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西湖的薄雾时,林采臣站在苏宅露台,望着远处黛青色的山峦。
昨夜与苏横书房密谈的画面还在脑海盘旋 —— 那个掌控杭城经济命脉的男人,说起 “政绩升迁” 时眼中迸发的精光,与他在商海厮杀时的狠厉如出一辙。
【早餐桌上的权力契约】
苏宅的紫檀木餐桌上,龙井虾仁的清香混着蟹粉小笼包的热气。
林采臣用银匙搅动着宋嫂鱼羹,看向对面正给孙女夹菜的苏横:
“苏叔,九堡区的新工业区,土地规划权还在您手上吧?”
这句话让整个餐桌骤然安静。
苏母夹菜的手悬在半空,苏红玉悄悄攥住林采臣的衣角。
苏横放下筷子,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如鹰隼:
“林董的消息灵通啊,那块地确实还空着…… 不过基础设施尚未完善。”
“这正是我要谈的。”
林采臣示意王亚茹带孩子们去花园玩耍,沐梓柒默契地抱起吉他跟上。
他掏出平板电脑,全息投影在餐桌上展开九堡区的 3D 模型,
“我计划在那里建 7 纳米芯片制造基地,一期投资 10 亿。
但需要政府开通绿色通道,税收减免三年,电力供应优先保障。”
苏横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作为主管经济的杭城五号人物,他比谁都清楚,一个高端芯片制造项目对政绩意味着什么。
“林董说笑了,”
他端起茶盏掩饰激动,
“这等利国利民的大项目,政府必定全力支持。”
【湖畔定策:资本与权力的共振】
断桥残雪旁,林采臣靠在朱漆栏杆上,看着思雨和念汐在雪地里追逐。
王亚茹撑着油纸伞站在一旁,苏红玉则踮脚为他掸去肩头的雪。
他拨通刘勇的电话:
“带最专业的考察团来杭城,九堡区的项目,三天内出可行性报告。”
电话那头传来刘勇兴奋的声音:
“林哥,你是说长城芯片的第一个生产基地?我立刻联系中科院的专家!”
林采臣挂断电话,瞥见苏横正站在不远处与下属低声交谈,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在他紧绷的脸上
—— 显然,杭城的官场己经开始运作。
沐梓柒突然拨动吉他弦,清越的旋律打破寂静:
“林哥,新写了首歌,叫《钱塘潮》。”
她轻声哼唱,歌词里 “潮起潮落,谁主沉浮” 的句子,让林采臣想起未来世界的芯片战争。
腰间的战术腰带微微发烫,提醒着他这场博弈的紧迫性。
【政商合谋:从蓝图到现实的七十二小时】
当晚,苏宅书房的水晶吊灯将《杭城经济规划图》照得纤毫毕现。
林采臣与苏横围坐在檀木桌前,面前摆着刘勇连夜发来的项目草案。
“土地审批我亲自督办,”
苏横用红笔圈出九堡区地块,
“电力扩容方案明天就能提交。但 10 亿资金……”
“三天后,天使投资的首批款会到账。”
林采臣调出银行转账模拟界面,虚拟数字在空气中闪烁,
“不过我要杭城政府承诺,优先采购长城芯片用于智慧城市建设。”
他的指尖划过战术腰带,那里存储着未来芯片架构的核心数据。
苏横沉默片刻,突然笑了:
“林董果然魄力非凡。我现在就联系市长,召开专项会议。”
他起身时,西装袖口露出的百达翡丽腕表,与林采臣腰间若隐若现的金属纹路形成微妙对比
—— 一个是传统政要的象征,一个是未来科技的印记。
【美食作引:暗潮涌动下的温情时刻】
次日,河坊街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林采臣左手牵着思雨,右手举着定胜糕,看着王亚茹和苏红玉在藕粉摊前试吃。
沐梓柒抱着相机捕捉镜头,突然指着一家百年药铺:
“林哥,那对联的字是你写的?”
林采臣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匾额上 “妙手回春” 西个大字苍劲有力 —— 正是他用未来书法算法模拟的赵孟頫笔意。
“随便写着玩的。”
他笑着敷衍,却在转身时撞上苏横意味深长的眼神
—— 这位杭城大佬显然己经察觉到,他的 “随便” 背后藏着多少秘密。
夜幕降临时,林采臣站在苏宅顶层眺望钱塘江。
手机震动,刘勇发来消息:
【考察团己就位,九堡区地块完全符合建厂标准。
中科院专家说,若采用你的 3 纳米改良技术,7 纳米产线可提前两年达到国际水平。】
他回复了一个 “好” 字,看着江面上往来的货船,想起苏横晚宴上的承诺:
“只要项目落地,杭城会成为林董最坚实的后盾。”
腰间的战术腰带突然传来尖锐的警示 —— 有不明信号正在扫描他的芯片存储系统。
林采臣冷笑一声,开启反追踪程序。
西湖的夜色温柔,苏宅内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但他知道,这场以芯片为棋、政商为局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九堡区的土地上,即将崛起的不仅是一座工厂,更是他改写未来科技格局的第一座堡垒。
(http://www.wxgxsw.com/book/jidaaj-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