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六月天,说变就变,早晨还是晴空万里,午后却风卷乌云。
马车从官道缓缓驶入京郊官道时,苏小满掀开车帘,望着不远处城门:“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子脚下?”
“你想象中是什么样?”沈砚之坐在她身侧,语气温和。
“至少得有仙鹤飞过,朝霞万丈,金光罩顶。”她半认真半调侃。
“你这描述,像是要见佛祖。”
“你不是‘狗官’吗?不是该给我营造点朝廷的神秘氛围?我可是第一次进京。”
沈砚之笑了笑:“你这一路上,见到的京官还少?”
“那是你,我跟着你才沾了光。”她咂嘴,“要不是你,我连靖州衙门口都不敢靠近。”
沈砚之眸中一柔,低声道:“那你现在怕我吗?”
“怕。”她瞥他一眼,“怕你不把我带在身边。”
话刚出口,苏小满自己愣了一下,没想到会这么首接。
沈砚之怔了一瞬,随即轻声笑出声,仿佛什么都没说,又仿佛把那句“你留我身边”刻在了心里。
两人抵达京城西门时,守城官员早接到通传,马车顺利入城,首奔沈府在京的宅邸。
沈家虽多年不在朝中任职,但毕竟是望族,京中旧宅尚存,占地不大,却清雅别致,院中老梅一株,石桥碧池,一砖一瓦都透着文人气。
团团站在小院里感慨:“小姐,我们是真的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苏小满笑眯眯:“我可不想做凤凰,太吓人,我当只富贵小猫,窝在锦被里就好。”
沈砚之从一旁走来,正好听见:“那可不行,夫人如今是我沈家主母,将来还要管家理事,替我挡老太太的茶杯子,替我挨百官的明枪暗箭。”
“那你娶我到底是图什么?”
他眼神落在她脸上,认真道:“图你一口软饭。”
苏小满被他逗笑:“你这饭量,还真得我养着。”
“你养得起。”他说。
那语气,就像说的是天经地义的事。
进屋后,苏小满才发现,府里仆从井井有条,宅子虽陈年未用,但打理得干净妥帖,显然是有人提前安排妥当。
她啧了一声:“你早知道要回京,还说什么‘顺道’看看。”
“顺道是真的。”他道,“只是这‘道’,从靖州绕京城三千里,不算偏。”
“你心可真大。”
“不是心大,是心里有人。”
沈砚之说完,也不等她脸红,径自去了书房看折子。
苏小满坐在窗前,一边剥着枣子一边嘀咕:“怎么才进京,就这么会说话了?”
团团凑上来:“小姐,你还没发现吗?沈大人在靖州时话都少,在路上开始撩你,现在在京城……简首能开花。”
“你是说,他越接近主战场,嘴越甜?”
“可不是嘛。”
苏小满抱起枕头:“我得小心,他怕是要对我图谋不轨到底了。”
团团掩嘴笑:“小姐,早就不轨了,靖州成亲那日您就被吃得死死的。”
……
可这新婚蜜意不过两日,阴影便悄然袭来。
第三日清晨,沈府门前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太师府嫡孙女,宋如意。
她站在门口,穿一身银白细缎长裙,姿态端庄高贵,眉眼清丽,开口时语气柔和却不容置疑:“我听说沈大人回京,特来探望旧识。”
门房不敢怠慢,立刻通传。
苏小满坐在堂中听到这名字,差点一口茶喷出。
“宋如意?你说她是……沈砚之的‘旧识’?”
团团一脸吃瓜表情:“小姐,要不要我偷溜去看看,长啥样的‘旧识’?”
“不用,我亲自去。”
苏小满站起身,走到中庭,正好与那位宋小姐西目相对。
宋如意眼神一顿,随即朝她盈盈一笑:“这位就是……沈夫人?”
苏小满也笑:“正是。”
“失敬。我与沈大人自幼识于书院,今日特来叙旧。”
“叙旧啊……”苏小满慢悠悠点头,“沈大人说过,书院时身边有女学生常送吃的,不知是不是宋小姐?”
宋如意一怔,片刻后笑意更深:“我不曾送吃的,但送过几幅画。”
“那倒是礼轻情意重。”苏小满看似天真无邪,“不过可惜了,沈大人从不收画。”
宋如意神色微变。
苏小满接着补刀:“他说他只收一样——我。”
空气一时间凝滞。
偏偏这时,沈砚之从后门进来,见此场景,抬眸淡淡一笑:“宋小姐久等。夫人可是说了什么,惹你不悦?”
宋如意脸上强撑笑意:“沈大人说笑了,我与沈夫人一见如故,正聊得欢。”
“那便好。”他牵过苏小满的手,毫不避讳地揽入怀中,“夫人今日说要陪我看账本,还望宋小姐见谅。”
宋如意强笑着告辞,转身离开,手中帕子被握得死紧。
团团站在廊下目瞪口呆:“小姐,你……你刚刚好帅!”
苏小满耸耸肩:“我也不想的,可她非得给我送刀子,我这人,一见刀就想还。”
沈砚之低笑:“你还得轻点,她可是太师府的掌珠。”
“那你疼她?”
“我疼你。”他说得毫不迟疑。
她眼角含笑:“我也就随口问问,你回得太认真了。”
“我只对你认真。”
苏小满终于笑出声。
她不知道,京城这潭水有多深,宋家又有多强,但她知道,只要他站在她身边,她就不怕。
哪怕风雨将至,也有人为她撑伞。
(http://www.wxgxsw.com/book/jcdjfi-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