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可惜看走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2章 可惜看走眼

 

姜如初在家中庆贺,这边族中,自然也在为姜知望庆贺。

族老们专门在族学中给姜知望摆了两桌,一是庆贺他第一场就顺利上榜,二也是为了感激李先生的辛苦教导。

“知望,你此次考得不错,总算没有辜负族中的期望,也没有辜你母亲的辛苦养育。”姜常德拍了拍姜知望的肩膀说道。

姜常富走上前,一脸满意的感慨道:“你啊, 可算给咱们姜氏争了一口气,以后姜氏的振兴就靠你了。”

众人都是一脸希冀的看着姜知望,仿佛已经能看到,他带着整个姜氏重新站起来的将来。

姜氏的其他人也不忘围着李先生一通好好的感激,感谢他将姜氏子弟教得如此出众。

姜知望的母亲,付柔走上前,对李先生一脸感激的行了一礼。

“李先生,多亏了你的细心教导,让我家知望此次县试上榜。”

“他能成才,都是李先生您的功劳。”

李先生今日多喝了两杯,忍不住高兴的摆了摆手道:“哪里哪里,能教导知望这样的好孩子,也是老夫之幸啊。”

依姜知望的文采,接下来的府试和院试,上榜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李先生自已考了大半辈子也没有考上秀才,落魄到在这族学中教书求活,没想到教出来的学生却有考上秀才之望。

这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慰藉。

“只是可惜啊......”

李先生兴许是吃醉了,心中遗憾,竟不知不觉的感慨出声,引得周围的姜氏族人都疑惑的看过来。

付柔以为李先生是在可惜自已儿子,顿时有些着急的追问道:“李先生,可惜什么?”

李先生真像是醉了一般,满脸遗憾的张口就说了出来:“可惜老夫看走了眼,错过了一个真正的好苗子啊......”

女案首,六年来可就出了这么一个。

付柔瞬间就意识到他说的是谁,脸上顿时闪过一丝尴尬,陷入了沉默。

李先生摇了摇头,接着叹了一口气:“.......也是老夫没有这个福气。”

那孩子满打满算开始读书的时间也不到一年,如今第一年下场就能一举夺魁,可见其读书的天赋和刻苦。

当初他若是非要收下她,其实姜氏族中也不会来为难他一个先生,那孩子也就不用背井离乡的去求学。

那如今的县案首,就是他李佑才的学生.......

周围的姜氏族人都听到了李夫子的感叹,也都明白他口中的好苗子指的是谁,气氛顿时有些许凝滞。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李先生吃醉了,姜氏的几个婆子上前来将他搀扶着到后头去休息。

姜知望十分敏锐的注意到屋中气氛怪异,又见自已母亲神色不佳,便带着她一起辞别姜氏众人,回家去了。

外人和旁支都接连告辞,此时的屋子里只剩下姜氏主支的人。

这时,主桌上的几位族老互相看了一眼,最中间的那位突然重重的咳了两声。

他脸色不愉的看向众人,出声慢悠悠的训斥道:

“这是怎么了,一个两个的这是一副什么表情,难不成这县案首,不是咱们姜氏的孩子不成?”

姜氏一族今年一次上榜了三个,这是姜氏多少年都没有再瞧见过的大喜事。

尤其是头名和次名皆出自姜氏!

在姜氏沉寂了这么多年后,族老们可是好不容易终于在这次县试上,又再次看到了希望。

其他的族人不敢说话,尤其是这些年欺负过姜如初母女的那几家,更是不知该如何回答。

二房的姜常德,有些为难的开口提醒道:

“老太爷,三房这孩子是姓姜......只是以前咱们也没重视过她,她也一向跟咱们不亲近......”

四房的姜常富,却理所当然的说道:

“再不亲近,那也是跟咱们一起姓姜,莲华的孩子成了县案首,那不也是咱们姜氏的县案首。”

这时,最边上那位族老拖着低低的声音开口道:

“让老朽说句不好听的.......其实比起知望那孩子,如初这孩子才是咱们主支一脉的,实际上跟咱们还要更亲近几分。”

一个家族中虽说上下一体,但族老们对亲疏远近,还是十分看重的。

姜老太爷不动声色的抬眼看了周围一圈族人的神情,注意到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此时都是赞同的神情。

他这才缓缓说道:“既然你们都认可她也是姜氏的孩子......”

“可她不跟咱们亲近,你们觉得她若是将来荣耀了,会想着振兴这个家族?又能给姜氏带来几分益处? ”

姜老太爷一语道破关键。

众人纷纷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神情茫然,不知该作何回答。

姜常德十分赞同的出声说道:“老太爷,正是如此,所以我才说这孩子一向跟咱们亲近不起来。”

姜老太爷重重的拍了拍桌面,对这二房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

“家族对她全无助益,未曾亲近过她,她又怎么会将家族的荣辱放在心上?”

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这才明白,原来老太爷这是想扶持那个孩子。

旁边的一位族老此时却一脸深思,出声考量道:

“只不过这孩子才刚开始科考,如今这不过是最简单的县试,科举之路还长着呢,她是不是好苗子,尚且还很难说。”

有些读书人能考过县试,却一辈子考不上秀才的多得是。

姜老太爷自然明白这个理,只是要想跟着一起荣耀,那自然是越早跟上越好,你若晚了,风筝都飞走了,再去抓可就晚了。

二房的姜常德适时提议:“不然咱们就再瞧瞧看,看她府试如何,再决定要不要全力扶持。”

姜老太爷觉得此话有理,但他还是拍了拍桌子强调道:

“但该亲近还是得亲近,十来年没重视过的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亲近回来的。”

众人点头赞同,都觉得有道理,亲近走动一下,又不费什么事。

姜常富安抚道:“老太爷您也别急,亲近是要亲近的,咱们今天不也让我家那位过去给她庆贺了,咱也没有把她落下嘛。”

他今日本也想一起叫过来庆贺,但他家里那位却说叫了人家也不一定来,这还要让他怎么去亲近。

他一个做叔叔的,能这般给侄女面子,已经是十分明显的示好,难不成还要让他上门去贺?

姜老太爷闻言不再说什么,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环视一圈姜氏的族人,满屋子稀稀拉拉的人,更是没有几个像样的。

姜氏人丁凋零,再不出个像样的子弟,不知还能撑多久......


    (http://www.wxgxsw.com/book/igfd0e-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