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晨雾裹着评弹声漫进巷口时,林初墨的鞋尖刚沾上青石板的潮气。她仰头望去,斑驳的白墙爬满常春藤,檐角铜铃在风里叮咚,像谁在哼一支走调的《声声慢》。
"到了。"顾九的蚂蚱率先跳上青石板,蹦跶着首往巷子里钻。林初墨跟着它转过弯,老槐树的枝桠突然在头顶铺开一片浓荫——正是昨夜飞机上看见的那棵,树洞里还塞着半截褪色的红绸,和阿月茶寮梁上的梅枝结法如出一辙。
"阿婆!"叶蕾蕾眼尖,看见树底下佝偻的身影。穿靛青粗布衫的老人正用竹耙子松土,竹篮里搁着几个粗陶瓮,瓮口蒙着蓝布,布角绣的并蒂莲被晨露浸得发亮。
"小同志,来看热闹啊?"阿婆抬头,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笑,"这树底下埋着宝贝呢,等明儿个吉时就起出来。"
林初墨的星纹突然发烫。她往前走了两步,阿婆的目光"唰"地扫过来,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清明:"星纹?你...是小桃说的第七个?"
"您认识周小桃?"顾九蹲下来,蚂蚱趴在竹篮沿儿,触须轻轻碰了碰瓮口的蓝布。
阿婆的手颤了颤,竹耙子"当啷"掉在地上。她颤巍巍摸出块手帕擦了擦手,指腹蹭过林初墨腕间的草环:"七十年前,小桃也是戴着这样的草环来找我。她说,要找个有星纹的人,替她把瓮里的东西交出去。"
"那瓮里到底是什么?"高霄推了推眼镜,镜片反着晨光。
阿婆没答话,弯腰抱起最大的陶瓮。林初墨忙上前搭手,触到瓮身的瞬间,掌心传来熟悉的温度——像陈校长日记残页上的墨迹,像周小桃剪纸刀上的红绳,像所有被时光捂热的旧物。
"轻点儿!"阿婆拍拍瓮底,"里头装的是'没说出口的话',碰重了,要碎的。"
一行人跟着阿婆进了评弹巷尽头的老茶馆。八仙桌擦得锃亮,茶碗里浮着新采的碧螺春。阿婆揭开瓮盖的刹那,林初墨闻到了混合的香气:桂花香、药草香、还有旧纸页特有的霉味儿。
瓮底沉着几样东西:半块绣着梅花的蓝布,一沓泛黄的信笺,个铁皮药盒,还有块裹着红绳的铜牌——和顾九脖子上的半块严丝合缝。
"这是..."林初墨拿起蓝布,展开时,片干枯的桂花簌簌落在她手心里。
"小桃走的那天,塞给我的。"阿婆的声音突然哑了,"她说要去延安找陈校长,走前在槐树下埋了七坛茶,每坛都写着要等的人。这瓮是她偷偷藏的,说万一她回不来,就让我等七十年,等七个带着星纹的人。"
顾九轻轻翻开那沓信笺。最上面的是周小桃的字迹,墨色己经晕开,却还能认出:"阿昭姐,我在延安的窑洞里给你写信,窗台上的野菊花开了,像极了茶寮后院的。陈校长说我该学剪纸,可我总想起你教我的熬茶,水要滚七遍,茶才甜。"
"第二封是陈校长的。"叶蕾蕾拿起另一张,钢笔字力透纸背,"小桃,收到你寄的桂花糕了,甜得能熬三锅粥。等我打完仗,我们去苏州评弹巷,找你奶奶埋的茶缸——那里藏着我们当年的约定。"
"第三封..."高霄的手指顿在张照片上。照片里,穿灰布军装的王秀兰抱着药箱,身后站着穿蓝布衫的老茶倌,两人中间是个扎麻花辫的姑娘——正是周小桃。照片背面写着:"1943年春,小桃给伤员送药,非说要学我煎药的手艺。"
林初墨拿起最后块铜牌。红绳己经褪成淡粉色,却依然结实。她把两半铜牌合在一起,刻着的"星纹"二字突然泛起微光,像七十年前的星光穿越而来,在桌面投出幅星图——和巴黎塔顶的、和周小桃剪纸刀上的,完全重合。
"原来这些铜牌是钥匙。"顾九的蚂蚱突然叫起来,"每段记忆都需要对应的星纹来唤醒。"
阿婆突然起身,从里屋捧出个漆盒。打开时,林初墨倒抽口气——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七枚星芒挂坠,和她手里这枚一模一样,每枚都刻着不同的字:"桃""昭""秀""茶""梅""月""蕾"。
"这是我奶奶留下的。"阿月轻轻抚过刻着"茶"的那枚,"她说,每个带着星纹来的人,都是替过去的人'收信'的。"
"那'收信'之后呢?"叶蕾蕾问。
阿婆指了指窗外。评弹声不知何时停了,巷口的老槐树上,片梅花形状的叶子正缓缓飘落。林初墨伸手接住,发现叶脉里竟渗出淡金色的光——是记忆的碎片。
"是'说给时光听'。"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周小桃没寄完的信,陈校长没念完的诗,王秀兰没送出的军功章,老茶倌没喝完的茶...都要说给现在的人听,说给时光听。这样,那些'我想你',就不会被忘记了。"
阿婆的眼泪掉在蓝布上,晕开朵小花:"小桃要是知道,七十年后真有人替她把话传下去,该多高兴啊。"
这时,巷口传来卖花担子的吆喝:"白兰花嘞——"尾音婉转,像评弹里的水磨腔。林初墨望着腕间的星纹,突然明白所谓"时空猎人"的意义:他们不是在追逐过去,而是在替时光缝补裂痕,让那些被岁月揉皱的"我想你",重新在阳光下舒展成最温暖的样子。
陶瓮里的桂花香飘满茶馆时,林初墨摸出陈校长的日记残页,在空白处写下新的一行:
"七十年后的今天,七个带着星纹的人,在苏州评弹巷的老槐树下,替你们把'我想你',说给时光听。"
风掀起信笺,张照片从里面滑落。照片里,周小桃、陈校长、王秀兰、老茶倌站在老槐树下,背后是刚埋下的陶瓮。他们的笑容比阳光还亮,像在说:
"你看,我们没忘记。"
而在她们看不见的地方,西方神殿的水晶球里,混沌之神的身影终于晃了晃。他望着苏州评弹巷泛起的金光,第一次露出惊慌的神情——
原来"记得"的力量,从来不是靠宏大的史诗,而是靠一碗茶的温度,封信的褶皱,朵梅花的形状,和七颗愿意为往事停留的星。
这,就是被记住的魔法。
(http://www.wxgxsw.com/book/jg0af0-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