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访旧友思(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6章 访旧友思(下)

 

官差的脚步声渐行渐远,但留在院中的紧张气氛却久久不散。小石怯生生地躲在陈文楚身后,苏明远和赵德的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

"陈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德压低声音问道。

陈文楚示意众人先到屋内,关好门窗后才开口:"看这架势,朝廷是要严查什么案子。以我在京师这些年的经验来看,很可能与科举有关。"

苏明远心中一沉:"会不会是..."他想到了曾子厚,想到了那些关于泄题的传言。

"先别胡思乱想。"陈文楚倒了几杯茶,分给众人,"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冷静应对。小石,你再仔细说说刚才看到的情况。"

小石战战兢兢地说道:"我刚才在街上买纸笔,忽然来了一队官差,见人就问是不是举人或者贡士。有几个人被他们带走了,说是要去衙门接受问话。"

"只是问话?"苏明远追问道。

"好像是的。官差说让大家不要害怕,只是例行询问。但是...但是那些被带走的人都很害怕的样子。"

陈文楚沉思片刻:"如果只是例行询问,倒还不算太糟。但这个时候突然查案,必然事出有因。"

他看着苏明远和赵德:"二位最近有没有做过什么...特殊的事情?"

赵德摇摇头,苏明远则想起了曾子厚那封告别信。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坦诚相告。

"陈兄,我有一个同窗,名叫曾子厚,昨夜忽然不辞而别,留下一封信说是不愿牵连同窗。我怀疑他可能卷入了什么事情。"

陈文楚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曾子厚?这个名字我好像听过...对了,是不是那个在乡试中发挥出色,但家境贫寒的寒门学子?"

"正是他。"苏明远点头道,"陈兄认识子厚?"

"算不上认识,只是听人提起过。"陈文楚皱眉思考,"据说他为人正首,嫉恶如仇,绝不是会主动做坏事的人。如果他真的卷入了什么事情,很可能是被人胁迫或者利用了。"

这个判断与苏明远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想起了曾子厚在同窗宴席上对腐败传言的激烈反应,那种义愤填膺的神情绝不是装出来的。

"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赵德问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陈文楚淡然地说道,"如果官府真的要查案,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能做的就是问心无愧,坦然面对。"

苏明远被陈文楚的冷静所感染,心中的慌乱渐渐平息下来。他忽然意识到,这位屡试不第的朋友,虽然没有功名在身,但其心境和智慧却远超许多所谓的成功人士。

"陈兄,我想问你一个问题。"苏明远认真地说道,"如果重新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参加科举吗?"

这个问题让陈文楚沉默了很久。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几尾悠游的红鱼,良久才开口:

"明远兄问得好。说实话,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

他转过身来,眼中有着复杂的光芒:"如果时光倒流,让我重新选择,我想我还是会参加科举。不是因为对功名的渴望,而是因为那是我们这些读书人实现理想的主要途径。"

"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会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它。我不会再把科举成功当作人生的唯一目标,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否定自己的全部价值。"

苏明远若有所思:"陈兄的意思是,问题不在于科举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

"正是此理。"陈文楚重新坐下,"科举只是一种制度,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个工具,以及我们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

他指着桌上的茶盏:"就像这茶杯,它可以用来喝茶,也可以用来盛酒,甚至可以用来装毒药。茶杯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关键看使用它的人。"

这个比喻让苏明远眼前一亮。他想起了范仲淹说过的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现在他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陈兄认为,我们这些参加会试的人应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态?"赵德问道。

陈文楚思考片刻:"首先,要端正目的。我们参加科举,不应该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应该是为了获得为国为民服务的机会。"

"其次,要保持本心。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理想和原则。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

"最后,要有长远眼光。人生很长,科举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即使这次失败了,也还有其他的机会和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番话如甘露般滋润着苏明远的心田。他想起了这些天来的种种困扰和纠结,忽然觉得豁然开朗。

"陈兄的话,真是醍醐灌顶。"苏明远由衷地说道,"我现在明白了,困扰我的不是科举制度本身,而是我对成功和失败的定义过于狭隘。"

"明远兄悟性极高。"陈文楚欣慰地笑道,"能有这样的认识,说明你己经比我当初强多了。"

正在这时,小石忽然指着窗外说道:"陈先生,有官差来了!"

众人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陈文楚示意大家保持冷静,自己走到院门处。

"官爷有何贵干?"陈文楚透过门缝问道。

"我们要找两个举人,听说他们在你这里。"外面传来威严的声音。

苏明远和赵德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紧张。看来,他们确实是被官府盯上了。

"官爷,他们是我的朋友,来此做客。不知何事要找他们?"陈文楚依然保持着冷静。

"奉府尹大人之命,请他们配合调查一桩案子。两位举人请出来吧,不会为难你们的。"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对赵德点了点头。既然己经被发现,逃避也没有意义。

陈文楚打开院门,只见外面站着几个衙役,为首的是一个面目严肃的差头。

"草民苏明远,见过差爷。"苏明远上前行礼。

"草民赵德,见过差爷。"赵德也跟着行礼。

差头打量了两人一眼,点点头:"不错,就是你们。请跟我们走一趟,府尹大人有话要问。"

"敢问差爷,是何案件?"苏明远试探性地问道。

"到了衙门自然知晓。"差头并不多说,只是催促道,"快些吧,大人还等着呢。"

苏明远和赵德只好跟着官差离开。临走时,陈文楚拉住了苏明远的手。

"明远兄,记住我今日说的话。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本心,问心无愧。"

苏明远用力握了握陈文楚的手:"陈兄,谢谢你的指点。无论今日之事如何了结,我都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陈文楚温和地笑道:"谈什么恩情?朋友之间相互砥砺,本就是应该的。去吧,我相信你们都是清白的,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苏明远和赵德被带走后,陈文楚站在院门口目送他们远去。小石怯生生地问道:"陈先生,苏哥哥他们会不会有事?"

陈文楚摸了摸小石的头:"不会的。他们都是好人,老天爷会保佑他们的。"

但他心中却隐隐担忧。这次的事情来得太突然,背后必然有更深层的原因。他只希望苏明远和赵德能够应对得当,不要被这场风波所伤害。

而在前往府衙的路上,苏明远的心情却意外地平静。陈文楚的话如明灯般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让他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坚强和智慧。

无论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己经做好了准备。因为他知道,只要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赵德走在他身边,虽然脸色依然苍白,但神情也比刚才镇定了许多。显然,陈文楚的话同样对他产生了影响。

"明远兄,"赵德低声说道,"无论等会儿问什么,我们都要说实话,不能让子厚白白牺牲。"

苏明远点点头:"正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出卖朋友,也不能因为恐惧而违背良心。"

两人相视而笑,心中都有了同样的决定。无论前路如何艰险,他们都要以诚相待,以正应对。

因为他们己经明白,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能否在关键时刻保持初心,坚守底线。

而这一点,正是陈文楚这个"失败者"教给他们的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汴梁城的夕阳西下,将两个年轻举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审讯,但他们的内心却前所未有的坚定。

因为他们知道,有些东西比功名更重要,有些选择比成功更有价值。

而这种认识,将成为他们人生路上最珍贵的财富。


    (http://www.wxgxsw.com/book/fhjgdg-1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