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贾元春 御苑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贾元春 御苑逢

 

深秋的夜来得早,未到亥时,御苑的宫灯己被霜风刮得摇晃,灯影在青石板上碎成一片。贾元春抱着一摞河南旱情的后续奏疏往文书房走,月白女史服的下摆沾了霜,贴着小腿凉得刺骨。

“大人慢些,”绿翘捧着暖炉追上来,“王尚宫说今日不用急,您偏要把新到的赈灾账册理完。”

贾元春摸了摸账册的封皮——上面还留着河南府尹的墨香,“灾民的安置粮得尽早核清,晚一日,就多一户饿肚子的。”

路过御书房时,一阵剧烈的咳嗽从窗内撞出来。贾元春脚步顿住,借着火光,看见窗纸上晃动的影子,是皇帝,他捂着帕子,肩头抖得像被风吹的竹枝。

“小公公,”她喊住守在门口的太监,“陛下可是又咳了?”

小太监缩着脖子点头:“咳了半夜了,太医院的药苦得很,陛下喝了两口就掀了碗。”他压低声音,“奴才瞧着帕子上…有血丝。”

贾元春的心跳漏了一拍。系统光屏在视网膜上炸开:【检测目标:皇,25岁,肺阴亏虚,症见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夜不能寐。建议药膳:雪梨川贝膏(雪梨、川贝母、冰糖、蜂蜜),润肺止咳,微甜易服。】

她摸出怀里的锦匣——这是前日苏绾送的,“新得的川贝,我熬了膏子,你尝尝,比药甜。”此刻,匣子里的膏子还带着体温。

“绿翘,”她把账册塞给丫鬟,“你先回文书房,把赈灾账册按县分类。”

绿翘欲言又止:“姑娘,您要…”

“我去司药局。”贾元春转身往尚食局跑,“找苏司药!”

苏绾正在熬药,见她进来,手忙脚乱擦了擦手:“元姐姐?这么晚了…”

“苏司药,”贾元春把锦匣递过去,“这膏子,劳你送进御书房。附张笺,写‘微甜润喉,可夜服’。”

苏绾接过匣子,眼睛亮了:“这是雪梨川贝膏?我前日说川贝能润肺,你倒记着!”她压低声音,“陛下咳得厉害,太医院的药他喝不下去,这膏子…或许有用。”

贾元春摸出帕子包着的蜜饯:“这是我从贾府带的橙丝蜜饯,你一并送进去,膏子甜,配着蜜饯,陛下许爱喝。”

苏绾捧着匣子跑了,贾元春站在廊下,望着御书房的灯火。风卷着银杏叶打在她脸上,她却觉得比刚才暖了些,像那年在贾府,她给贾敏送参汤时,也是这样的心情。

约摸半柱香后,御书房的门开了。苏绾探出头,对她招了招手。

贾元春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皇帝倚在龙案后,帕子攥在手里,指节泛白。案上的膏子匣开着,半盏膏子还剩小半,蜜饯摆得整整齐齐。他抬眼看见贾元春,目光扫过她素色的女史服——没有金线,没有珠翠,只在袖口绣了朵极小的茉莉。

“是你送的?”他问。

“回陛下,”贾元春福身,“卑职见陛下咳得厉害,想着太医院的药苦,这膏子甜些。”

皇帝盯着她,突然笑了:“你倒像朕的旧年乳母,她总说‘苦药配蜜饯,孩子才肯喝’。”他指了指身边的绣墩,“坐吧。”

贾元春推辞,皇帝却说,“这是圣旨。”

贾元春坐下,闻到他身上的沉水香,比周太后的浓些,混着点药味。她望着案上的奏疏,正是河南的赈灾账册:“陛下还在批奏?”

“睡不着。”嘉靖摸了摸喉间,“咳得厉害,躺不下。”他突然皱眉,“你这衣裳,也太素了。女史的月例,朕让尚宫局加一倍。”

贾元春慌忙摇头:“陛下,卑职穿惯了素色的,倒自在。更何况,月例银子并不低。”

嘉靖盯着她,目光软了些:“你和别的女史不同。”

“有何不同?”

“别的女史见了朕,要么抖如筛糠,要么想着争宠。”嘉靖的手指划过膏子匣,“你倒好,想着给朕送蜜饯。”

贾元春笑了:“民女想着,陛下也是人,是人,或许爱吃甜的。”

皇帝突然咳了两声,却笑着摆手:“好个‘是人’!”他从腰间解下块暖玉,羊脂白的,“带着,驱寒。朕瞧着,比你的素衣裳暖。”

贾元春接过玉,凉意从掌心渗进心里,却比任何暖炉都热。系统光屏闪烁:【圣心好感度+30(当前80)】。

“谢陛下。”她福身,“民女替河南的百姓谢陛下。”

“又提百姓。”面刻着个“昭”字摇头,却笑得温和,“明日起,你每日亥时来御书房,陪朕批半个时辰奏疏,省得朕咳得睡不着。”

贾元春应了,起身时看见案头的《农政要术》,正是她前日递的。她突然想起黛玉的信里写:“姐姐,宝哥哥说你在宫里当‘小宰相’,我也要当‘小宰相’的小军师!”

“陛下,”她指着奏疏,“河南的流民安置,卑职有个新策,以工代赈,修河的民夫每日发粮一升,河修完,再发粮五升。”

“这倒是个好主意。”

两人的声音混着窗外的风声,飘出御书房。银杏叶打着旋儿落在阶前,像封未写完的信,却己写满了希望。

绿翘来寻时,贾元春正说得兴起。她捧着暖炉站在门口,望着屋内的灯火,突然懂了——这宫里的寒夜,终是有了暖。


    (http://www.wxgxsw.com/book/fhcac0-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