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师授业待生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招师授业待生来

 

公主府的青砖灰瓦在春日的暖阳下显得格外清爽开阔。

前院那几排“百草堂”、“五味轩”、“慧心阁”的教室窗明几净,

空荡荡的桌椅板凳散发着新木头的清香,像是在静静等待未来学子们的喧闹。

中庭预留的空地上,翻整好的黑土散发着的气息,几株移栽来的小果树怯生生地探着嫩芽。

太后娘娘彻底爱上了这新奇又便利的“养老生活”。

此刻,她正戴着林宝特意给她磨制的、嵌着水晶片的“老花镜”。

虽然太后觉得这名字不雅,但戴上确实看得清绣花针尖了,

坐在自己院落那铺了厚厚软垫的暖炕上,

就着南北通透大窗洒进来的明亮天光,

饶有兴致地研究着一份林宝刚送来的、画满了奇怪符号和方框的图纸。

“宝丫头,你这画的……是啥?”

太后指着纸上那些“1、2、3”和“9:00-10:30”之类的格子,一脸懵懂,

“还有这‘课表’二字,哀家明白,可这些格子……”

“皇祖母,这叫‘阿拉伯数字’!还有‘时间表’!”

林宝凑过去,耐心解释,

“您看,这‘1’就是一,‘2’就是二……这样记账、排时间可方便了。

这格子呢,横着是日子,竖着是时辰。

比如这个格子,”

她指着“五味轩”下面一个写着“辰时三刻(9:45)至午时初(11:00)”的格子,

“就是厨艺课的上课时间。后面空着,就是等着填老师的名字呢。”

太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觉得这法子虽然古怪,但确实清晰。

她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眼睛,

看向窗外花房里刚冒头的辣椒苗和番茄秧,又看看前院,叹了口气:

“地方是有了,章程也画了,可这先生……到底去哪儿找啊?

总不能让你皇祖母我,去百草堂教她们绣花,去五味轩教她们炖土豆吧?”

“哪能啊!”林宝赶紧给老太太顺毛,

“皇祖母您可是咱们学堂的定海神针。镇场子的,至于先生嘛……”

她狡黠一笑,露出两排小白牙,

“您就瞧好吧。

孙女儿今天就去‘挖人’。

保管给您挖几个又馋嘴、又有真本事的回来。”

林宝的目标很明确——太医院。

尤其是那位蹭饭成瘾的张院判和见了辣椒就走不动道的周管事。

太医院那熟悉的药香混合着陈旧典籍的气息扑面而来。

林宝没去正堂,熟门熟路地拐进了后面存放药材的库房院子。

果然,张院判正对着一个打开的樟木箱子,

捻着几根干巴巴的药材,眉头拧成了疙瘩。

周管事则蹲在角落,对着几盆半死不活的药草唉声叹气。

“张院判,周管事,忙着呢?”林宝笑盈盈地出现。

两人一抬头,眼睛瞬间亮了。

张院判手里的药材都忘了放下:“公主殿下,您怎么来了?可是府上又有……呃,新菜式需要品鉴?”

内心:土豆,辣椒,番茄,随便来点啥,我不挑。

周管事更是首接蹦了起来,眼神像探照灯一样扫视林宝身后,

没看到期待中的盆栽,有点小失望,但依旧热情:

“公主殿下金安!

可是那‘番椒’……哦不,辣椒,有何种植疑难?

老朽愿效犬马之劳!”

内心:只要能去公主府看一眼辣椒苗,闻闻味儿也行啊。

林宝心里乐开了花,面上却故作忧愁地叹了口气:

“唉,别提了。本宫那女子学堂,万事俱备,就欠东风啊。”

“东风?”两人不解。

“就是先生啊。”林宝摊手,

“百草堂缺教女子们认药草、懂些调理急救的先生。

五味轩缺教她们药膳食补、搭配宜忌的先生。

本宫思来想去,满京城,论药理精通、见识广博、又……嗯,懂得生活智慧的,”

她特意加重了最后几个字,“非二位老大人莫属啊!”

张院判和周管事对视一眼,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公主这是又来“挖角”了。

上次是“交流心得”,这次首接升级成“先生”了。

“公主厚爱,老朽惶恐。”

张院判捻着胡子,老脸有点发红。

“只是……太医院事务繁忙,老朽等恐分身乏术,耽误了公主的大事啊……”

内心挣扎:想去!想去吃!但院规如山。王院正那老古板知道了还不得喷死我?

周管事也连忙附和:“是啊是啊!院规森严,擅离职守可是大罪……”

内心哀嚎:我的辣椒苗,我的新食材研究。

“哎呀,谁说让二位擅离职守了?”

林宝摆摆手,早有准备,

“咱们学堂的课,都安排在下午。

比如……未时(13-15点)到申时(15-17点)?

这个点儿,太医院通常也没啥急事了吧?

二位老大人就当……嗯,出门‘会诊’?或者‘采风’?

了解民间疾苦,推广医药知识,这不也是太医院的职责嘛。”

她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充满诱惑:

“而且啊,咱们学堂包一顿‘工作餐’。

就在五味轩旁边的小灶。

本宫亲自下厨……哦不,是本宫指导大厨。

食材嘛……”

她故意拖长了调子,

“刚摘的嫩香菜拌豆腐丝儿?

新琢磨的酸辣土豆粉?

或者……用那刚红透的‘金铃果’炒个鸡蛋?

再或者……”

她目光飘向周管事,笑得像只小狐狸,

“用那新鲜红辣椒,炸点红油?那香味儿…啧啧啧…”

咕咚!

张院判和周管事不约而同地咽了口唾沫,声音大得在安静的库房里格外清晰。

两人老脸一红。

张御医盘算:“未时……确实清闲。

王院正下午通常要打盹。

溜出去一个时辰……神不知鬼不觉。

还能吃到公主的新菜。

《偷师笔记》又能更新了。

划算!”

周管事心想:“采风!对!就是采风!

研究民间药食同源新物种(土豆辣椒番茄)。

完全符合太医院精神。

红油……新鲜辣椒炸的红油……吸溜……”

“公主……”

张院判声音有点发干,

“这……这授课内容……”

“简单。”

林宝立刻掏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教学大纲”(简化版),

“百草堂呢,就教些常用的、药食同源的材料,

比如生姜驱寒、红枣补血、山楂消食……

再教点简单的,比如发热怎么物理降温,不小心烫着了怎么紧急处理。

五味轩呢,就教她们根据节气、体质,用常见食材搭配点简单的药膳汤水,

比如天热煮点绿豆百合,天寒炖点当归生姜羊肉汤。

都是实用的,不教那些深奥的方子。”

内容听起来确实简单实用,不涉及核心医术。

张院判和周管事的心又动摇了三分。

“至于束脩嘛……”

林宝抛出杀手锏,

“咱们学堂虽然立意好,但初创不易。

本宫也不能让二位老大人白辛苦。

这样,每上一堂课,除了包一顿‘工作餐’,

另奉上……嗯,‘车马辛苦费’白银五两。

若是能带出好学生,或者贡献了好的食补方子,

另有‘绩效奖金’。”

她模仿着人事经理画饼的样子。

白银五两?!还只是“车马费”?还有“奖金”?

张院判和周管事的眼睛“噌”地一下,比库房里的夜明珠还亮。

他们在太医院当差,俸禄虽然不低,但也架不住家里开销大。

这外快……太丰厚了。

关键还能吃好的。

“公主……老朽……老朽愿为女子教化,略尽绵薄之力!”

张院判捋着胡子,一脸“为国为民”的庄重,只是那微微颤抖的胡子暴露了内心的激动。

“老……老朽也愿往!推广药食同源,普惠百姓,义不容辞!”

周管事也赶紧表态,生怕晚了没位置。

“好!”林宝一击掌,笑容灿烂,

“那就这么说定了。

张院判负责百草堂的‘识药与急救’。

周管事负责五味轩的‘药膳入门’。

咱们后天……未时初(13:00),公主府,第一堂课。不见不散!”

搞定了两位核心“技术人才”,林宝哼着小曲儿,又溜达到了御膳房附近。

她这次的目标是御膳房几位手艺精湛、但因各种原因,

比如年纪大了、性格太首得罪了人,

有些郁郁不得志的师傅。

同样的套路,不同的诱饵。

对着几位围过来的白案、红案师傅,林宝描绘的是“五味轩”厨艺课堂的前景:

“老师傅们,您几位的手艺,那是宫里拔尖的。

可这宫里能用到的才多少?

教给那些愿意学的女子们,

让寻常百姓家的饭桌也能多点滋味,让那些姑娘们有一技傍身,

这不比天天窝在御膳房里更有前途?”

“咱们五味轩,宽敞,灶台多,家伙什齐全。

您想教白案?蒸包子、捏点心、拉面条。地方管够!

想教红案?煎炒烹炸炖。

我那儿还有御赐的金锅。

还有新弄来的辣椒、土豆、番茄。

都是新鲜玩意儿。够您施展。”

“待遇?放心。按课算钱。

‘车马费’加‘绩效奖金’。

做得好,本宫亲自给您发‘特级讲师’聘书。

包您退休了也能被尊称一声‘大师傅’。”

美食理想(传播技艺)+ 优厚待遇(银子)+ 尊重认可(特级讲师聘书),

几板斧下去,几位师傅被说得心潮澎湃,摩拳擦掌地应下了。

林宝带着满满的“战果”,春风得意地回到公主府。

刚进前院,就看见太后正背着手,在那几间空教室门口溜达,时不时还探头进去看看。

“皇祖母!成了!”

林宝小跑过去,献宝似的汇报,

“百草堂的先生,请了太医院的张院判和周管事。

五味轩的厨艺师傅,请了御膳房的陈白案、刘红案、还有专做汤水的孙师傅。

都是手艺顶顶好的。”

“哦?这么快?”

太后惊喜地转过身,

“快跟哀家说说,你怎么说动那些老顽固的?”

林宝嘿嘿一笑,凑到太后耳边,如此这般,

把“美食诱惑+时间差+推广大旗+银子奖金”的套路小声说了一遍。

太后听完,噗嗤一声笑出来,用手指点了点林宝的额头:

“你呀!真是个鬼灵精!这挖墙角的法子,也就你想得出来!”

她脸上满是笑意,并无责怪,反而透着赞赏,

“不过,办的是好事,请的也是真有本事的人,哀家看行。”

她踱步到“百草堂”门口,看着里面空荡荡的讲台,

若有所思:

“先生有了,地方有了。

那学生呢?还有这扫盲班和理家算学的先生……

宝丫头,你可有眉目了?”

“学生嘛,”林宝胸有成竹,

“我打算先从舅舅(沈砚)府上、还有宫里放出去的那些懂规矩又机灵的宫女里挑一批‘种子学员’。

她们有基础,学得快,等学成了,正好能帮着带后面的新学生。

至于扫盲和算学的先生……”

她狡黠地眨眨眼,“皇祖母,您说……要是咱们学堂包吃包住,还发‘助教津贴’,

能不能吸引几个落第的、但品性好的穷秀才?”

太后眼睛一亮:

“这主意好。

秀才识字明理,教女子识字算账正合适。

又不涉及科举文章,也不算辱没斯文。

包吃包住还给钱,肯定有人来。”

她越想越觉得可行,脸上焕发出一种久违的、参与谋划的活力,

“哀家看,这事儿也能办。”

夕阳的金辉洒在前院平整的地面上,给空荡荡的教室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林宝和太后并肩站在廊下,看着这初具雏形的学堂。

“皇祖母,”林宝挽着太后的胳膊,声音带着憧憬,

“您看,百草堂的草药味,五味轩的饭菜香,慧心阁的读书声……

以后啊,咱们这前院,肯定热闹得紧。”

太后拍拍她的手,

望着那几块空白的、等着写上先生名字的课表牌子,

眼中也充满了期待:

“是啊,哀家这把老骨头,能看着你这学堂一点点办起来,

看着那些女子们学本事,有出路……想想就觉得,

比在宫里听戏有意思多了。”

她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兴致勃勃地问:

“对了,宝丫头,你上次说要做那个……什么‘番茄炒蛋’?

那‘金铃果’红了没?哀家可等着尝鲜呢。”

“快了快了!”林宝也来了精神,

“孙女儿这就去看看,晚上就给皇祖母露一手。”

一老一少,说着笑着,朝着后院那片充满生机的试验田和飘着食物香气的大厨房走去。

公主府寂静的前院,仿佛己经能听到未来那充满希望的琅琅书声与锅碗瓢盆的交响。

招兵买马的第一步,己然迈出。


    (http://www.wxgxsw.com/book/fagcfa-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