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爸爸也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他一首渴望拥有自己的孩子,传承家族的血脉。
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娶的媳妇无法生育,这让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尽管后来有人过继了一个小女孩给他抚养,但这并不能完全弥补他心中的缺憾。
尽管如此,爸爸并没有因此怨恨家族,他选择默默地承受这一切。为了维持生计,他独自外出打工,在集体砖厂找到了一份给工人做饭和做出纳的工作。
在砖厂的工作让爸爸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他开始意识到,人不能像野草一样飘摇,应该有自己的根,有自己的孩子。这个想法在他心中逐渐生根发芽,最终促使他鼓起勇气,向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
在一个大雨滂礴的午后,爸爸毅然决然地骑着自行车,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一路风雨交加,但他的决心却如同钢铁一般坚定。经过长达 10 个小时的骑行,他终于回到了家中,准备给自己的婚姻画上一个句号。
夜幕降临,整个村庄被黑暗笼罩,一片静谧。爸爸终于到家了,他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有些疲惫和狼狈。爷爷的羊儿们早己回到羊圈里,享受着温暖与安宁。
或许是因为下雨的缘故,村子里异常安静,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与热闹。雨滴敲打在屋顶和窗户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爸爸心中的烦闷与不安。
爷爷奶奶看到浑身湿透的爸爸,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但更多的还是对他的心疼。奶奶急忙拿来毛巾,轻轻地擦拭着爸爸的头发,生怕弄疼了他。而那个女人,也就是爸爸的妻子,抱着孩子也匆匆忙忙地找来干净的衣服,准备给爸爸换上。
爷爷则默默地坐在一旁,他用大拇指盖熄灭了自己常年抽的旱烟锅,然后在布鞋底子上磕了磕,将烟锅放入奶奶绣着花的眼袋里。他清了清嗓子,声音略微有些低沉地问道:“你回来做甚?”
爸爸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然后坚定地回答道:“我要离婚。”
随着这一声,家里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哭闹声、叫骂声交织在一起,乱成了一团。那个女人和孩子抱头痛哭,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奶奶则一边哭着,一边责骂爸爸,声音哽咽地说:“丢死人了啊,你听说过咱河畔有谁离过婚吗?这可让我们老祖宗的脸往哪搁啊!”爷爷也气得首跺脚,叹息道:“真是羞煞老仙人的面子了,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折腾这些事!”
这个雨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仿佛是老天爷在为这个家庭的变故而哭泣。而这场暴雨,不仅冲塌了河畔的水库大坝,也无情地冲垮了爸爸的婚姻。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家里的亲戚朋友纷纷赶来,试图劝说爸爸放弃离婚的念头。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还施加了一些威胁,但爸爸却始终不为所动,坚持要结束这段婚姻。
最终,公社也无奈地给爸爸开了离婚证明,这意味着这段婚姻正式画上了句号。离婚后的第二天,女人家里人如同一群饿狼,赶着好几辆驴车,气势汹汹地冲进家门,将家里所有的家当席卷一空,只留下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
小姑也因为那短暂而不幸的婚姻,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婚姻就像一个无情的玩笑,生活亦如玩笑般荒诞不经。她渴望逃离这个让她成长却又伤心的地方。她的好朋友远嫁银川,生活美满,有白米饭果腹,有黄河大鲤鱼滋养,回家探亲时,便向小姑讲述起她们那里的奇闻轶事。然而,小姑心中却有自己的盘算,她向往外面更为广袤的天地,不愿如大姑二姑那般早早地安定下来。
秋日,村里来了一位银川的商人,此人正是小姑闺蜜的小叔子,能言善辩,见多识广,给三姑讲述了许多银川的新鲜事。三姑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全然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跟随他离开了村子。爷爷和奶奶满心忧虑,大姑二姑也苦口婆心地劝说,可三姑去意己决。所幸,小姑父勤劳能干又聪明伶俐,不仅擅长修理东西,还精通理发技艺。家里人并未责怪小姑,在众人的协助下,次年小姑便喜结良缘,一家人过着温馨和美的生活。
(http://www.wxgxsw.com/book/jh0g0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