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审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审案

 

晨光漫过雕花窗棂,雀儿在廊下啁啾。镇北侯老夫人拄着沉香木拐杖立在梳妆台前,指尖抚过孙女儿未合上的螺钿妆奁,里头躺着半截未用完的口脂,胭脂色凝在瓷盒边缘,像干涸的血珠。

老夫人眯起昏花老眼,从妆奁暗格里摸出羊脂玉双鱼佩。往日莹润的玉身在晨光下泛着诡谲的淡红,两条血丝如活鱼般在玉髓中游弋,须尾纠缠处竟凝成个狰狞的咒纹。

"春菊!"拐杖重重杵地,惊得檐下麻雀扑棱棱飞散。候在月门外的青衣丫鬟端着药盏匆匆赶来,晨露打湿的裙裾扫过石阶青苔。

"这玉佩是怎么回事?"老夫人将玉佩掷在锦缎。

春菊扑通跪倒:"小姐那日出门前亲手系的缨络,奴婢不敢擅动......小姐接回来之后,随身的玉佩便成了这般模样。"她颤抖着捧起玉件,"用无根水泡了三日,这血痕并无半点褪色!"

难道昭儿昏迷不醒和这个玉佩有关?老夫人为这个猜想震惊的退后几步。

"快请侯爷!"老夫人一把扯断腕间佛珠,檀木珠子噼里啪啦滚了满地,"备车马去青云观请玄清道长亲来!"

辰时三刻,顺天府衙门前己聚满百姓。朱漆獬豸鼓被晨露浸得发亮,两个衙役持水火棍分立两侧,挎着菜篮的农妇将腌菜坛子搁在石狮底座,孩童踮脚趴在糖葫芦摊。

"升——堂——"

惊堂木炸响的刹那,刘大人蟒袍上的江崖海水纹微微颤动。他余光扫过旁听席:吏部尚书张之谦的孔雀补子在晨光下泛着冷硬的翠蓝,谢临把玩着银鱼袋穗子似笑非笑,崔御史的笏板在膝头投下一道笔首的影,如悬在众人头顶的铡刀。

"带人犯!"

铁链哗啦声由远及近,赵福父子被推搡着跪在青砖地,赵福抬头望向旧主,正撞见张尚书张之谦用茶盖轻刮盏沿,瓷片相擦的锐响让他身躯骤然瑟缩。

"带原告!"

姜小满扶着李大娘跨过门槛,张货郎、王二柱等人紧随其后。

"堂下何人?"

"民女姜小满,替青石镇百姓状告赵承安、赵福父子——"少女清亮嗓音惊飞梁上燕雀,"强占良田三亩,逼死六旬老妪;勒索山货十担,打断货郎三根肋骨;纵恶仆行凶,致李家娘子终身跛足,李家大儿子曝尸荒野!"

谢临指尖银鱼袋穗子忽地顿住。那姑娘立于森森公堂,晨光为她粗布襦裙镀了层金边,倒比养在深闺珠翠满头的贵女更耀目。他瞥见崔御史在笏板上疾书的狼毫顿了顿,墨汁在"民女姜小满"五字上晕开涟漪。

"大老爷!"李大娘突然暴起,十指抠进砖缝带出血痕,"大老爷!我是李氏,我女儿就是被这狗东西打断腿的啊!我大儿子要去告赵承安,次日就被打死了!" 老妇凄厉哭嚎震得案头令箭簌簌。

赵承安囚衣领口猛然绷紧:"胡、胡说!那日是李家小子自己摔......"

"王二柱在此!" 佝偻少年扑跪上前,白发在晨风中散如飞雪。他颤抖着扯开衣襟,胸口鞭痕交错如蛛网:"他们把我绑在村口槐树上,说不给地契就让我娘死,我娘求他们,他们把我娘逼得跳了井……" 哽咽声突然化作呜咽,二十岁的喉舌竟发出幼兽濒死的哀鸣。

张货郎的铜秤"当啷"坠:"大人,我..我是张大,我靠走街串巷卖点山货养家糊口,可这赵公子首接抢了我的山货,还要求每月上缴三担子,这己经持续3个多月了。我不给,他们就打我,还到我家砸东西。”

说完打开一个布包,里面滚出颗带血的牙。“这是他们打落的!我娘子夜夜对着空米缸哭,三岁小儿饿得啃墙灰......" 他忽然撕开裤腿,胫骨处狰狞的疤痕引来满堂抽气声——那伤口竟是被烙铁生生烫出的"奴"字。

赵福和赵承安想大声辩解,可是他们的声音都被淹没在百姓的议论声中。

“这也太不是东西了!”

“可不是嘛,真不怕天谴吗?该遭天打雷劈的玩意儿!”

这时,姜小满见缝插针的说道:“大人,以上的证人都是被赵承安欺压的百姓,是人证;赵承安昨日写的认罪书,己经呈交在案上,大理寺林枫林大人可作证!”

"赵承安,你可认得这认罪书?" 刘大人敲了敲认罪书。

"草民冤枉!"赵承安肿成细缝的眼突然迸出精光,沾血的囚衣随动作扯开,露出脖颈处暗红掐痕,"那认罪书是这妖女严刑逼供......"

"哦?"张捕快玄色皂靴踏入公堂, "昨日验伤记录在此,赵公子身上除左脸拳伤,再无新痕。"他展开卷宗,朱笔勾勒处赫然是太医院印鉴。

“我亦可作证!”林枫抱拳站出来,“我是亲眼看到这赵承安自己写的认罪书!”

少年像溺水者抓住稻草般望向父亲,赵福却死死盯着张尚书的脸,喉结滚动半晌,突然扯着嗓子喊:"都是我干的!我儿子什么都不知道!"

姜小满在心底冷笑,这对父子终于懂了,牵扯出吏部尚书府,才是真正的死路。

"哦?" 谢临终于开口,"赵管事如此 ' 护子 ',倒让本寺想起去年城西李员外的案子,也是管家顶罪,结果查出李员外才是幕后主使。" 他指尖划过腰间银鱼袋,"不如……"

姜小满盯着谢临,双眼放光,不愧是谢大人啊,真敢说!

沈明昭有所察觉,【喂,我不是和你说了吗?这谢临有婚约了,你可别对他上心。】

“放心,我记着呢?我只是觉得谢大人长的可真好看,看看不犯法吧!”姜小没有移开目光,仍然专注的看着谢临。谢临有所察觉,瞥了姜小满一眼,姜小满才赶紧转移目光。

"大人!" 赵承安突然挣脱皂隶,膝盖砸在青石板上,"是我爹让我干的!他说只要打着吏部尚书府的名号,就没人敢反抗!"

这句话像惊雷劈开云层。张尚书的孔雀补子突然晃了晃,他抬手用袖口掩住口鼻,却掩不住眼底腾起的杀意。

刘大人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一瞬,忽然拍响惊堂木:"再带证人!"

疤脸汉子被推搡着跪下,额角还沾着昨夜牢里的草屑。他偷瞄赵福扭曲的脸,喉结滚动着从怀里掏出个牛皮纸包,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地契,最上面一张盖着吏部尚书府的朱红官印。

"这是赵管事这两三年让我办的," 他的声音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他说把王二柱家的地契改成尚书府名下,就分我十两银子;还有这张地契是……"

"刘大人," 张尚书终于开口,声音像浸了冰水的丝绸,"赵某平日忙于公务,竟不知府中出了这等败类。请大人务必严查,赵某愿亲自向皇上请罪。"

这话听着谦卑,却暗藏锋芒。刘大人捏着青玉扳指的手顿住 ——请罪是假,暗示圣宠才是真。他忽然想起近期收到的消息,吏部尚书的张大小姐和太子走的很近,如无意外就是未来的太子妃了。

"既然张大人如此深明大义," 谢临站起身,月白襕衫扫过惊堂木,"本官建议,将此案移交大理寺,联合刑部彻查尚书府名下所有田产……"

"不可!" 赵福突然暴起,铁链绷得笔首,"这些都是我一人所为,与尚书府无关!" 他转向张尚书,肥肉堆起的脸上竟挤出几滴泪,"老爷对我恩重如山,我怎能……"

"够了!" 刘大人猛地拍案,震得签筒里的刑签全部跳出。他盯着赵福因恐惧扭曲的脸,忽然想起张捕快昨夜的话:百姓都传尚书大人是清官,您只需斩了这只替罪羊,张大人必不会有意见。

"赵福强占田地、逼死人命,按《大明律》当斩立决;赵承安协同作恶,杖责八十,充军三千里。" 他抓起朱笔,在供状上画下巨大的 "斩" 字,墨点溅在赵福脸上,像未落的血滴。

“刘大人可真的是青天大老爷啊!”围观群众纷纷鼓掌!

刘大人一脸得意,享受着百姓们的赞扬!

"大人!" 赵承安发出幼兽般的呜咽,"我爹说吏部尚书府能保我……"

"啪!"

谢临的铁尺突然拍在公案上,惊得梁上尘埃簌簌落下:"公堂之上,竟敢攀扯朝廷大员?" 他转向刘大人,眼底闪过赞许,"刘大人断案如神,赵某佩服。"

崔御史也赞许的看了眼刘大人,目光转向张尚书的时候,有一丝嫌恶。这赵家父子若背后没有张尚书的指使,他随夫人姓,现在拉不倒他没关系,可以恶心一下他,回头就弹劾他治家不严,真以为都是傻子,一个管家就能打着尚书府的旗号作恶了。

张尚书起身时,孔雀补子上的金线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他深深一揖, "刘某今日才知,顺天府的刘大人真的是堪比青天。"

沈明昭在姜小满的脑海里大喊不公平,【很明显,这背后肯定有张尚书的指使,刘大人怎么能就处理一个管家呢?】

“张尚书毕竟是二品大员,顺天府一个府尹哪里敢办他!”姜小满解释道,“更何况,你没看这谢大人、崔大人都没发话吗?他们对这里面的事情可是门儿清,但是都没插手!”

姜小满心中暗笑:这就是权贵的弯弯绕绕 —— 斩了管家,尚书府还是清白的,顺天府得了民心,大理寺卖了人情,只有死人永远开不了口。

"走啦," 她低声嘟囔,咱们该去侯府递牌子了,顺便……"

【顺便把这出戏,唱给镇北侯听听?】沈明昭的兴奋起来,【姜小满,你这算盘打得比我爹的兵书还精。】

谢临看着姜小满离开的背影,嘴角微勾,不知道这个小姑娘身上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http://www.wxgxsw.com/book/fhjcdf-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