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零年末到一九六零末,社会刮起文革风,打土豪分田地,爷爷家的生活和孩子们的发展收到极大影响。奶奶说,太爷爷天天被人拖在台子上被批斗,五个孩子被人说是地主家的孩子,上学的不让上了,考高中的名额被别人顶替了,就连姑娘都没人给介绍对象。
家里也被人洗劫一空,春天上山挖野菜,喝野菜汤,夏天晚上去麦田地里捡别人收割遗漏的麦穗,秋天就是收野草种子后,趁着晚上去碾子上磨成面粉吃,好在爷爷的果园还是自己的,水果还是没缺。爷爷挖的窑洞和地窖储藏着各种秋天的水果,院子里也一样摆满了晒成干的各种果干。靠着这些才能勉强不让全家人挨饿。
随着这个风波慢慢褪去,家里的情况也慢慢有了好转。
一九六六年春天,大姑结婚了,嫁给大台山的刘家的大姑父,大姑父是被他三爸领养孤儿,身高190,在那个年代打篮球打的特别好,说俄语也优秀,响应号召知识青年回到家乡。大姑身高也有163左右,在陕北女的160以上就算大个子了。大姑父喜欢看书,勤快,脑子活,在别人眼里那是叫成事人。大姑大姑父的结合那是一段佳话。大姑支持大姑父的体育事业,大姑父能陪着大姑做针线、做饭、打麻将。生活过得也是特别好。
紧接着一九六七年二姑结婚了,嫁给了狼儿子狗的边家,二姑父的爸爸和大姑父爸爸是特别好的朋友。经他介绍,二姑特别能干,二姑父常年下乡防疫,无人照顾家里,二姑嫁过去能下地钟田,也能照顾老人和弟弟妹妹们。二姑父是从医的,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这可是个十分吃香的职业。二姑父为人和善,医术也不错,经常会帮着周边的村民看病针灸,在村子里口碑很好。二姑在二姑跟着二姑父,生活也算安稳。她会在闲暇时帮着二姑父整理草药,偶尔也会跟着去给村民瞧病,学了不少简单的医术。
同年秋天,秋风瑟瑟,树叶纷纷飘落,仿佛在为这个季节增添一丝悲凉。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大大却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他结婚了!
大大所娶的大娘,可不是一般人。她是吴家堡村支书的女儿,天生高傲,气质出众。这样的背景使得她在众人眼中显得格外特别。
对于大大来说,这桩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延续家族香火的重要一环。毕竟,在传统观念中,传宗接代是家族的大事,而吴家的大小姐无疑肩负着这样的重任。
随着时间推移,文革的影响逐渐淡去,家里的孩子们也都开始有了新的希望。大姑父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去城里工作的机会,大姑也跟着去了城里生活。而二姑二姑父依旧留在村子里,用他们的医术守护着村民的健康。爷爷的果园也越发茂盛,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曾经那些艰苦的岁月,都成了他们茶余饭后回忆里的故事。
我的父亲在 一九六八年踏入了婚姻的圣殿,他的新娘恰似那春日里盛开的鲜花,娇艳欲滴,清新脱俗,令人过目难忘。然而,这段看似天造地设的婚姻却暗藏着一丝小小的遗憾——多年来,他们始终未能孕育出爱情的结晶。
就在生活如日中天之际,三姑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村里有个小伙子,其貌不扬,却憨厚老实,勤劳肯干,对三姑更是情有独钟。结婚当日的鞭炮犹如一头凶猛的巨兽,无情地撕碎了他的帽子和衣服,这仿佛是一颗被埋下的定时炸弹,在一个月后,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
(http://www.wxgxsw.com/book/jh0g00-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