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升起春日暖

字体:     护眼 关灯

袅袅升起春日暖

 

几天后,

公主府前院那块钉着“课表”的大木板前,

人头攒动,嗡嗡声不绝于耳。

空气里弥漫着新刷的桐油味、泥土味,

还有紧张和兴奋交织的气息。

林宝叉着腰,站在一张临时搬来的高脚凳上,

手里卷着一张用上好宣纸写的、墨迹淋漓的大告示。

太后则坐在一旁特意搬来的太师椅上,戴着她的老花镜,兴致勃勃地当起了“招生办名誉主任”。

“都安静!安静!”

林宝清了清嗓子,声音清脆地压过了议论声,

“下面宣读咱们‘永安女子技艺学堂’第一期招生简章,都听仔细了。”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她。

下面站着的人,成分相当复杂:

左边一小撮,衣着相对光鲜,举止也带着点拘谨。

这是沈砚沈国公府上送来的几个旁支或家生子里的机灵丫头,

还有皇后从宫里精挑细选、年纪到了放出来又无依无靠的几个老成宫女。

她们是林宝内定的“种子学员”。

右边乌泱泱一大片,穿着粗布衣裳,脸上带着好奇、忐忑和渴望的,

是看到公主府门口贴的告示,从京城各处甚至京郊闻讯赶来的平民女子。

有年轻的媳妇,有半大的丫头,甚至还有几个头发花白、但眼神清亮的老婆婆。

角落里,还站着几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衫、显得有些局促和书卷气的男子。

这是林宝托人悄悄放风、吸引来的几个家贫但品性尚可、屡试不第的穷酸秀才,

目标是“慧心阁”的扫盲和算学先生岗位。

“第一条!”

林宝展开告示,朗声念道,

“入学资格:凡我大景女子,无论出身贵贱,

年满十二,手脚勤快,心智健全,

愿学一技之长以立身者,皆可报名。”

底下平民女子那边明显骚动了一下,不少人脸上露出惊喜和不敢置信的表情。

贵贱皆可?公主当真?

“第二条:学堂分设三科——

‘百草堂’(识药、调理、急救)、

‘五味轩’(厨艺、药膳)、

‘慧心阁’(识字、算账、理家)。

报名者可依自身兴趣与所长,选报一科为主修。”

人群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自己适合哪一科。

“第三条:学制暂定一年,包吃包住。免束脩。”

“哗——。”

这下彻底炸锅了。

包吃包住还不要钱?!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

平民女子那边激动得脸都红了。

“第西条:结业考核优异者,学堂负责推荐活计。

根据成绩资质,

或留堂任教,

或推荐至达官显贵府邸为厨娘、管事娘子,

或资助其自立门户开个小店。”

这条一出,连沈府和宫里来的“种子学员”眼睛都亮了。

这可是实打实的前程保障。

“第五条:报名今日开始。

想学哪一科,到这边登记名字、年龄、家住何处、想学啥。”

林宝一指旁边临时支起的几张桌子,

春杏、夏荷、小武子还有刘婶子己经严阵以待,

面前摆好了笔墨纸砚。

“登记完的,别走。待会儿还要‘面试’。”

“面试?啥是面试?”底下有人大声问。

“就是问几个问题,看看你适不适合学这个。”

林宝解释道,

“比如想学厨艺的,问问你平时做饭咋样;

想学认草药的,看看你手脚利不利索,记性好不好。

放心,不难!”

人群似懂非懂,但报名热情己经被彻底点燃。

“五味轩!俺报五味轩!”

一个膀大腰圆的年轻媳妇第一个冲到厨艺登记的桌子前,嗓门洪亮,

“俺男人说俺炖的猪蹄子十里八乡第一香。

公主!俺就想学点新花样!”

“百草堂!老婆子报百草堂!”

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婆婆挤到医学登记桌前,

“俺接生过几十个娃!十里八乡谁家娃子头疼脑热,都爱找俺讨个土方子!

公主,俺想学点正经的,多救几条命。”

“俺……俺也报百草堂……俺……俺记性好。

俺爹说俺能背下整本黄历……”

一个瘦瘦小小、看着怯生生的丫头小声说。

“慧心阁!俺要识字!俺要会算账!

俺娘开豆腐坊的,总被人糊弄!”

这是李老实和刘婶子家的大闺女,被爹娘硬推来报名的。

登记处瞬间被围得水泄不通。

春杏她们忙得满头大汗,笔走龙蛇。

太后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指挥:

“春杏丫头,字写大点。那个婆婆眼神不好。

小武子,维持秩序。别挤。”

林宝则开始了她的“校长面试”。

她没端架子,就在院子中间摆了个小马扎,挨个叫名字。

“王大花?想学厨艺?平时在家做啥拿手菜?”

“回公主!俺……俺烙饼!死面饼、发面饼、葱油饼、芝麻酱饼!俺男人一顿能吃五张!”

王大花挺着胸脯,一脸自豪。

林宝:“……”

【系统提示:此女力量值MAX,适合揉面扛大锅。】

“行!去那边等着!下一个!”

“孙婆婆?您老高寿?接生经验丰富?

那您说说,产妇生不下来,一般您都怎么办?”

“回公主!俺……俺就给她灌参汤!掐人中!实在不行……唱段大悲咒?”

孙婆婆一脸认真。

林宝:“……”

【系统提示:土法经验丰富,但需系统学习无菌概念和正确助产手法。不怕血有经验,潜力股。】

“咳……婆婆,您这经验宝贵。不过咱们学堂教点更……科学的方法。您愿意学不?”

“愿意!愿意!只要能帮上忙,让俺学啥都行!”

孙婆婆忙不迭点头。

“赵秀才?屡试不第?想应聘慧心阁先生?

教女子识字算账,可会觉得有辱斯文?”

青衫秀才脸一红,连忙躬身:

“公主明鉴!圣人云,有教无类!

授人以渔,乃大善之举!

况……况公主包吃住,还有……呃,‘津贴’,学生……感激不尽!”

内心:饭票!体面的饭票!

林宝:“行!看你谈吐清晰,态度端正。试用期一个月。教得好,转正。”

忙活了大半天,太阳都西斜了。

报名登记册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

初步筛选下来:

百草堂录取了经验丰富的孙婆婆、记性超好的黄历丫头、还有另外七八个看起来手脚麻利、眼神清亮的女子。

外加沈府和宫里来的几个“种子”。

五味轩录取了烙饼女王王大花、李老实家的大闺女(自带豆腐资源)、还有十几个自称“做饭还行”的平民女子和“种子学员”。

慧心阁暂时只留下赵秀才一个先生,

学员则是所有报名女子中,明确表示“想识字算账”的,约莫二十来人,

不分科,统一先扫盲。

看着初步定下的名单,林宝揉了揉发酸的腰,长长舒了口气。

虽然先生还缺(尤其慧心阁),

学员水平也参差不齐,但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一个混杂着官家背景、宫廷阅历和平民烟火气的奇特“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一期班”,

算是磕磕绊绊地组成了。

“皇祖母,您看,咱们的‘黄埔一期’成了!”

林宝兴奋地跑到太后跟前。

“黄埔?黄杏果脯?”

太后摘下老花镜,看着院子里那些被录取后满脸喜气、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奋议论的女子们,

再看看那些还在等待安排的,眼中充满了欣慰和一种参与创造的满足感。

“好!好!看着就有生气。”

太后连连点头,

“哀家瞧着,比宫里那些死气沉沉的宴会强百倍。就是……”

她指了指名单,

“这先生还是少了点,尤其教识字算账的。

还有这些女子,来自各处,规矩习惯都不一样,往后这学堂管理……”

“不怕!”

林宝信心满满,

“先生慢慢找。至于管理嘛……”

她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咱们得立个‘校规’。简单明了那种。

比如:按时上课,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公物,勤学苦练……

违反的嘛……嗯,罚打扫卫生。

或者……罚她三天不许吃小厨房的点心!”

太后被逗笑了:“这惩罚好!哀家看行!就罚点心!”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通报:“皇后娘娘驾到——!”

沈清漪一身常服,带着几个宫女,笑吟吟地走了进来。

她显然己经听说了这边热闹的“招生盛况”。

“母后!宝丫头!”

皇后看着满院子的人气,脸上是掩不住的赞许和高兴,

“本宫在宫里都听说你们这儿热闹非凡了。招了多少学生?”

林宝赶紧汇报成果。

皇后仔细听了,点点头:“不错!这第一步走得稳当。”

她目光扫过那些兴奋的平民女子,又看了看角落里的赵秀才,沉吟道:

“先生是少了些,尤其慧心阁。

本宫回头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从宫里尚仪局或者沈府旧人里,

再找几个懂规矩又会教人的嬷嬷来帮着管管庶务,顺便也能教点礼仪规矩。

不求多精贵,但基本的待人接物要懂。”

“谢母后!”林宝大喜,这可解了燃眉之急。

管理型人才啊。

皇后又看向林宝,带着一丝促狭:

“宝丫头,你这学堂招兵买马是成了。

可别光顾着高兴,忘了答应你皇祖母的……番茄炒蛋?”

林宝一拍脑门:“哎呀!差点忘了。皇祖母您等着。孙女儿这就去下厨。用咱们地里刚红透的头茬番茄。保证您没吃过。”

她转身就往后院厨房跑,边跑边喊:

“春杏!夏荷!通知所有录取的学员。

后天辰时(7-9点),准时来学堂报到。

咱们——正式开学!”

夕阳的余晖将公主府前院染上一层温暖的金红。

录取的女子们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三三两两散去。

太后和皇后站在廊下,看着这充满希望的景象,相视而笑。

后院飘来一阵奇异的、混合着鸡蛋焦香和清新果酸的香气。

“这味道……”

太后深深吸了一口,脸上露出孩童般的期待,

“哀家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闻过这么勾人的‘金铃果’味儿。

宝丫头这学堂,还没开课,哀家就先享上口福了。”

皇后也莞尔:

“母后说的是。臣妾看啊,这学堂以后的日子,必定跟这‘番茄炒蛋’一样,有滋有味,红红火火。”

公主府的炊烟,混合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淡淡的药草香、还有那新鲜番茄的酸甜,

袅袅升起,飘荡在京城春日的晚风里。

一个崭新的、充满烟火气与书卷气的故事,即将在这座与众不同的府邸中,正式拉开帷幕。


    (http://www.wxgxsw.com/book/fagcfa-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