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仓皇西狩(二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2章 仓皇西狩(二十)

 

荔枝的香气在暑热里蒸腾,两广总督府后园,红儿赤着脚踩在冰凉的青砖上,咯咯笑着躲避李鸿章抛来的荔枝。他捻须微笑,两广总督顶戴搁在石凳上,倒像个寻常的富家翁。红儿眼波流转,声音带着岭南特有的甜糯:“大人,您接得可真准!”

李鸿章的笑纹却骤然被暮色抹平了,他拣起一颗硕大的荔枝在掌心缓缓滚动。“红儿啊,人说少不入川,老不入广……老夫七十有七,偏偏在广东才觉出点人伦之乐。可这片刻安宁……”他长叹一声,声音沉下去,“朝廷一纸调令,又要回首隶那烂泥潭子里打滚去了。”

话音未落,老管家步履踉跄地奔来,声音压得极低:“大人……梁、梁启超求见!”

“知道了。”李鸿章站起身来,他一点也不惊讶,仿佛是在等一位老友。红儿退到亭柱后,偷眼望去,只见一个着装周正的人影被引了进来。那人衣着虽然普通,双目却亮得惊人——正是朝廷通缉的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梁启超深深一揖:“李中堂,学生冒死归国,只为面陈救国三策!”

书房门紧闭,红儿端茶进去时,听得梁启超正激昂陈词:“上策!中堂可据两广而自立,废帝制,开民主新局!孙文先生及其同志愿推中堂为开国新总统!”这话像惊雷炸在红儿耳边,她手一抖,茶水泼湿了袍袖。

李鸿章端坐如石佛,唯有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中策,请中堂举‘勤王’义旗,率兵北上,剿灭拳匪,以此结好于列强,再徐图转圜。”梁启超目光灼灼,“下策……”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奉诏北上,为太后与洋人议和。此策最下,中堂将成众矢之的,千古罪名难逃!”

书房里只剩下烛火哔剥之声。李鸿章缓缓起身,踱到窗前,窗外珠江沉沉流淌,倒映着几点灯火,如同破碎的星辰。

“上策?”李鸿章的声音干涩如磨刀石,“卓如啊,你这是要老夫做曹操、司马懿?”他转过身,目光如电,“老夫若真有此心,三十年前便可为,何必等到黄土埋至脖颈?”

梁启超喉头滚动了一下,却无言以对。

“中策?”李鸿章摇头,烛光在他深刻的皱纹里跳跃,“两广新军几何?枪炮几支?北上勤王?不过是纸上谈兵,空耗性命罢了。”

他踱步到书架前,枯瘦的手指拂过一排排书脊。“至于下策……老夫此去,不过是为残破江山,再缝上几针罢了。”他停在梁启超面前,目光穿透了年轻维新者的灵魂,“卓如,外国列强和太后己经点了老夫的名字了,这‘千古罪名’的担子,舍我其谁?”

梁启超脸上最后一点血色也褪尽了,他猛地跪倒在地:“中堂!此去……此去是绝路啊!”

“绝路?”李鸿章的声音忽然变得极其疲惫,“路走到尽头,人走到尽头……都是命数。”他挥了挥手,红儿连忙上前扶住他微晃的身体,“去吧……趁着夜色未退,走吧。”

梁启超深深一揖,身影迅速没入门外浓稠的黑暗。红儿轻轻关上门,隔绝了外面湿热的夜气。

书房里只剩下李鸿章一人。他重新坐回太师椅,目光落在桌角那碟红艳的荔枝上。他拈起一颗,剥开,露出莹白剔透的果肉。他久久凝视着那点纯净的白色,仿佛那是早己沉入时光深处、再也寻不回的东西。荔枝的甜香此刻闻起来,竟隐隐透着一丝腐败的气息。

红儿轻轻推门进来时,只见这位曾权倾朝野的老人靠在椅背上,眼睛闭着,脸上纵横的沟壑在烛光里格外深重。剥开的荔枝搁在案头,汁水正沿着桌沿缓缓滴落,一滴,又一滴,在寂静中敲打着她从未真正理解过的时光。

“红儿啊,”他没有睁眼,声音轻得如同梦呓,“替我把那身……进京的官袍找出来吧。”

他最终站起了身,窗外的珠江沉沉流淌,倒映着几点灯火,如同破碎的星辰。李鸿章慢慢踱至窗边,凝视着那点点微光。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2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