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过寿(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9章 过寿(六)

 

邓府西厢房飘着浓重的酒气,青瓷酒壶碎在门廊下,泛着冷光的定远舰模型歪斜在八仙桌上。邓世昌官服半敞,领口沾着暗红酒渍,手里攥着大沽炮台的调令文书。

"北洋水师...致远舰..."他忽然狂笑起来,将酒坛砸向墙上的黄海舆图,瓷片混着浊酒在"仁川"二字上炸开。门外老管家惊得后退半步,灯笼照出阶前一双沾满泥雪的官靴。

丁汝昌解下猩红斗篷扔给亲兵,露出内里浆洗得发白的四品武官常服。他抬脚跨过门槛时,腰间左轮枪套正撞上门框,这么大的动静,也没惊醒床上的酒鬼。

"好个醉卧沙场的邓正卿,今天我让你精神精神!"老提督的亲兵端来天井里的铜盆,满缸残荷冻成的冰碴子哗啦浇在邓世昌脸上。

冷水顺着下巴灌进衣领,邓世昌猛地呛咳起来,通红的眼睛瞪着来人:"丁军门是来看末将笑话?"他抓起调令拍在案上,墨迹在酒水里晕成黑蛟,"李中堂前脚还让我整顿军纪,后脚他亲戚就要调动我,天下间可曾有这般道理!"

丁汝昌的佩刀突然出鞘,寒光闪过,邓世昌头顶的辫绳应声而断。散落的发丝间,一截蜈蚣状的旧疤赫然显露——那是五年前巡防琉球时留下的弹痕。

"光绪八年你在长崎港被日本人围殴,肋骨断了三根都没哼一声。"刀尖挑起地上破碎的定远舰模型,"现在倒为个调令要死要活?"

月光爬上东墙,照出一幅泛黄的水墨画:二十年前的巢湖水师操演图。画中青年将领银枪白马,正是初入淮军的丁汝昌。

"同治三年天京城破,我带着三百弟兄投湘军。"老提督忽然解开衣襟,胸膛上纵横交错的烙铁印子泛着暗红,"曾大帅要每人受二十军棍,再烙'改邪归正'四字。"他枯槁的手指划过那些狰狞疤痕,"活下来的九十七人,后来都埋在了大东沟。"

邓世昌的醉意突然醒了三分,他看见丁汝昌从怀中取出个锡制酒壶,壶身弹孔里插着支干枯的樱花——那是去年访日时伊东祐亨所赠。

"上月有人向李中堂告状,说你目中无人。"丁汝昌拔掉樱枝,烈酒浇在定远舰断裂的桅杆上,"我说邓世昌若是乖顺绵羊,当年怎敢驾着扬威舰直闯琉球炮台?"

更鼓声从远处街巷传来,惊起檐下宿鸦。丁汝昌将佩刀重重拍在案头,震倒了半截残烛:"中堂已经知道了此时"他一扫桌子上东倒西歪的酒坛和海碗,一个跨步坐了下来,"不论刘步蟾和张士珩以前做了什么,现在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了..."

邓世昌瞳孔骤然收缩,他想起昨日路过水师衙门时,看见书吏们抱着成摞的文书,想来李中堂在找什么重要的东西吧。

"你休养好了就立马回去。"丁汝昌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暗红,"日本人最近的动作越来越频繁,李大人想搞一场演习,威慑一下这帮宵小之徒..."他抹了把嘴角,在袖口留下血渍,"你也知道,我们是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眼下老佛爷还要过寿,任何事都要往后放一放..."

五更梆子敲响时,丁汝昌已走向院门。邓世昌握着不知何时被塞进手中的铜钥匙,听见夜风送来最后一句:"记住,北洋水师的魂不在铁甲舰上..."

晨光刺破云层,照在邓府门前的青石台阶。一队快马正踏着薄冰往大沽口方向疾驰,为首者官服下摆的浪涛纹绣在风中翻卷,宛如战舰劈开的白色航迹。邓世昌终究还是留下来了,他要坚守住一个军人的荣誉和尊严!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1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