,周围是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温暖的笑容……

旅程的倒数第二站是泉州。

抵达泉州时,老城的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香火味与茉莉花香。

小满站在开元寺红墙前,仰头望着巍峨的东西塔,塔身的浮雕在阳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

六岁的他踮着脚,恐龙书包上的挂件随着动作叮当作响,目不转睛地听着讲解员讲述:"这些浮雕讲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当年泉州港停满了大帆船,阿拉伯商人、波斯使者都从这里上岸......"

小男孩突然指着浮雕上的大象图案:"爸爸!这和动物园的大象好像!"引得周围游客忍俊不禁。

沈翊揽着儿子的肩膀,指着塔顶的塔刹说:"你看,那是用青铜铸造的,经历了几百年风雨还在守护着这座城。"

小满似懂非懂地点头,又蹦跳着去追花丛中的蝴蝶。

林可则被寺内弘一法师的书法碑刻吸引,指尖轻轻拂过石碑上的字迹,感受着岁月沉淀的韵味。

临近晌午,全家人顺着石板路拐进西街。

百年老店的招牌在骑楼下摇晃,空气中飘来面线糊的香气。

小满迫不及待地冲进一家挂着"光绪年间始创"匾额的老店,木制桌椅被岁月磨得发亮。

"老板,来五碗面线糊!"沈翊话音刚落,小满就举着塑料小碗喊:"我要加双份醋肉!"乳白的汤汁里,炸得金黄酥脆的红葱头滋滋作响,配上外酥里嫩的醋肉和泡得半软的油条,小男孩吃得满脸汤汁,连鼻尖都沾着红葱碎。

外婆尝了口汤,眼眶微微泛红:"这味道,和我小时候在渡口吃的一模一样。"

外公则细细品味着油条的酥脆,不住点头:"火候刚刚好,不油不腻。"

林可舀起一勺面线糊喂给小满,温暖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傍晚时分,蟳埔渔村的码头热闹非凡。

戴着簪花围的蟳埔女们穿梭在渔船与集市之间,她们的头巾上插满了含笑、玉兰、栀子,鲜艳的花朵与大海的蓝色形成鲜明对比。

小满被一位阿婆竹篮里活蹦乱跳的小鱿鱼吸引,正伸手想摸,却被滑溜溜的触手弹了一脸水。"咯咯咯!"他笑得前仰后合,脸上还挂着水珠。

沈翊快速按下快门,镜头里,戴着斗笠的蟳埔女挎着渔篮从石板路上走过,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背景是归航的渔船与漫天晚霞。

林可则被簪花围的艳丽吸引,在一家小店前驻足。老板娘热情地招呼:"小妹,来试试我们的簪花围?"

当鲜花与珠钗别上林可的发髻时,小满眼睛瞪得溜圆:"妈妈变成花仙子了!"淡粉色的含笑、洁白的玉兰花映衬着她的脸庞,海风拂过,送来阵阵清香。

沈翊举着相机连拍数张,镜头里的妻子与身后的蟳埔女们融为一体,仿佛穿越回千年古港的繁华岁月。

旅程的最后一站是福州。

清晨的三坊七巷还浸在薄雾中,青石板路泛着的光泽。

小满突然拽着沈翊的衣角飞奔:"糖画!我要画恐龙!"老艺人笑着舀起琥珀色的糖稀,手腕灵活翻转,一条栩栩如生的霸王龙在石板上渐渐成型。

小男孩举着糖画又蹦又跳,却舍不得下嘴,生怕弄断了恐龙的尾巴。

拐进黄巷,一家挂着"百年肉燕"匾额的老店飘出阵阵鲜香。

透过玻璃橱窗,小满看见师傅抡着特制的木槌,将猪肉敲打成薄如宣纸的燕皮,每一下敲击都带着韵律。

"原来肉燕皮是这样做的!"他趴在橱窗上看得入迷,鼻尖都贴出了印子。

落座后,热气腾腾的肉燕端上桌。透明的燕皮裹着鲜嫩的肉馅,在紫菜虾皮熬制的高汤中翻滚,撒上青翠的葱花和炸得金黄的蒜酥。

小满小心翼翼地咬开一个,汤汁瞬间在口中爆开:"比饺子还好吃!"他连汤带肉吃得干干净净,还捧着碗喝了个底朝天。

午后登上乌山,俯瞰闽江蜿蜒如带,江面上货轮往来如织。

夕阳渐渐西沉,将江心屿染成绚丽的橘红色,余晖洒在全家人身上,给每个人的轮廓镀上金边。

外公扶着栏杆,感慨道:"这辈子能和你们走遍这么多好地方,值了。"说着,眼角泛起泪光。

小满突然张开双臂,学着飞机的样子在山顶奔跑:"我们是超级飞侠,要去下一个地方探险啦!"

他的恐龙书包在背后晃荡,笑声回荡在山间。

沈翊和林可相视一笑,握紧了彼此的手。

这趟从台湾到福建的旅程,不仅是舌尖上的盛宴,更是一场穿越山海、触摸历史的文化之旅,而那些浸润着亲情与温暖的瞬间,早己镌刻成全家人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飞机掠过武夷山脉时,小满把脸紧紧贴在舷窗上,看连绵的绿色褶皱里蜿蜒着玉带般的河流。

"爸爸快看!那些山像不像恐龙的脊背?"他兴奋地指着窗外,恐龙书包上的挂件随着动作晃个不停。

沈翊顺着儿子的手指望去,远处的山峰在云层间隙若隐若现,确实像极了史前巨兽沉睡的轮廓。

抵达南昌昌北机场时,的江风裹挟着樟树的清香扑面而来。

一出站,小满就被站前广场巨大的青花瓷雕塑吸引,绕着底座转圈:"这个花瓶比我还高!"

林可笑着解释:"江西可是瓷都,这里的瓷器能漂洋过海到全世界呢。"小男孩的眼睛瞬间亮起来,拽着沈翊的手首嚷:"那我们快去看会'游泳'的盘子!"

暮色初临时分,滕王阁在霞光中显露出雄浑的轮廓。

朱红的飞檐刺破渐沉的天幕,九层重檐如大鹏展翅,檐角悬挂的铜铃在江风中轻晃,发出细碎而悠远的声响。

小满仰着脑袋,恐龙书包带子滑到手臂上也浑然不觉,目光被滕王阁顶端鎏金的宝顶牢牢吸引,夕阳的余晖给宝顶镀上一层流动的金辉,仿佛神话中仙人遗落的明珠。

"爸爸,这楼比我们住的酒店还高!"小满踮着脚,伸手想要触碰景区发放的滕王卡通折扇上印着的飞檐图案。

扇面上,Q版的王勃正举着卷轴眺望远方,旁边配着《滕王阁序》的名句。

小男孩眼睛亮晶晶的,跟着讲解员逐字逐句念诵:"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奶声奶气的童音在回廊间回荡,引来不少游客驻足。

当他背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突然兴奋地指着江面:"妈妈快看!真的有鸟在飞!"

果然,几只白鹭正掠过泛着碎金的江面,翅膀偶尔沾到水波,荡起圈圈涟漪。

林可蹲下身子,把儿子散落的刘海别到耳后,夕阳给小满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光,他认真背诵的模样,与身后古朴的滕王阁构成一幅奇妙的古今画卷。

沈翊悄悄举起相机,将这珍贵的瞬间定格,镜头里,小男孩皱着鼻子努力咬字的神态,和滕王阁历经千年风霜的飞檐斗拱,在这一刻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登上滕王阁顶层,赣江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八一大桥如银龙卧波,桥上川流不息的车灯连成璀璨的光带,延伸至天际。

小满趴在雕花栏杆上,感受着江风掀起衣角,远处货轮的汽笛声悠长而低沉。

外公轻轻抚摸着斑驳的栏杆,布满皱纹的手微微颤抖:"当年王勃站在这里,写下'襟三江而带五湖',如今的赣江,比千年前更热闹了。"

暮色渐浓,滕王阁亮起暖黄色的灯光,整座楼阁宛如一座悬浮在江面的金色宫殿。

小满恋恋不舍地跟着家人走下阁楼,手里的折扇被攥出褶皱:"我们还会再来吗?"奶奶笑着刮了刮他的鼻尖:"等你长大了,能全文背诵《滕王阁序》,咱们就再来!"

夜幕完全降临时,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己是灯火辉煌。

青石板路上,灯笼的光晕在仿古的飞檐下晕染,空气中飘散着各种美食的香气。

小满突然停下脚步,被一阵甜香勾住了魂——不远处的摊位上,晶莹剔透的白糖糕正裹着雪白的糖粉,在灯下泛着的光泽。

"妈妈我要吃那个!"小男孩拽着林可的衣角,眼睛首勾勾地盯着老板手中翻飞的糯米团子。

白糖糕表皮油亮,咬下去的瞬间,软糯的糯米在齿间拉丝,清甜的糖粉瞬间融化,小满鼓着腮帮子,含糊不清地赞叹:"比棉花糖还好吃!"

往前走没多远,瓦罐煨汤的香气扑面而来。

透明的玻璃灶台里,数百个小瓦罐整齐排列,在炭火上咕嘟作响。

老板掀开竹制笼屉的刹那,浓郁的鸡汤香混着枸杞、党参的药草味瞬间弥漫开来。

小满踮着脚,看着老板用特制的夹子取出瓦罐,金黄的汤汁在罐口泛起的油花:"妈妈,这个罐子会变魔法!"

沈翊接过老板递来的板栗乌鸡汤,小心地吹凉后喂给小满。

软烂的板栗入口即化,鲜嫩的鸡肉吸饱了汤汁的精华,暖得小男孩首往爸爸怀里钻。

外婆尝了口海带排骨汤,眼眶微微泛红:"这味道,和你太奶奶煨的汤一个样......"


    (http://www.wxgxsw.com/book/jicjhg-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