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栓觉得自己的脚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人群后面,挪进了那个叫林家村的“福地”。
他活了四十多年,逃荒路上见过太多村寨,无一不是死气沉沉,村口蹲着的汉子眼神像饿狼,盯着他们这些“外来的”,仿佛下一刻就要扑上来撕咬。
可这林家村不一样。
从进入林家村的寨门开始,一股截然不同的气息,劈头盖脸地撞进他鼻子里。
不是预料中穷窝棚的酸腐馊臭,也不是大旱年景里那能把人肺管子都烤干的、绝望的焦土味儿。
而是一股活着的气息。
的泥土味,新砍木头的清香,甚至隐隐约约,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粮食的甜香?
一股极淡极淡,却又勾人馋虫的、粮食的清甜味儿,就那么若有似无地缠在空气里,丝丝缕缕往人心里钻。
他麻木的感官像是被这活泛的生气猛地蜇了一下,死水般的眼底,终于艰难地泛起一丝微澜。
王老栓下意识地狠狠吸了吸鼻子,干裂的鼻腔被这陌生的“生机”刺激得发痒,差点打出喷嚏。
他浑浊的眼睛费力地抬起,打量着这个村子。
土坯房是旧,但屋顶的茅草铺得厚实整齐,不像别处被风吹得七零八落。
更扎眼的是,几乎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见缝插针地点缀着绿!
不是那种蔫头耷脑、蒙着厚厚尘土的灰绿,而是带着水汽、支棱着叶片的鲜亮绿意——几畦蔊菜、几架豆角,甚至墙角还顽强地探出一丛开着黄花的南瓜藤!
这在赤地千里的大旱之年,简直如同神迹!
村道不算宽,但干干净净,不见横流的污水和乱丢的秽物。
几个穿着打补丁但浆洗得干净衣裳的妇人,正聚在一口大水池边。
那水池……王老栓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石砌的池沿湿漉漉的,泛着深色的水痕,一个妇人正轻松地用木桶打水,哗啦一声提出水面,清亮亮的水花溅出来,在毒辣的日头下闪着刺眼的光。
那水!那救命的、清亮亮的水!就这么随意地被打上来,倒进旁边的大木盆里,几个半大的孩子嘻嘻哈哈地帮着洗菜!
王老栓的喉咙里发出抑制不住的“咕咚”声,身边的流民群里也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和吞咽口水的声音。
“看!那边!”队伍里一个半大小子,柱子(和王老栓同村逃出来的,不是神枪手柱子),指着村子另一头,压低的嗓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
王老栓顺着望去,只见村外一片开阔地上,正热火朝天!十来个一看就是新起的窑口冒着淡淡的青烟,一些光着膀子的汉子正喊着号子,把一车车暗红色的砖坯推进窑口。
更远处,一片更大的场地正在夯打地基,尘土飞扬中,能看出是要起更大的房子(水泥窑和厂房)。
那景象,充满了力量,充满了希望?王老栓想不出别的词,只觉得心口那块被逃荒路上冻硬了、饿瘪了的地方,被这热火朝天的景象烫了一下。
“都排好队!别乱看!”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带着点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老栓一哆嗦,赶紧收回目光。
是那个叫石头的壮汉,保安队的训练教官。
他身后跟着几个同样精壮的后生,穿着一样的靛蓝短褂,胳膊上还箍着个红布条(保安队标识),手里没拿家伙,但那挺直的腰板和警惕的眼神,就让人不敢造次。
石头没拿鞭子,也没呵斥,只是指着村外工业区旁边那片刚搭起骨架的窝棚区:“看见没?那就是你们落脚的地儿!东家说了,窝棚管住,水,管够!先去那边登记领牌子,按人头借粮!妇人孩子先去帮着递草把子,有力气的汉子,跟我去窑上搬砖!手脚麻利点,天黑前把窝棚顶盖上,晚上就能睡个踏实觉!”
王老栓被推搡着走到一个简陋的棚子前。
棚子里坐着个穿着月白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妇人,面前摆着笔墨和册子。
妇人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但眼神清正,没有鄙夷,只是公事公办地问:“姓名?籍贯?家里几口人?能做什么活计?”
王老栓结结巴巴地回答着,眼睛却忍不住瞟向妇人手边那个敞开的箩筐。
里面堆着杂粮饼子!黄澄澄的,带着的焦香!
不是发霉的糠团,是实实在在的粮食饼子!
妇人登记完,拿起一个饼子递给他:“喏,按人头,先借你的。省着点吃,活干好了,以后工钱里扣粮钱,还能有富余买肉!”
粗糙的饼子入手,带着微温,沉甸甸的。
王老栓的手指颤抖着,几乎拿不住。
他逃荒几个月,啃过树皮,嚼过观音土,做梦都不敢想还能摸到这样的粮食。
他猛地低下头,把饼子死死捂在怀里,生怕被人抢了去,浑浊的老泪再也忍不住,大颗大颗砸在沾满尘土、干裂如老树皮的手背上。
这不是做梦吧?
他抬起头,再次望向这个奇异的村子。
池边洗菜的妇人直起身,撩了下汗湿的鬓角,对他们这群新来的“流民”笑了笑,那笑容里没有恐惧,只有一点朴素的善意和好奇。
远处工业区的号子声依旧嘹亮,砖窑的青烟笔直地升上湛蓝却无雨的天空。
村口,那个叫柱子的神枪手,正靠在土墙上,百无聊赖地用草根剔着牙,那杆让人心头发寒的老套筒随意地挎在肩上。
阳光照在他年轻却沉稳的脸上,也照在不远处老槐树下几个追逐嬉闹的本村孩子身上。
安全,有水,有粮,还有活干!
这就是他梦中的“福地”!是所有流民们的希望之地!
王老栓把怀里捂热的饼子,小心翼翼地掰下一小块,塞进嘴里,用所剩无几的牙齿慢慢磨着。
那粗糙却真实的粮食香气弥漫开来,混着泥土、汗水和远处窑火的气息,构成了他对“林家村”,这片旱灾肆虐大地上,如同神迹般存在的绿洲,最初的、也是最深刻的味觉记忆。
活下去,真的有路了。
(http://wxgxsw.com/book/jiiig0-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