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远仔细观察着陈文楚的神情,发现他确实如他所说,神色平静,眼中没有了当初那种对功名的急切渴望。
"陈兄能如此看得开,实在令人敬佩。"苏明远真诚地说道。
"看得开?"陈文楚微微一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也是痛苦万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辜负了家人的期望。"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望向远方:"但后来慢慢想通了。科举虽然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绝不是唯一途径。历朝历代,多少大儒名士并非科举出身,不也为国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吗?"
赵德听了这话,眉头微蹙:"陈兄此言,是否有些..."他想说"酸葡萄心理",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陈文楚似乎看出了赵德的想法,哈哈大笑:"赵兄是想说我是酸葡萄心理吧?这我也想过。但经过这些时日的反思,我发现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册子:"这是我这段时间的一些心得,二位不妨看看。"
苏明远接过册子,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工整地写着:"论科举得失"。
继续往下看,陈文楚在这篇文章中详细分析了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确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的途径,这是其进步意义所在。但同时,它也造成了一些问题。首先,过分注重文章技巧,而忽视了实际才能;其次,考试内容相对固化,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再次,一考定终身的机制,让许多有才华的人因为一时失误而被埋没..."
苏明远越读越惊讶,陈文楚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许多观点都击中了科举制度的要害。这样的见解,连他这个来自现代社会的人都深感认同。
"陈兄的见解,真是令人茅塞顿开。"苏明远由衷地赞叹道。
"这些都是我在失败中得出的感悟。"陈文楚苦笑道,"也算是失败的价值吧。"
赵德也接过册子看了几页,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作为一个世家子弟,他对科举制度的看法本来就比较复杂,现在看到陈文楚的分析,更是引发了深思。
"陈兄,"苏明远放下册子,"如果按照你的分析,那么我们这些通过科举的人,岂不是..."
"岂不是什么?"陈文楚反问道,"明远兄,你能通过乡试,说明你确实有真才实学。我说科举制度有问题,并不是否定所有通过科举的人。"
他重新坐下,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想说的是,科举成功不等于人生成功,科举失败也不等于人生失败。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个结果,以及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这番话让苏明远和赵德都陷入了沉思。特别是苏明远,想起了最近遇到的种种困扰——科举可能存在的腐败,政治力量的暗中操控,还有曾子厚的神秘离去。
"陈兄,"苏明远试探性地问道,"你对当前的科举环境有什么看法?我的意思是,关于...一些不正当的现象。"
陈文楚的眼神瞬间变得深邃起来:"明远兄是指什么?"
苏明远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坦诚相告。他将最近听到的传言和遇到的问题简要说了一遍,当然隐去了一些敏感的细节。
听完后,陈文楚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明远兄,你问我对这些现象的看法?说实话,我一点都不意外。"
"为什么?"赵德急切地问道。
"因为任何制度都会被人利用,科举也不例外。"陈文楚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权力、金钱、关系,这些因素在科举中的作用,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我在京师待了这么多年,见过太多的事情。有些人才华平平,却能屡试屡中;有些人学富五车,却总是名落孙山。如果说这全是偶然,我是不信的。"
苏明远心中一沉:"那陈兄的意思是,科举确实存在不公正的现象?"
"存在,但不绝对。"陈文楚转过身来,"明远兄,你要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制度,科举也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绝望或者同流合污。"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陈文楚重新坐下,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坚持自己的原则。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我们都要保持内心的清明。"
"可是,"赵德有些困惑,"如果别人都在走捷径,我们还坚持正道,岂不是吃亏?"
"吃亏?"陈文楚笑了,"赵兄,什么叫吃亏?什么叫占便宜?这个标准由谁来定?"
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如果你内心安定,问心无愧,即使暂时遭受挫折,那也不是吃亏。反之,如果你为了一时的成功而违背良心,即使得到了名利,内心却永远不得安宁,那才是真正的吃亏。"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让苏明远和赵德都深受震撼。特别是苏明远,想起了师父和范仲淹的教诲,发现陈文楚的话与他们的观点不谋而合。
"陈兄的话,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苏明远感慨地说道。
"正是此理。"陈文楚点点头,"明远兄,会试在即,你必然会面临各种诱惑和考验。但无论如何,都要记住初心,不要被外物所迷惑。"
正说话间,忽然听到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有人大声喊道:"陈先生!陈先生!出大事了!"
陈文楚皱眉起身:"是我的学生小石。"他快步走向院门。
很快,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陈先生,不好了!官差在街上到处抓人,说是要查什么案子!"
苏明远和赵德对视一眼,心中都涌起不祥的预感。
陈文楚急忙问道:"抓的是什么人?"
"不知道啊,反正很多人都被带走了。我听大人们说,好像跟什么考试有关..."小石一边说着,一边不安地看着苏明远和赵德。
苏明远心中一沉,难道曾子厚的事情暴露了?还是说,那个关于会试泄题的风声己经传到了官府?
"明远兄,我们..."赵德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就在这时,院外又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听起来像是官差经过。陈文楚示意众人保持安静,自己走到院门处仔细聆听。
脚步声渐渐远去,但留在每个人心中的不安却在持续发酵。
"看来,真正的风暴,己经开始了。"陈文楚回到院中,神色凝重地说道。
(http://www.wxgxsw.com/book/fhjgdg-1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