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林砚巡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9章 林砚巡山

 

晨光熹微,林间鸟雀啁啾,晚春的风带着的青草气息拂过林家村后山。

林砚推开新扎好的结实木门,吱呀一声,打破了温泉谷清晨的宁静。

门扉上还带着新木的清香和露水,是父亲带着村里几个壮劳力特意加固的,将这片小小的“暖玉盆子”更好地保护了起来。

“走,进去瞧瞧。”林砚招呼一声,身后跟着的庞然大物——野猪王“恶来”立刻哼哼唧唧地挤了进去,粗壮的蹄子踏在的黑土上,留下深深的印子。矫健的豹子“刺客”则如一道金色的影子,无声无息地滑入谷内,金瞳锐利地扫视着熟悉又似乎总有新意的环境。天空传来一声清越的鹰唳,“小妖”展开宽大的羽翼,在蒸腾的白雾上空盘旋,锐利的目光俯瞰着整个山谷。

一个月的光景,让这处地热小谷的生机更加蓬勃。

寒冬的痕迹早已消失无踪。

那几汪温泉依旧汩汩地冒着热气,池水蒸腾,将空气染得温暖。

池边的苔藓不再是隆冬时那种孤零零的、几乎刺眼的鲜绿,而是铺展得更厚实、更油润,深深浅浅的绿意交织,像一块巨大的、吸饱了水分的绒毯,一直蔓延到岩壁脚下。

岩壁上攀附的野葡萄藤更是脱胎换骨,点点嫩红的新芽早已舒展开来,变成了一片片翠绿欲滴、脉络清晰的心形叶子,细密的藤蔓缠绕着岩石,贪婪地汲取着地热与湿气带来的养分,生机勃勃地向上攀爬,为灰褐色的岩壁点缀上大片的绿意。

林砚的目光习惯性地投向山谷北坡那个巨大的岩洞——鹿群天然的避风港和“暖房”。

洞口的蒸汽比别处更浓些,如同天然的暖帘。透过氤氲的白雾,可以看到里面影影绰绰的身影。

“一、二、三、四……”林砚轻声数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五只梅花鹿都在。它们似乎比一个月前更加安适,皮毛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油亮光滑,那些标志性的白色斑点如同雪地里撒落的梅花,清晰可爱。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头顶的鹿角,经过一个冬天和初春的生长,已经褪去了稚嫩,变得粗壮而形态优美,角尖在暖湿蒸汽的长期“熏陶”下,凝结的淡黄色硫磺结晶似乎更厚实了些,在洞口透进来的天光下闪着微光,真像戴着一顶顶古朴而奇特的王冠。

然而,林砚的目光很快被其中两只母鹿吸引了。他的笑容更深了,带着一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那两只母鹿卧在洞穴稍深处,姿态显得比其他同伴更为慵懒和谨慎。

它们的腹部明显隆起,圆润的弧度与旁边同伴平坦的腰腹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一只似乎感觉到了林砚的目光,警觉地抬起头,湿漉漉的大眼睛望了过来,耳朵微微转动,带着一种母性的戒备。

当它看清是林砚这个熟悉的身影后,眼中的警惕才缓缓褪去,重新低下头,温柔地用鼻子轻轻蹭了蹭自己鼓胀的侧腹。

“添丁进口了啊……”林砚低声自语,声音里满是欣慰。

晚春的暖阳终于完全跃出山脊,金灿灿的光芒斜斜地洒进温泉谷,穿透蒸腾的雾气,在鲜绿的苔藓、油亮的鹿皮和氤氲的水面上跳跃。

泉水咕嘟作响,新叶在藤蔓上舒展,母鹿腹中新生命的脉动悄然呼应着这片天地间勃发的生机。

看着那两只孕育着新生命的母鹿,林砚觉得,这被地热眷顾的小山谷,此刻仿佛也孕育着比绿意和温暖更珍贵的东西——一种充满希望的、延续的力量。

从温泉谷出来,林砚首先到了药田,看看药草的长势。

与之前热火朝天的开垦景象不同,此刻的药圃显得静谧而充满希望。

他背着小手,像个小大人似的,沿着整齐的畦垄慢慢走着。目光仔细扫过每一寸土地。

空气中新翻泥土的潮润气息还未完全散去,混合着草木生长的清新味道。

他蹲下身,仔细看着几天前亲手种下的党参苗。那些嫩绿的小家伙们已经挺直了腰杆,叶片舒展开来,不再是刚种下时蔫头耷脑的模样,显出一种鲜活的韧性。的泥土被它们细小的根系牢牢抓住,叶片边缘在阳光下透出健康的嫩黄。

林砚的目光扫过旁边已经撒下防风种子的畦垄,想象着不久后这里将是一片生机勃勃的药田,心里充满了期待。

看完药圃,林砚没忘记另一件要紧事。他绕到了山坡另一侧稍微背阴点的地方。这里相对避风,土壤也更为一些,是水生叔特意选来扦插翅油果树枝条的地方。

只见一大片新整理出的土地上,水生正带着柱子、石头和另外两个学徒忙活着。不同于种药苗的精细,这里的动作更利落些。

地上堆着一大捆新鲜的翅油果树枝条,都是选的一年生、粗细适中、芽眼的健壮枝条。水生麻利地拿起一根,用快刀“唰唰”几下,将底部削成光滑的斜面切口,又在靠近顶端的地方保留了两三个的芽眼。

“看好了,”水生一边示范一边对柱子他们说,“切口要平滑,斜着削,这样好生根。插进土里的时候,芽眼得露出来,埋深了憋死,浅了经不住晒。”说着,他选好位置,将削好的枝条稳稳地斜插进松软的土里,然后用脚将周围的土踩实。

林砚点点头,看着眼前这一大片新插下的希望,又看看不远处向阳坡上生机勃勃的药苗。

这后山的土地,正一点一点,被村民们用汗水浇灌出未来的模样。

他蹲下身,学着铁蛋的样子,轻轻拍了拍一株刚插好的翅油果枝条旁边的泥土,小声道:“好啊。”

从药田出来,林砚转到后山,来到了后山那处隐秘的石壁前。

上次花期那令人惊艳的景象虽已过去,但石窝里那丛霍山石斛并未沉寂,反而呈现出另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他轻手轻脚地靠近,仰着小脸仔细打量。

石窝深处,原先开花的老茎依旧青翠坚韧,叶片油亮厚实。而在它们旁边,数根明显是新生的嫩茎正努力向上伸展着!这些嫩茎呈现出鲜嫩的黄绿色,比老茎纤细许多,顶端还带着未完全舒展开的嫩叶,像刚睡醒的婴儿,充满了无限可能。细若发丝、晶莹剔透的气生根,则比上次来时显得更加茂密,如同给石壁罩上了一层若有若无的淡白色“网纱”,牢牢地吸附在微凉的岩石表面,贪婪地汲取着石壁渗出的水汽和养分。

“长了好多新苗!”林砚心中欢喜,指着那几簇新绿,对着盘旋在头顶的小妖无声地传递着喜悦。小妖锐利的目光扫过石壁,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叫作为回应。

就在这时,石窝附近传来一阵细碎而欢快的鸣叫。

“叽叽喳喳——啾啾!”

只见几只羽毛鲜亮的小山雀和眼周带着白圈的绣眼鸟,轻盈地从附近的灌木丛或岩石缝隙里飞了出来。它们似乎认出了林砚这个“老朋友”,毫不怕生地落在他附近的树枝上,歪着小脑袋,黑豆似的眼睛好奇地看着他,清脆的鸣叫声像是在打招呼,又像是在汇报工作。

林砚脸上绽开纯真的笑容,伸出手指,用意念温和地询问:“小家伙们,有种子吗?”

小鸟们灵巧地转动着小脑袋,互相看了看,然后其中一只胆子大的绣眼鸟扑棱着翅膀飞落到石窝边缘。它用小爪子扒拉了几下岩石缝隙里堆积的苔藓和细小尘土,然后用尖尖的小喙,小心翼翼地叼起几粒比芝麻还要细小的、近乎褐色的颗粒,飞到林砚面前不远处的另一块略低矮、同样有些的石壁凹陷处。

小鸟将小喙里的颗粒轻轻放下,还用喙尖在苔藓上轻轻啄了啄,仿佛在模拟埋种的动作。做完这一切,它又飞回树枝,歪着头看林砚,似乎在说:“喏,就是这样种的!”

林砚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赶紧凑到小鸟“播种”的那个小石窝边,屏住呼吸仔细看。在厚厚的、的苔藓缝隙里,果然散落着几粒极其微小的种子。虽然不知道最终能否成功发芽,但小鸟们显然理解并执行了他的“委托”,开始尝试在石壁的其他合适地点播种了!

“真棒!谢谢你们!”林砚用意念传递出浓浓的赞许和感谢。小鸟们似乎接收到了这份善意,鸣叫声更加悦耳欢快,有几只甚至开始互相梳理羽毛,显得十分惬意。

巡视完这个最初的“仙草基地”,确认石斛长势良好,新苗萌发,小鸟守卫尽职尽责甚至开始帮忙播种,林砚心满意足。但他没有忘记另一个目标——寻找新的、适合霍山石斛生长的家园。

他带着小妖、刺客和恶来(后者在不远处的林子里拱着泥土找虫子吃),开始在附近向阳、通风的山崖峭壁间仔细搜寻。

他观察石壁的朝向,确保能接收到足够的阳光;用手触摸岩石的温度和湿度,感受是否有持续的、微凉的渗水;查看岩石缝隙里苔藓的生长情况,判断环境的程度;还特别留意岩壁的质地,寻找那些粗糙多孔、易于气生根攀附的表面。

“这里好像不错……”林砚在一处朝东南、有细小水流常年渗出的陡峭石壁前停下脚步。石壁下方林木葱郁,提供了良好的湿度屏障,壁面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触手微凉

他集中意念,脑海中棋盘的磁场再次温和地扩散开来,如同发出邀请。很快,附近林间熟悉的叽喳声响起,又有几只小山雀和绣眼鸟好奇地飞了过来,落在新石壁附近的树枝上。

林砚指着这面新的石壁,又指了指远处那个已经种有石斛的石窝方向,用意念清晰地传递着信息:这里,以后也可以种上那种漂亮的小花!就像那边一样!

小鸟们歪着小脑袋,看看新石壁,又看看远处,似乎有些困惑,又有些好奇。它们在新石壁周围跳来跳去,用小喙啄啄苔藓,又互相鸣叫着交流,仿佛在评估这片新“领地”的潜力。

林砚并不着急。他知道,让这些小小的守卫者熟悉并接受这片新环境需要时间。他相信,只要这里的环境足够好,加上小鸟们的帮助,终有一天,这面新的石壁也会披上那抹令人心醉的“仙草”之绿。


    (http://wxgxsw.com/book/jiiig0-1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