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 章 安得浮生(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 章 安得浮生(五)

 

过了年关,我和莲航读书的日子正式开始了,随着老佛爷的寿辰日益临近,什么事都要为她老人家过寿而让路。

前一段时间发生了多起外国教堂拐走幼童的事情,当地乡亲联合起来要处置传教士,官府非但不允许,反而派兵保护教堂,进而引发了巨大的冲突。流血和死人似乎已经成了常态,我大清拥有子民四万万,多死几个少死几个又对官老爷们有什么影响?

自从我来到大叔家,我发觉这里的女眷并不常见,反而常常可以听说到贞洁烈女的故事。我在老家的时候,每家每户还要生很多小孩,但是自从到了这里,我却没见到多少在外面玩耍的小孩,偶尔还可以见几个男童,却少见出门的女孩。

这个问题我问了大叔,大叔同我解释了一下。江淮地区虽然物产也算富足丰饶,又近江南,自然沾染了那边豪奢富贵之气。寻常人家娶亲,花费的银钱也要辛苦十来年才可以攒够,女方陪嫁彩礼亦足够贵重。好女不外嫁,好男不外娶,成了稍微富庶地区的金科玉律。

自乾隆朝以来,灾害频发,外地百姓生活困苦,流民遍地,卖儿鬻女者甚众。两个小孩以不到五百文的价格买到,真是人贱如草,朝不保夕。相比于江南地区的婚丧嫁娶,穷人和富人,似乎是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本地富贵人家的小孩害怕被拐跑,这是小孩们不出门或者少出门的一个原由。深究下来,不少家庭的男人选择外出挣钱糊口,家里只剩下妻儿老小,这样更是经不得半点风雨。穷人家,如果多生几个男孩,将来长大了还可以帮着家里挣钱;若生多了几个女孩,在外抛头露面多了,就会有同乡指指点点,更别提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要出一大笔彩礼要让女儿在男方家不受欺辱,简直就是赔钱的买卖。

大叔这话我似懂非懂,让我想起以前我在庄里听我爹说过。庄里每年钱粮赋税虽然要上缴不少,但仍然可以存留一点点,而外面的人想进来,或者里面的人要出去,就要掂量掂量家底的财力几何。更不提皇庄之人天生是奴才命,一生是皇庄佃户,子子孙孙也只能是皇庄佃户,我们的命早就被注定好了。

人生而在世,吃喝拉撒是生存,生老病死是常态,单单活着便有了诸多烦恼忧愁。人还需要结交他人,走亲访友,这又是一大笔支出,能熬过这三关已非寻常人家。我不敢奢望什么光宗耀祖、名垂青史,因为我没有那个命。

自从认识仲先生以来,我已不再是那个每天躺在草地上放羊牵牛的少年。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从直隶跑到安徽,一路惶惶如丧家之犬,终日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来到这里,可我有家难回,只能寄人篱下。大叔一家人虽然对我很好,但我也不得不需要考虑,今后的路,我应该如何走下去。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