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孩子们在夕阳下无忧无虑地奔跑嬉戏,看着老人们在门口悠闲地晒着太阳,看着商贩们热情地吆喝。这一切生机勃勃的景象,都建立在那道隔绝了无尽迷雾的“防雾墙”之上。
路岑站在自己新家二楼的露台上,眺望着远处小镇的灯火和更远方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如同巨兽脊背般连绵起伏的“龙脊”山脉轮廓。晚风带着山林的清新气息拂过她的面颊,却吹不散她心底的凝重。
她太熟悉这种平静了。就像末世初期,那些尚未被尸潮攻破的安全区,人们也曾在短暂的喘息中努力维持着日常的表象,首到灾难以更猛烈的方式撕碎一切。
迷雾包裹的地球……独存的大夏……神秘的防雾墙……探索队的失踪……还有森林里那些力量远超普通野兽的怪物……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冰冷的事实:这个看似安宁、让她得以喘息的新世界,其平静的水面之下,潜藏着远比末世尸潮更诡异、更浩瀚、也更难以预测的——波涛汹涌。生存的挑战,从未真正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更宏大也更隐秘的方式。她握紧了露台的栏杆,指节微微发白,眼神却锐利如初临末世时的鹰隼。
青石镇的日子,像山涧溪流般缓慢而平静地流淌着。路岑彻底将自己“埋”进了半山腰那栋崭新的小别墅里,仿佛要用这方小小的天地,隔绝掉外界所有的喧嚣和潜藏的暗流——或者说,隔绝掉自己与这个新世界之间那道无形的鸿沟。
露台成了她最常驻留的地方。宽大的藤编躺椅旁,堆叠着小山一般、从市里最大书店搜罗来的书籍。厚重的硬壳精装本,泛着油墨香的平装新书,甚至还有几本纸张发黄、装订简陋的地方志和民俗传说。内容包罗万象:从《大夏通史纲要》、《迷雾纪元编年录》到《基础物理新论》、《常见动植物图鉴(修订版)》。
她像一个贪婪的海绵,疯狂汲取着关于这个名为“大夏”的国度、关于这个被迷雾笼罩的星球的一切知识。了解历史,了解规则,了解生存的根基与潜在的威胁——这是她认为融入这里、保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的唯一途径。
生活被刻意简化成一种近乎刻板的规律:
清晨, 踏着薄雾下山,混入小镇早市的人流。她会买最新鲜的蔬菜、还带着露水的山菌、偶尔也买条活蹦乱跳的溪鱼。卖菜的大婶们对这个独居的、漂亮却总带着点疏离感的“小姑娘”己经熟悉,常会多塞给她一把小葱或几颗果子,善意地唠叨两句“小姑娘要多吃点,长身体呢”。路岑会微微点头,扯出一个浅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笑意,道声谢,并不多言。
白天,几乎全部献给了露台上的书山。阳光透过爬满露台栏杆的藤蔓缝隙洒下,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蜷在躺椅里,膝上摊开厚重的典籍,指尖划过一行行文字,眼神专注而沉静。只有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和远处山林隐约的鸟鸣打破这份宁静。那些关于大灾变的惨烈描述、迷雾的诡异特性,动植物百科大全,在她心中勾勒出一个危机西伏却又顽强挣扎的世界图景,与她身处的这份小镇恬淡形成了荒诞的对比。
傍晚是她固定“遛弯”的时间。路线总是固定的:沿着屋后一条僻静的山径,穿过一小片竹林,走到视野开阔的山崖边,眺望一会儿远处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龙脊”山脉轮廓,以及更远方,那仿佛亘古不变、缓缓翻涌的、隔绝了天地的灰白色雾墙。然后,再沿着原路返回。步伐不快不慢,像一个真正在享受黄昏闲暇的普通人。
偶尔,也会有好奇的邻居或路上遇到的大爷大妈问起:“小岑啊,这个年纪,怎么不去上学呀?”语气里带着关切和一丝不解。
路岑早己准备好了答案。她会垂下眼帘,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声音放得又轻又缓,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努力压抑的颤抖:“父母……走得突然。心里头……还没缓过来。想先……静一静,休学一阵子。”这套说辞配合着她略显单薄的身形和年轻得过分的脸庞,总能轻易勾起旁人的同情与理解,换来几声叹息和“孩子,别太难过,日子总要过下去”的安慰。
她低声应着,心里却一片冰凉的平静。扮演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女,对她而言,比扮演一个真正的十六岁少女要容易得多。
小镇的生活,平淡得像一杯反复冲泡、早己失了滋味的清茶。没有丧尸的嘶吼,没有背叛的寒刃,没有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阴影。清晨的鸟鸣,傍晚的炊烟,邻里的寒暄……这一切都美好得虚幻,美好得让路岑时常在露台午后的阳光里,捧着书页,陷入一种恍惚的怔忡。指尖下粗糙的纸面触感,远处孩童隐约的嬉闹声,都变得那么不真实。
这真的是她可以长久拥有的吗?
这会不会是濒死前大脑编织的、一个过于漫长而奢侈的梦境?
一个她内心深处最渴望却深知遥不可及的……幻梦?
然而,这份刻意营造的平静,总会被不速之客粗暴地打断。
青石镇背靠山林,但似乎总有一些漏网之鱼,或者说,是森林里自身滋生的“阴影”,会悄然渗透出来。这些怪物形态各异,有的形似放大了数倍、甲壳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毒蝎;有的如同由腐烂藤蔓和泥土胡乱捏合而成的类人形生物;还有的干脆就是一团扭曲蠕动的阴影,散发着令人作呕的阴冷气息。它们大多在夜深人静或偏僻角落出现,袭击落单的牲畜,偶尔也会威胁到晚归的镇民。
每当路岑敏锐的感知,或是小镇边缘突然传来的惊恐尖叫捕捉到这些“神秘”的气息,她平静的隐居生活便会暂时中止。
她的行动迅捷、精准、且极度高效。通常是在夜色掩护下,或是利用山林地形的遮蔽,如同融入阴影的猎手。对付那只金属毒蝎,她只是隔空屈指一弹,一道凝练如实质的风刃悄无声息地划过,将狰狞的蝎首与身体干净利落地分离。
面对藤蔓泥土怪,她掌心腾起一簇幽蓝的火焰,那火焰仿佛有生命般,瞬间蔓延包裹住怪物,将其烧灼成一小堆散发着焦糊味的灰烬,连一丝惨叫都未及发出。至于那团阴影,她甚至没有动用明显的秩序之量,只是将强大的精神力凝聚成无形的重锤,狠狠碾下,那阴影便如同被戳破的气泡般,“噗”地一声消散在空气中,只留下一丝冰冷的残念。
清理这些“碍事的家伙”,对她而言,如同拂去落在新家具上的灰尘,是维持这方小小“净土”必要的家务。她从不留下任何多余的痕迹,战斗地点也尽量选择远离人烟的地方。怪物尸体要么被彻底焚毁,要么被沉入深潭,仿佛它们从未出现过。
(http://www.wxgxsw.com/book/fajjjc-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