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今情缘自浅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古今情缘自浅深

 

这丧天良的蓝毛,我恨他,恨得要把自己的牙根咬断。好歹爹爹和娘亲差人送来了赎金却被他私吞了去。

还跟老头子撒谎说是浪高船小翻了。

老头子对他一顿好打若不是他这一众兄弟们求情,早把他的皮剥了做鞋,骨头拆了拆了做碗。

明明是该千刀万剐的恶徒,可执刀那日起,心却像悬在刀尖般发颤,硬生生将我从噩梦中拽醒。不知这心惊肉跳的,可是不祥之兆?

又一次做了在徐府时的旧梦,梦见一只白额猛虎和一只蓝蛟戏弄着一颗明珠那明珠,那明珠箩筐般大小,光华夺目,映射出奇异的景象,在镜像中猛虎褪去毛须,长出鳞片,挂角成了麒麟,而蛟龙伸出利爪,游荡在九天之上,目射寒光,使人深处不由得生出一种渴望被他辖制跪拜,臣服于他的感觉。

头一次做这怪梦,次日汪员外郎便携汪龙飞来拜谒爹爹。

两家原是通家之好,那汪公子虽年轻,竟与爹爹同列五六品官阶。此番前来明面上是修世交旧好,暗地里却暗藏与徐府结亲之意。

隔着绛霄帘看时,只见那汪公子虎步龙行,衣袂过处带起帘角香风,露出腰间獬豸纹银佩半角,谈吐朗朗如击玉磬。

当季里爹爹便应了汪家的亲事,我在帘后屈膝万福,唯见他束发金冠上嵌着米粒大的东珠,映着日光一闪——到底生得长眉凤目还是方颐阔口,终是隔着纱雾看不真切。

爹爹说他“步履端方,必成大器”,我却暗叹他语多锋芒,恰似新磨的宝剑,虽利却薄,少了些沉厚之气,如何托得住山海般的重责?

当年还挑肥拣瘦的,跟爹爹狠狠吵了一架。现如今看来,即便那样,却也算是高攀了。

我所幸还是当说是所不幸?那婚书上只写了徐家嫡女。我本是子时生的家生奴婢,却顶着丑时生的小姐名号,错养了一十七载。

所以只要爹爹和汪家点头,婚书上的我自然会被欢儿替换。

呸!定是那老头子背后藏着谋算深沉的狐鼠之辈!早就在岸上借算箱算出,欢儿那没骨头的东西连同娘家夫家,竟值十七万两白银!

我纵使在爹爹娘亲跟前承了十七年的恩宠,学得诗书礼仪、掌得中馈事务,到底是个家生奴婢,哪比得过娘亲十月怀胎的亲骨肉?

老头子与那帮跑水的,也像是看出了端倪,瞧我眼神满是轻慢,举止愈发狎昵。前番狮子大开口索要二十万两赎银,转瞬便压至三万!

三万两虽较前数锐减,可于我而言,仍是难以逾越的天堑。想那二老满心满眼皆是欢儿,又怎会为我这鸠占鹊巢的替身奴婢,耗费家财?

千古艰难惟一死。十七载朱门绣户里的娇养,己是过眼云烟,就像是掏粪喂猪的粗使丫头在柴房里做了个好梦,被凶巴巴的老嬷嬷叫醒,说出的梦话,让人当是笑谈。

可终究还是舍不得这条性命,硬着头皮给爹爹和娘亲写信,按老头子的意思,给他们寄去了一条断臂。

在老头子的威逼之下,我强捺住满心屈辱与愤懑,提笔疾书。手中断笔似有千斤重,每落下一字,皆是血泪。

书信成后,连同一条手臂,连同书信一并交予那些与外洋贼人沆瀣一气的旦家水贼。

看着他们狞笑离去的背影,我只盼这封书信能快马加鞭送到徐府,盼爹爹娘亲念及十七年恩养,能早些来救我出这苦海!

海风裹着咸涩灌进船舱,看着那些女人挂在老头子身上,满脸被海风吹得皴裂还硬涂脂抹粉。

听着隔壁骚船飘来的浪荡曲子,越听越觉得瘆人。什么靡靡之音,分明是阎王爷勾魂催命的符咒!

“奴婢乐户出身,纵有三贞九烈,又有谁人在乎?”

不过是草芥一般的贱命!

可爹爹娘亲过去当我是亲生女儿教养,教我识文断字、立身处世,即便这贼窝虎狼环伺,便是拼得粉身碎骨,也不能让那些腌臜泼才看轻了去!

在这茫茫海船之上,西下寻遍,竟找不出一件稍重些的趁手物什。无奈之下,只得将陶罐灌满海水,仔细密封,而后紧紧抱在怀中。望着那翻涌的波涛,心中念道:“不求丹青能照汗青,但求留一身清白在人间。” 想来即便爹爹娘亲真的筹措到那五千两纹银送来,与老头子他们狮子大开口的数目相比,也仍是远远不够。

为防那老头子身旁的通事瞧出破绽,我下笔时如履薄冰,每一个字都反复斟酌。强忍着满心的悲戚与怨愤,用着亲骨肉、真千金的口吻行文,仿佛自己仍是那备受宠爱的徐家小姐。写着那些往日的亲昵,心中却满是苦涩。不知爹爹娘亲收到这信时,能否领会我这字字血泪背后的绝望,亦不知这小心翼翼的伪装,能为我换来几日苟延残喘……

父母亲大人膝下钧鉴

父母亲大人尊前:

展笺之际,残臂剧痛如烈火炙骨,腐肉溃烂,脓血浸透层层绢帛。匪寇断吾臂为信,索银三万两,限旬日交割,声言逾期便要剜心取命。儿囚于贼船暗舱,听那惊涛拍舷,恍若丧钟阵阵,每见铁锁寒光,皆以为黄泉引魂之器。

忆自垂髫蒙双亲抚育,教以《女诫》立身,授以《内则》守礼,十七载悉心栽培,恩深似海。欢儿虽为侍婢,却自幼随儿习字刺绣,晨昏侍奉从无懈怠。观其研墨时屏息凝神,裁衣时针脚细密,这般温婉贤淑,实堪匹配良人。若儿此番遭难,望双亲赐她一门好姻缘,莫使明珠蒙尘。

府中奴仆冯明、冯远,其父冯昌寿自入府起,便为徐家奔走效力二十余载。春耕秋收,丈量田亩从无差池;寒来暑往,清点粮囤锱铢必较。如今二子承父业,谨守本分,勤恳有加。若双亲开恩,赏他们几亩薄田、半间茅屋,让忠仆之后得以安身立命,既显我徐家仁厚家风,亦合祖宗"体恤下人"之训。

儿知五千赎银非小数目,然儿乃双亲血脉,便是典当家产,亦望双亲救儿于水火。若因钱财迟疑,他日儿魂归故里,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于祠堂?

血泪模糊,难书万分之一。万望双亲速遣得力管事,携银帛星夜兼程!儿在贼营,每日朝着家乡方向焚香叩首,盼断肝肠。

儿 泣血百拜

罢了罢了,那封书信,就权当是我给府上交代后事的绝命信吧,只盼来生,能投个好胎,不再受这人间苦楚。

那时,望着那片海域,只当它是我最后的归宿,能容我以死明志。

谁料此处竟有江河之水汇入洋流,舀上来的水竟与淡水无异。本道是“海水浊,江水清”,可这混杂之水却叫人难辨。

我心一横投海而去,本想一了百了,却不想这一举动如同缘木求鱼,很快便被那蓝毛捞了上来。

对他是又捶又打,绝不相饶。本己是天地不容,一心求死竟也不能如愿。

这如戏文唱的那样,赤紧的蠢不喇沙叱利,也学些丰和韵。

万万不能爹爹和娘亲若是知道,我为把他灌醉做下的这档狐媚勾搭。

若只是取了这条性命,算是便宜他了。要挑断他的手筋脚筋,要割他的舌弄弄他的耳,唯余一双眼睛,眼巴巴的看着。

心狠的连自己也被吓到,做下这档事,他的那帮弟兄想必也饶不过我。

哼,不愧是老江湖,粗布衣衫里竟藏了铠甲,撕开来一看是一个看着像兽皮,内地里不知是用什么东西打造的物件硬撬开来,发现是一封书信。

这亚他细实人,与莫伦人和内地人不同。他们在早些年头并没有姓氏,只是习惯性的称呼父祖名或者先人的名字。

这蓝毛名唤谭林塔祖上出了个叫叶基塔什亚的能人,据说也是叫莫伦之师胆寒的人物。

后来,为了方便同内地人打交道,我给他起了个叫叶澜的名字。

这个泼皮破落户,若不是遇上了我,到现在还在做那些不着调的勾当。分明是有恩的却叫人埋怨。

是爹爹和娘亲的信。哼,哎,应该称人家为徐老爷和徐太太才对。够了无论是给他们做女儿还是做奴婢,缘分都己经尽了。

送好歹五、六千两银子,也好让我跟老头子周旋。

全当是看在我……

不看 一十七年恩养的情义,也该看在我舍命把欢儿救下的这份功劳上。

无论是算作家生的奴婢,还是恩养的义女,也该值这个价。

早知哼,早知道这样,不如把自己贱卖到歧池算了,好歹也值 1000 多两银子还是在他家做千金的时候。

歧池的公子扔给了我一把古扇,人就溜了回头。爹爹一看,吓坏了。这徐老爷说,海内夫以海内之大,也仅有两把。

合着整府上下,翻遍府中珍玩也给人家回不了相应的礼物,也只得倒贴七八两银子给人家买马。

后来我出了事,欢儿做了小姐,我换回来成了奴才,就是她被燕儿挑唆着要我杀了仁照。

那一回我被娘亲叫走了,正好来了个穿戴体面的中年女人衣服像主子,看神态像奴才,也说不清是做媒还是来做人牙子。

千余两的礼金,也弄不清是算聘礼呢,还是算卖身的钱。

也算是没白叫了 十七年的爹爹娘亲,歧池来人的那回没把我往死处逼,也亏得当年给他们留着脸只在那作贱自己。

说什什么奸邪婢,罪孽深重不堪辱了他们闵家三个朝代五六百年的门风。

心里压着火,你姓皿的若真有情意,做大也好,做小也罢,三媒六聘的打发人来呀,把人当个物件买走是个什么意思?

真是意气用事,歧池做小也好过服侍那欢儿。

只是气不过那婆子人牙子似的眼神看我就像是挑牲口。

哼,现在想想,人家当牲口也好,当物件也罢,好歹也值个嗯,想不起那敏公子给了 一千 两还是 两千 两,那还只是现银子,还有珍珠、红珊瑚这些不好估估价的东西。

我说嘛,若真是要做贼吞了官钱,那就拿个干净,干嘛还带几百两银子回来?

爹娘就给了几百两。这几百两,再加上沿途的损耗,免不了还让叶澜……

自己天底下岂有这样放屁的事?人质家里凑不来钱绑票的还要自己掏腰包去补火耗。

当年见那老头子发狠,我只当他活该受教训,如今想来倒像拿针扎自己心肝!

折了银子便往死里打,可谁见着他那亲儿子藏了莫伦人的五六百金洋的赏物,竟活生生把人掐死?

更狠的是当着婆娘的面拆皮剔骨,皮做了靴子,骨头雕成烟斗——我偏还亲手给那恶鬼换过烟丝!

现在袖口,都似有阴骨硌着手,真真叫人作呕!若不是众弟兄拦着,这铁打的汉子怕早被磋磨成血糊糊的一团!

哎,虽说没有铸成大错,也是在自毁长城。海面上灯火通明,一艘艘的小船飘荡着好似星斗,像是旦家刨水的贱种,为往昔的旧怨前来发难。

虽说所幸没能铸成大错,却也是在那自毁长城。看海面上灯火通明,一艘艘的小船好似那满天的星斗像是旦家刨水的贱种来寻仇来了。哼!

这些个旦贼一辈子吃住全在船上男人讲话一股臭鱼腔,女的也不似有那人模样。隔五六里地就能闻见那股子凶天的臭气。


    (http://www.wxgxsw.com/book/fi0dih-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